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撒貝寧歐陽夏丹李思思 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白巖松撒貝寧歐陽夏丹李思思 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歐陽夏丹:

第一次在央視屏幕亮相

歐陽夏丹在回憶中提到,2003年10月20日是她永遠也忘不了的日子。

“那一天,我第一次在中央電視臺的屏幕上新鮮亮相。雖然在那之前,緊張忙碌、忐忑不安,但所有的辛勞都被一種青春向上的朝氣所化解。”

“《第一時間》欄目組是一個很年輕的團隊,總共三十人左右,二十幾歲的很多,大家來自五湖四海,性格各異,但心氣兒都特高,懷揣著‘做中國最好的早間節目’的共同夢想,走到了一起。”

“當時,央視二套的領導對這個欄目極有信心,他們說:‘早間時段是一個潛力不可小看的大市場,你們就放手幹吧,形態上可以大膽創新,一定會火!’於是,我們彷彿拿到了特別通行證一樣,個個摩拳擦掌,準備疾馳上路了。這份創業的激情,足以讓我們藐視眼前出現的任何困難。”

白巖松撒貝寧歐陽夏丹李思思 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李思思:

第一次拿到工作證

“我記得特別清楚,我第一次拿到我們臺的工作證。上面有一張我的一寸照片,然後寫著工作證號,寫著中國中央電視臺。第一次用這個出入證刷開門禁進門的那一刻,百感交集,就覺得終於有了一種歸屬感,原來從今天開始,這兒就是我的家了。”

白巖松撒貝寧歐陽夏丹李思思 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我們在熒屏上看到的央視主持人總是侃侃而談,一點也不緊張,不過當年他們第一次踏入央視大門、第一次上鏡、第一次直播時是什麼模樣呢?日前,央視綜藝頻道微信公眾號刊登文章,盤點了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白巖松:

第一次大型新聞事件直播

白巖松的第一次大型直播是在香港迴歸時,他在回憶中提到,“1997年香港迴歸,給中央電視臺啟動大型新聞事件直播的最好機會,一是責無旁貸,二是從自身的改革需求上要主動請戰,主動與被動結合到一起。”

“最初的興奮之後就是緊張,這畢竟是中央電視臺有史以來最大的新聞事件直播,時間長達72個小時,主體任務由新聞中心承擔,而一些重要的直播位置,又大多由新聞評論部來承擔。參與直播的我們,如同連普通運動會都沒參加過就直接參加了奧運會的選手,有衝勁卻無經驗,有目標卻不知從哪裡出發。”

“我們大部隊提前一個多月便到了香港與深圳,為這一場幾十個小時的直播,提早這麼久到達現場,充分說明了我們的緊張與茫然,當然,也有謹慎與勤奮。”

“我負責駐港部隊的全程直播,演練中,卻屢屢將‘駐港部隊’說成‘戒嚴部隊’,於是緊張日益加深,晚上睡不著覺。不過略感安慰的是,我的同事們也沒好到哪兒去。這種緊張是與興奮連在一起的,也因此,一切都可以接受,甚至回憶中,忍受也有了享受的滋味。”

“困難與挑戰一個接著一個,可在解決這些問題的過程中,成長變成最大的收穫。72小時直播順利完成,中間的過程、遺憾與精彩,早已成為電視人與觀眾共同的記憶,但直播背後的細節卻並不被人所知。”

白巖松撒貝寧歐陽夏丹李思思 央視名嘴們緊張的“第一次”

撒貝寧:

第一次出鏡《今日說法》

撒貝寧回憶說,在《今日說法》第一次試鏡後,節目組裡有了爭議。

“有的領導覺得我還不錯,在電視上像是那麼回事;有的領導擔心我太年輕了,剛剛本科畢業,離他們原來設想的年齡差距有點兒大。我最終還是得到了做《今日說法》實驗版的機會,雖然不清楚今後要在節目裡充當什麼樣的角色,但是,能夠參與真正意義上的法制節目的誕生,這讓我很興奮。”

如今,回憶自己當年在《今日說法》節目中的樣子,撒貝寧哭笑不得。他幽默地調侃自己說:“要是我是一個觀眾的話,我會被這個主持人笑死的,就他的表情怎麼那麼奇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