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現在還能在自家耕地建養豬場麼?

揮手昨天6


近年來,現代農業和設施農業發展對設施農用地提出了新的要求,設施農業生產的組織化、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家庭農場、養殖小區等農業生產模式的興起和發展,畜禽養殖的規模化比例不斷提高,對養殖生產、環保及糞汙處置等設施用地提出了新的需求,有的養殖企業建設多層建築進行生豬生產。

2019年,受非洲豬瘟疫情、環保禁養豬拆場和豬週期低谷三者疊加,生豬生產形勢嚴峻。

9月3日,生態環境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通知,要求進一步規範畜禽養殖禁養區劃定和管理,促進生豬生產發展。9月4日,自然資源部辦公廳發出明傳電報《自然資源部辦公廳關於保障生豬養殖用地有關問題的通知》,貫徹落實全國穩定生豬生產保障市場供應會議精神,緊急出臺了生豬養殖用地支持政策,保障生豬養殖用地需求。

12月17日,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聯合印發了《關於設施農用地管理有關問題的通知》(自然資規[2019]4號),更新了設施農用地管理政策,在佔用基本農田、養殖設施多層建築、設施農用地手續辦理等方面有重大突破。

一是簡化了設施農業用地內部的類型細分,不再對作物種植和畜禽與水產養殖中的生產設施、附屬設施和配套設施進行細分,改以設施建設是否破壞耕地耕作層為衡量標準,明確哪些設施可以使用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哪些不能。
二是明確設施農業屬於農業內部結構調整,可以使用一般耕地,不需落實佔補平衡。種植設施不破壞耕地耕作層的,可以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不需補劃;破壞耕地耕作層,但由於位置關係難以避讓永久基本農田的,允許使用永久基本農田但必須補劃。養殖設施原則上不得使用永久基本農田,涉及少量永久基本農田確實難以避讓的,允許使用但必須補劃。
三是明確養殖設施允許建設多層建築,看護房繼續執行“大棚房”問題專項清理整治整改標準。 
四是簡化了設施農用地手續辦理。不再要求籤訂協議後報市縣國土、農業部門備案等,簡化為由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或經營者向鄉鎮政府備案
,鄉鎮政府定期彙總情況後匯交至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涉及補劃永久基本農田的,須經縣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同意後方可動工建設。

三農法規速遞員


不能,需要審批


愣頭青年330


首先,自家耕地也只有承包權和使用權,歸根結底還是村集體的。國家農田保護的規定,耕地不能挪作他用,怎麼可能用來養豬?

但是在農村,很多事情並不是按套路出牌的。在我老家,不少農戶都在自家耕地裡建了各種養殖場。

養豬場在農業生產範疇內屬於養殖業,根據需要,可以向村集體租用建設用地。如佔用一般農用地,須辦理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批准手續,租金標準與村集體商定。

但是如果你真的申請農用地轉建設用地,勸你還是不用申請了,依法申請也很難得到批准。

入股按照套路在農村辦養豬場,一般所需的流程如下:

一、跟村集體籤農村土地流轉合同
流轉合同必須要明確流轉方式(出租、轉讓、入股)時間期限,以及具體費用。防止後期發生糾紛。

二 、鎮政府備案

個人申請養殖場需要鎮政府同意,向縣級畜牧主管部門提出養殖項目申請,進行審核備案。

村集體或者農業合作組織申請的規模化養殖場建設,國土部門負責幫助協調用地選址,併到縣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辦理用地備案手續。

三、縣防疫立項

辦養豬場首先需要向縣級以上地方獸醫主管部門提供一個廠房平面圖。根據動物防疫有關規定:

廠房必須與居民生活區、生活飲用水源地、學校、醫院等公共場所距離至少為1公里。還必須有封閉隔離的生產區,廠房平面圖只有滿足了這些條件以後,才被批准建廠。

四、防疫檢查驗收

養豬場需要建造沼氣池或者擁有汙水、糞便處理消毒設備。經縣級以上獸醫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後,領取《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

五、營業執照辦理

只有辦理了《動物防疫條件合格證》,才可以憑證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申請辦理登記註冊手續,領取營業執照。


野夫


自家耕地按照承包形式,只能種植農作物,要想改變土地用途要先申請,經過一系列程序。辦理各種證照。具體可諮詢當地國土部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