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家金闖:企業應如何承擔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使命

【企業是促使國家創新戰略最終落地的主體,在加速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進程中,企業應一馬當先】

□中國經濟報告 崔克亮

實施創新驅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是實現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邁向高質量發展之路的根 本保障,更是把中國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必要前提。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不久前閉幕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加快制 造強國建設,推動集成電路、第五代移動通信、飛機發動機、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產業發展,來一場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要加強國家創新體系建設,鼓勵企業牽 頭實施重大科技項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與企業融通創新,加快創新成果轉化應用;要提供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推進“雙創”示範基地建設,設立國家融資擔保 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範圍擴大到全國。

企業是促使國家創新戰略最終落地的主體,民企更是推動中國經濟創新發展的生力軍。中國企業該如何承擔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使命?在信息化、全球化時代實施中國創新驅動戰略的重心、路徑和具體策略該如何確定?實施創新驅動戰略需要什麼樣的內外部制度、政策和社會文化環境⋯⋯帶著這些問題,《中國經濟報告》專訪了20多年來伴隨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腳步,致力於創新實踐的民營企業家、江蘇斯迪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金闖。

如何培育合格的企業創新主體

中國經濟報告:你認為,中國企業該如何承擔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戰略使命?

金闖:企業對需求更敏感、產業化經驗更豐富,依託原有基礎易於實現開發流程與生產擴張的無縫對接,更利於提高科研成果轉化效率,快速實現產業化。

以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建立相互配套和協調的多技術平臺,有利於形成持續創新能力,將研發成果應用到更多產品中。

由於科研開發項目與企業自身的經濟利益有深度契合,可節約國家有限的經費,大大提高研發投入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經濟報告:那麼,該如何培育合格的企業創新主體?

金闖:首先是體量規模和在此基礎上形成相對完整的研發體系。研發是一個循環,研究是用資金換取知識和技術能力,而開發是將知識與技術能力轉化成客戶實際需要的產品,進而獲取利潤。一旦這樣的良性循環得以形成,那麼研發就在真正意義上成為企業發展的基本動力,而非一種單純的投入。一個合適的企業創新主體,必須具備基本的體量規模,才能夠有足夠的銷售、盈利和市場開拓能力,才能提供足夠的研究投入,從而形成這樣的良性循環。小企業和新創企業往往不具備自我投入的能力和完整的研發體系,因此不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創新主體。

產品創新需有相對完整的多技術平臺配套。以功能性產品為例,目前國際領先企業在壓敏膠帶產品開發領域至少涉及了高分子合成、塗布工藝、乾燥固化、膜材處理、表面修飾、輻照化學、分析表徵、分析模擬等10多個技術平臺,這樣一個跨平臺多學科的技術集群,如果沒有清晰的需求牽引,沒有真實的發展需要,沒有明確的盈利預期,很難想象會在一個除企業以外的其他機構中得以實現。

創新還需要相對完備和先進的基礎製造能力。現代製造業往往呈現材料、工藝、設備相互融合、相互依賴的特徵,如果缺乏成規模的製造能力,將在很大程度上制約創新成果的轉化。反之,如果從一開始就具備一定程度的基礎製造能力,將極大地提高研發成功幾率和成果轉化效率。

創新型企業需要多樣化的政策性支持

中國經濟報告:從企業家的角度,你對進一步改善激勵中國企業創新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等外部環境有何建議?

