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面对众多院校排行榜,你有怀疑过自己的选择吗?

遥想当年,小仓仓正在一系列“排行榜”中遨游时,S学姐曾这样说:别看了,我就是被那些所谓的排行榜给害的没考上研。小珏,你别走上我的老路。当时的小仓仓是特别震惊的,可能是性格使然,咱当然就打破砂锅问到底了(>_

从她口中得知,当时她考研因为盲目的信任专业排行榜,没有对院校及自身有个恰当的把握。再加上网上各种各样的排行榜的流传,不知道应该如何抉择,导致目标的摇摆不定,以至于后期随意择校,复习完全跟不上,最终落榜!

S学姐的经历让小仓仓瞬间警醒的同时,也是感到特别惋惜的。也是因为这样,小仓仓才放弃所谓的“排行榜”,仔细分析自身和院校,真正的做到考研“不迷茫”。

那么为什么盲目信任排行榜是有害的呢?

经过和学姐讨论后,认为其主要原因如下:

1.杂乱。面向咱们考研的排行榜太多,并且没有系统规划。如:全国院校排行榜、全国大学各学科排行榜、最优导师排行榜Top XXX等等。

2.主观化。咱们可以看到:有的排行榜是以数据为依据,但是有的排行榜却吝啬给予数据。为什么呢?因为主观性严重,无法给予数据。

可是,难道咱们就不用排行榜了吗?面对这个问题,小仓仓再次陷入了迷茫之中,如果不用排行榜,我怎么知道哪些院校好,哪些院校适合我呢?于是,小仓仓急忙打电话咨询已经考上复旦大学的DY学长,希望得到学长的指点。

学长的一句话点醒了小仓仓:

@ DY学长:不能盲信,也不可不信。毕竟排行榜并非报考唯一依据,找到适合你的,就别再上网进行比较了。(就像之前一位小伙伴说过,自从确定了北大,任何排名都不重要了)

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那么咱们要如何才算是正确利用排行榜,并且不被其误导呢?

-01-

参考而不迷信

@ DY学长:

你要清楚的知道,这些排行榜并且教育部给出的,它是否具有权威性和科学性还有待商榷。

排行榜可以作为咱们择校的依据之一,因为它们对各大学的科研和综合实力进行了较为真实的考察。但是不能将其作为一个唯一的依据。为什么呢?因为在同样的评判标准下,评价者很难对大学师资这样的软实力进行考察。

在这样的条件下,排行可能对咱们了解学校的综合实力有不小的帮助,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专业,咱们还应该仔细斟酌。

-02-

同一院校,多份排行

这又是为什么呢?其实也很简单,来自不同评价中心的排行榜,即使他们的评价体系相同,但是他们的内容是有差异的。这样,咱们就可以通过多方的排行,对同一个学校有一个全面的认知,避免了咱们的“偏听偏信”,在选择院校时,不会产生迷茫的情绪。

-03-

不要过分在意排名

记得前不久,小仓仓看到一个排行榜——“2018最强研究生导师100强排行榜”。一开始时,让小仓仓眼前一亮。可是随之,小仓仓就发出了几个疑问:

1.这样的排行榜是根据什么排出的呢?专业能力?论文发表?还是带学生的能力呢?

2.排行榜里老师的专业一致吗?

3.排行榜里的老师能力真的有差距吗?

由此,小仓仓觉得咱们在看排行榜时,可以不要过分在意名次排位。因为很难说38名与30名是否真正有差距。

-04-

重视学科排名

综合排名和具体专业排名是两码事。

X院校和Y院校同样是理工类院校,X居综合排名榜首,Y占综合排名榜尾。但是X院校以理科为特色,Y院校以工科为特色。若以工科专业进行排名,X院校真的会比Y院校强吗?这可能有待商榷的。

因此,咱们在关注院校综合排名是,也应该对院校的具体专业排名有所了解。

-05-

适合才是最重要的

人有个体差异性,就导致了咱们对每一项事物的敏感度不同。因此在专业兴趣、就业倾向上就有不同的侧重点。阎教授曾说,研究生教育是专业教育。在毕业后,有绝大程度会从事本专业。

那么,如果咱们在选择专业上不重视,甚至选择了一个自己本不喜欢的、不感兴趣的专业,那么咱们在学习研究的过程中也将不会快乐。

因此,在咱们看排行前,应该首先觉得自己的专业。其次,才仔细分析大学的一级学科排名。由此,更加准确和客观的去选择院校。

最后,小仓仓再送大家一个择校的方法吧!这个方法叫做SWOT态势分析!

以“北师大”为例:

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坚定你的选择,别让隔三差五的院校排行榜毁了你的考研路!

愿大家择校不再迷茫!哈哈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