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原創: June.君君 不止電影小組

狐步舞,英文名叫Fox trot,是起源於美國的黑人舞蹈。通常在結婚典禮上,新人們會選擇一支狐步舞蹈或者一支浪漫的華爾茲 作為結婚典禮上的第一支雙人舞,以此預祝結婚新人從此以後開始幸福的、美好的、浪漫的嶄新生活。

狐步舞的舞步是一個閉合的方塊,向前,向後,向左,向右,像宿命一樣,無論怎麼舞動,最後一步總是要回到原點。

以色列的導演塞繆爾·毛茨就拍出了這樣一部《狐步舞》,一向對文藝片苛刻的豆瓣,給出了 7.8 的不錯分數。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影片裡的第一個“狐步舞”式閉合,就是電影講述的整個故事,被分成三段。

第一段的故事在一個高檔公寓里拉開帷幕。報喪的士兵敲開這對可憐夫妻的房門,公事公辦地進行通知:你們的兒子在戰爭中“為國捐軀”,現在作烈士等論,軍銜照例加兩級……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母親話還沒聽完就直接倒了下去,而士兵們見多不怪,熟練地為她注射了鎮定劑;父親表面上還在強撐住一分堅強,士兵們隨後就對父親進行了檢查,開藥、叮囑他喝水——幾乎是在按著他的腦袋強制他喝水,設置士兵們替父親校準好了鬧鈴:“接下來半天裡一小時鬧鐘想一次,不管渴不渴,鬧鐘響了你就要喝水。”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報喪的全程士兵們走的這一套令人大張嘴的流程看起來冷漠又荒謬,然而實際上以色列的軍方報喪和電影裡演的相差無幾,有一套嚴格完善的程序,負責鎮定的心理疏導的各類人職真的都現場侯在那裡。

父親幾乎連靜下來哭泣的時間都沒有,立馬就又要處理下午的喪葬事宜。喪子的痛苦和軍方人員的強制壓力令他只能將自己縮在衛生間裡,用開水燙傷皮膚,以身理的痛感來抗衡心理上的崩潰。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第一段在這之後沒多久就結束了。幾個小時之後,他們發現是軍方出了差錯,死的其實並不是自己的兒子,這整個只是一場烏龍。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第二段開始的時候我們看到了這個嫩生生的小夥子,不,應該是四個嫩生生的小夥子。和想象中激烈的炮火連天場面不同,這四個眼神空洞洞的小兵不過只是在駐守著戈壁灘上孤零零的一條破路。空曠,寂寥。全部的畫面裡只有這四個人、一輛印著美麗女郎的破車、以及一匹百無聊賴,無精打采的駱駝。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這四個好看的年輕人在這裡過得很安靜,沒有怨言,甚至相互間交流都不頻繁。除了偶爾,他們會修復古笨的軍用電臺,雨夜裡放老歌,將父親和自己的黑暗秘密畫成漫畫;或者像男主的兒子,有時會伴著歌抱著槍來一段狐步舞。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第二段故事真正的高潮,可能也是全電影唯一激烈的場面。一輛車載著幾個同樣漂亮的年輕人過來,那位年輕的小夥和坐在副駕駛上漂亮的巴基斯坦姑娘目光相遇, 抬眉的一瞬間兩人之間似乎滋生了某些情緒。一會當證件檢查完畢,姑娘的裙子被汽車門夾住了,她打開車門將裙角拉回來,不料從車裡滾落一個東西。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車後的另一個士兵驚恐地大吼:“手榴彈!”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那位小夥立馬做出本能反應,用機槍瘋狂掃射,幾秒鐘的時間那抹莫名其妙的情愫消失殆盡,只留一地年輕美麗的屍體和散佈在上面的排排單孔,以及,滾落在他們旁邊的,那個被當成手榴彈的空啤酒罐。

這是一場誤殺。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因為電影裡的這個情節,導演甚至還收到過死亡威脅信,以色列的文化部長公開指責這部影片,因為這個段落其實側面展示了以色列國防部士兵誤殺了巴勒斯坦平民,並用大卡車掩埋了罪惡的證據。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第三個段落,是這一部“狐步舞”的迴歸步,第一段裡讓喪子的假消息折磨到崩潰的父親,得知真相後仍難平靜,他想盡一切辦法,要把兒子從戰場上拉回來,他要兒子安安全全地呆在自己身邊才能徹底安心。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於是,宿命開始了它的表演,它讓當乘卡車的兒子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了一頭擋在路中央的駱駝,卡車躲避不及,翻落在山谷裡。

三場戲,三個錯誤:第一段是軍隊噩耗通知的錯誤,第二段是士兵開槍錯殺平民的錯誤,第三段是叫兒子回家的錯誤。

本是相安無事,但有人搞烏龍把“喪子”的這個種子種在了這位父親心裡之後,他努力往與之相反的地方移動,之後的種種卻反而推動了烏龍演變成現實。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導演的這個靈感,來自於自己的一段真實經歷:“我的女兒上學總是遲到,每次要遲到就跟我要錢打車,我覺得這樣既浪費錢,又對子女的教育無益,於是我就讓她自己坐公交車上學。當天在她走後,新聞裡播出這路公交車出現了恐怖襲擊,我當時害怕極了,給她打電話也接不通,直到一個小時以後,她自己回來了,她跟我說她沒有趕上那一班車。”

他用整部電影,跳了一場宿命之舞。不僅是故事,影片中處處都充斥著這樣的宿命圓環——比如無處不見的圓形道具:圓桌、咖啡杯、客廳的圓形鏡子、拱形的長廊、望遠鏡以及境內的圓形視野、群鳥飛行的軌跡、罐頭、啤酒易拉罐、亡者的蛋糕……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以及還有父親自己。兒子手裡的傳家寶——那本色情雜誌,本來是一本希伯來聖經,在家族中流傳了十代人。奶奶還在集中營時,從父親手中接過來,並帶著聖經從大屠殺中死裡逃生。約翰森的父親 13 歲時,在街上看見了那個乳房上畫著大叉叉的雜誌,一下子被它迷上了。沒有錢買,於是回家把聖經偷出來,換來了這本雜誌。

凡是第一次殺不死你的,可能第二次會

但父親的母親,因此被氣到崩潰發瘋,住進了精神病院。

長達後的父親做了軍官,在一次行軍中,他突然讓後面的兄弟們走在前面,自己走在後面,然後沒走多遠,他們就遭遇了地雷,許多戰友犧牲。

這兩件事情是父親折磨父親一生最沉重的傷。即使長大後他努力學習、工作、成為建築師、養育一家老小,但到了,命運的閉環還是終結在了兒子的生命上。

這部影片雖然在以色列國內引發了極大爭議,不過《狐步舞》還是在世界範圍內獲得了極好的聲譽,獲得了 2017 年威尼斯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參加了今年奧斯卡角逐,並拿到了美國國家評論協會獎的最佳外語片獎。

明亮的顏色下,隱藏著的是整個國家的悲痛故事。年輕的士兵們被派去打仗,但其實他們什麼改變都沒有做到,他們只是孩子。任何舉措都逃脫不了宿命的安排,國家滿目瘡痍,卻還渴望繼續依靠戰爭來解決深層問題,最終萬劫不復的,還是無數的平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