15本書幫你快速提升藝術修養

有點羞於啟齒,小編因為忙於眼前的苟且,只好把詩掛在牆上,把遠方曬在樑上。

結果,眼前也沒苟且出啥結果,詩和遠方倒是晾乾曬透了,就連藝術修養也停留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只能用國人標準審美——“畫的真像,彈的真快,唱的真高”來讚美別人。

小編深知,沒有藝術修養就意味著會錯過很多美好的事物,時間久了,連靈魂都會幹癟的。

為此,小編特意求了一位特別有藝術修養的高人,讓他給小編這樣的藝術小白列一封書單,他從繪畫、音樂、電影、三個角度,挑選了15本書。小編本著不能吃獨食的精神分享給需要提升藝術修養,培養藝術細菌的各位。

繪畫

《藝術的故事》

E·H·貢布里希 著

廣西美術出版社

2015年7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看完真的很想做個有錢的流浪漢,先去歐洲浪個十年八年。這本書簡直滿足了人對藝術的所有嚮往。

貢布里希說,世界上沒有藝術,有的只是藝術家。從最早的洞窟繪畫到當今的實驗藝術,藝術品都是對歷史的傳承和對未來的嚮往。藝術的進步從來都不是技法的進步,而是藝術家思想的進步。

本書是藝術審美入門,藝術批評入門,藝術欣賞入門。像小編這樣的零基礎選手看完之後,再也不用對蒙娜麗莎有“我知道你的微笑很好,但是我不知道你為啥好”這樣的困惑了。

《如何看一幅畫》

弗朗索瓦絲·芭布-高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4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這還用人教?當然是用眼睛看了。當小編還是個槓精的時候,什麼都不懂,只有優秀答案隨時有。

如何看一幅畫?在本書所提供的觀畫指南里,我們應當從作者的性格和心理、生平經歷和畫作細節處的象徵涵義出發,輔助以時代背景、宗教溯源,這樣才能真的看懂一幅畫。

書中有很多畫家的故事。畫家大多生前慘淡,死後留名,唯有畢加索是人生大贏家。他靠著畫實現了財務自由,還親眼看著自己的作品進了盧浮宮。而這一切的原因,居然是因為他活的夠長,再加上勤勞,一輩子創作了3.7萬幅畫。

本書讓你告別“走馬觀花式”的美學體驗,是修身養性的必備良藥。

《膽小別看畫》

中野京子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4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最怕學院派吐槽,針針見血,刀刀致命。

中野京子,一個集學院派的才華與段子手的功力於一身,繪畫鑑賞能力和寫作能力俱佳,一不小心把繪畫解讀寫成短片小說的跨界選手。她對名畫的解讀,就像是國家隊參加選秀,純屬來表演的。

當中野京子剖開一幅幅名畫背後的往事,讓人性之惡露出真實的樣子,一種“細思極恐”的感覺就會悄悄爬上你的後背。

《中國美術史·大師原典系列》

顧愷之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7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你愛這國家的什麼?在無數可資援引的歷史記憶中,眼下,請年輕人翻開這套畫集。

”陳丹青說,這批畫集屬於所有願意認知華夏繪畫的人。

本系列囊括了所有一流經典。從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再到齊白石等民國大家,輕鬆種草歷史上的繪畫系大神。

對於普通人而言,很多名畫往往都是隻聞其聲,難見其身。偶爾有個展,也不過是排隊五小時,觀看五分鐘,連個雞毛撣子都看不出來。本書最大的意義就在於讓這些“舊時王謝堂前燕”,能夠“飛入尋常百姓家”。

《Dada全球藝術啟蒙系列》

克里斯蒂安·諾比亞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6年6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藝術修養,當然要從娃娃抓起。

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因為太過於專注社會主義接班人的身份而沉迷學習,不得已跟藝術分道揚鑣。長大之後,羨慕人家這個特長,嫉妒人家那個特長。後悔吧,年紀大了有點不好意思,彌補吧,生活所迫有點力不從心。

所以,對於你的孩子和身邊的小朋友,千萬別客氣。當然,把他們塞進二十多個課外輔導班是沒有用的,最好的辦法是引導他們主動熱愛藝術。

誕生於25年前的DADA系列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超過千萬冊的銷量就證明了這一點。只要給孩子買了這套書,就再也不用擔心他的藝術細菌了。唯一的問題是,你千萬別為了搶書看,跟孩子打架。

《藝術原來可以這樣看》

2015年8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進階版啟蒙讀物。有孩子的可以買給孩子,沒孩子的可以買來自己看。畢竟,很多人的藝術修養級別也就是個寶寶級。

孩子對藝術的興趣是很脆弱的,需要大人用心呵護。如何讓最喜歡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小孩子保持對藝術的興趣?本書提供了具體的解決辦法,既有對畫的解讀,也有方法的指導。

音樂

《認識古典音樂的40堂課》

彭廣林 著

中信出版社

2017年11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古典音樂入門指南。書中介紹了音樂知識、樂器和音樂家。

最有趣的部分是對音樂家的介紹。莫扎特是當紅炸子雞,著名愛豆的那會兒,演出一場音樂會,就可以掙五六臺奔馳,足夠梵高養活好幾個高更的了。他平均一天要演出三場。不過,跟現在的小鮮肉比,他還是太弱了,只有才華算什麼事兒啊,圖都不會扣。

音樂除了欣賞,也是有實際用處的。為什麼三里屯高級名媛的標配是法拉利?因為法拉利引擎裝配完成以後,質檢員們要用小錘子敲引擎汽缸,根據音高來判斷是否合格。這種做法,是不是很名媛?

40堂課下來,學到了音樂知識,瞭解了音樂家的八卦,最重要的是,學會了一種緩解壓力的方式。在這個以快為榮的年代,我們需要左手右手都做一些慢動作。

《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

小澤征爾 村上春樹 著

南海出版公司

2014年5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情侶們喜歡一人一個耳機,共享一曲浪漫的愛情,而單身的狗子們,聽歌的時候更適合嘶吼。

如果讓你選擇跟一個人還有音樂共度一個下午,你選誰?(廣場舞大媽不是必填選項,各位別勉強)

村上春樹選擇了小澤征爾。一個是名滿天下的大作家,一個是享譽世界的音樂大師,真可謂是“金風玉露一相逢,勝卻人間無數”。正是因為對音樂的熱愛,旺盛的求知慾,兩個人才能寫就這本關於古典音樂,也是關於人生的6堂公開課。

《聆聽音樂》

克雷格·萊特 著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2012年4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搭配本書的公開課食用更佳。本書是音樂欣賞指南,幫助讀者理解音樂,找到聆聽技巧。

讀完本書,你會發現你的腦袋裡多了一棟建築,它的名字叫做古典音樂史。而且,這個建築精巧,每一個地方,每一處命名,都是精巧而又準確的。

音樂是無害的奢侈品,它讓你享受,也為你提供關於人生的答案。

《西方文明中的音樂》

保羅·亨利·朗 著

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4年6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基礎性讀物之後,本書的難度稍微加大了一些,需要付出雙倍的精力,當然也會有翻倍的回報。

從古希臘到今天,從歌劇到風琴,作者把音樂放入到整個西方文明的進程中來考量,讓本書有一種特別大的氣勢,也讓我們看到了音樂是如何參與、改變和塑造西方文化的歷史進程的。

本書出版於1941年,一直在暢銷,從未被超越。

電影

《十年一覺電影夢·李安傳》

張靚蓓 李安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4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生活裡,我是隱忍的餘秀蓮,內心裡,我是率性的玉嬌龍。”李安這樣形容自己。

很多人喜歡李安,是因為他總能在人性的曖昧幽微處,在理性與感性,陰與陽的二元對立中,找到調和的辦法。

很多人都羨慕李安的“屌絲逆襲”,也欽佩他有個好太太。李安自己說:“當我沒辦法跟命運抗衡,我死皮賴臉地待在電影圈,繼續從事這一行,當時機來臨,我就迎上前去,如此而已。”

本書,以李安的口吻,全面講述了李安的生活和電影的方方面面。無論是他的藝術,還是他作為一個藝術家,都是非常迷人的。

《青年電影手冊》

程青松 著

中信出版社

2014年1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你喜歡的中國導演和電影人幾乎都在這裡。

國內第一本集影評、導演對話、電影理論和電影創作與參展指南於一身的專業性圖書。

100位華語導演的第一次,這是跟渴望與激情有關的創作故事。他們是最藝術的,也是最先鋒的;他們是最商業的,也是最新銳的。他們偶爾讓人失望,也讓人沉醉於絕望。他們尋找,他們探索,他們歷險,每一位導演,開啟的都是不一樣的電影道路。

我們懷揣著美好的願景,正視電影的優缺點。不間斷地審視這一世代的華語電影,這個工作不見得有掌聲,但不能沒有。

《一個人的電影》

賈樟柯 格非 著

中信出版社

2008年10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如今的電影,再也沒有馬蘭度天真的淫蕩,夢露如悼詞般的性感,以及那些不懂得用自己美麗的身體進行投資的姑娘。我們說以前的美人好看,一方面是她們姿態端莊,不刻意博人眼球,另一方面,她們美得有點懵懂迷糊,不像現在這麼目的明確。

以國內第六代導演為主要採訪對象的訪談錄。

張藝謀、賈樟柯、田壯壯等內地導演,臺灣電影教母焦雄屏,作家格非、王朔、李陀,毛尖,在書中講述他們各自的影像生活、那些在他們生命中留下痕跡的電影以及由此喚醒的已然流逝的青春流年。

每個導演都在做自己,而每部電影裡都有他們自己的靈魂。

《認識電影》

路易斯·賈內梯 著

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2016年9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菜鳥觀影防騙指南。

“四姐妹撕逼大戰的故事真動人……”你是不是很同意,一個好看的電影,必須有一個好的故事?

但是,作者告訴我們,不要因為故事忽略了結構。只停留在被故事感動層面上,忽略了電影結構的你,不過是一頭待宰的羔羊——很多導演就是從這些羔羊身上薅羊毛的。

本書從電影理論和電影製作的角度出發,給我們全新的認識電影的角度。

《看電影的藝術》

約瑟夫·M·博格斯 丹尼斯·W·皮特里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6年12月

15本书帮你快速提升艺术修养

爛片害人。幾十塊錢和兩個小時的時間就算了,但是爛片會帶跑人的審美。到時候,拍爛片的導演就會說,這屆觀眾不行,就知道吃瓜。

怎麼樣分辨爛片?在這個水軍與公關齊飛,網絡上的一切似乎都不太靠得住……本書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你自行修煉出一雙火眼金睛。

本書從電影的操作層面、理論層面和普通欣賞層面三個角度,給我們提供了知識、技巧和方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