金闖:以我所在的新材料領域為例,目前,經過最近10年產業轉移和本地化配套的歷程,中國很多類似功能性薄膜製品、特殊化學品、電子級膜材料等行業中已經產生了一批具備一定規模,擁有相對完整的技術平臺,在研發體系上有運行經驗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對市場動向敏感,決策流程效率高,對行業發展動向有較清晰的理解,初步具備成為行業創新主體的條件。但是,由於材料行業所獨具的研發投入週期長、設備投資金額巨大等特點,它們往往受限於資金條件而無法在短時間內完善和提高。如果在融資環境方面能夠向這類具備條件的企業適當傾斜,培育具有一定規模的企業創新主體,對於中國材料行業在短期內形成並提升研發創新體系,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在研發經費上,除了企業自籌外,如果能提供多樣化的政策性支持,如定向低息貸款、貼息等,則會相應增強企業的投入意願。

同時,在一些科研項目的承擔上,民營企業也面臨著很多有形或無形的門檻,很多已經形成的企業研發能力沒有得到充分發揮,甚至導致業內重複建設。如果能在科研項目發佈前有意識地進行行業摸底,將項目責任單位向具備相關基礎的企業傾斜,尤其是給民企更多的公平機會,不預設門檻,必將大幅提高科研投入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中國塗布行業正處於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中國經濟報告:新材料產業是中國建設製造強國戰略中的一個重點領域,該行業在全球的發展現狀如何?

金闖:我重點介紹一下我所熟悉的塗布行業和功能性薄膜行業。

基於塗布的功能性薄膜製造行業,順應智能化製造的趨勢,還處於一個蓬勃發展的歷史階段。目前,傳統的產業巨頭,如3M、日東、Tesa、羅曼等,在中國的業務還處於上升期。而國內企業包括斯迪克、康得新、新綸等企業,也已經進入了高速發展期,在部分產品上正逐步形成競爭均勢。

外資在目前階段還處於領先地位,在產品的品質、產品線豐富程度、技術儲備、市場及應用開發等方面還處於優勢地位;某些產品和工藝,還存在技術壁壘,包括技術本身以及知識產權方面的限制。

經過最近10年的發展,包括斯迪克在內的國內企業已經在部分產品的品質上,能夠做到與國外主流企業處於同一水平,依靠產業鏈配合及地域優勢,迫使國外企業讓出了一大塊市場。但在毛利率較高的產品領域,還處於發展、突破階段。近期,國內企業在太陽能光伏、鋰電池等領域,除了少數材料外,已經形成了優勢。目前主要的競爭領域是電子產品製造領域,包括機構組裝、顯示模組、觸控模組、電子屏蔽等。尤其是在新型顯示模組所用的光學膜類產品上,中國企業還處於摸索階段。

中國經濟報告:中國企業在該行業如何才能獲取更大的競爭優勢?

金闖:從發展角度看,中國塗布行業正處於一個難得的機遇期:

中國有最成熟的製造業集群和產能需求,這是中國功能膜行業發展最重要的一個基礎。由於產業集群的地域集中度高,需求傳達充分,很多最新的技術需求等能第一時間在行業內傳播。尤其是2018年以來本土品牌崛起,本地化研發的個性化需求增多,需要業內企業開發新的解決方案,這也間接推動了全行業的技術進步。

迫於成本壓力,越來越多的國外廠商也在尋求與本土材料廠家合作。包括蘋果公司在內,在產品開發早期引入本土廠商是一個明顯的趨勢。在這個過程中,從早期的注重生產能力、設施條件,到越來越注意合作對象的管理經驗、體系及研發能力,這也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了行業的成熟度與競爭力。

從產業鏈角度看,中國的功能膜行業能實現部分原料的配套,並具有產量優勢。與國外廠商相比,中國企業的主要差距在於生產工藝、技術積累和配套設備的成熟度及完備性。隨著國內企業規模的擴大,我們有越來越多的渠道和能力來運用各種方法,通過自主研發或引進國外的先進能力來壯大自己。

提升自主配套能力,強化企業創新主體

中國經濟報告:在向行業前沿邁進的過程中,中國企業需要克服哪些瓶頸或障礙?

金闖:在微觀上,有很多原材料無法自主生產,導致在製造業升級過程中受制於人。譬如,芯片製造製程中使用的UV解粘膠帶百分之百依賴進口,柔性線路板接地膠帶為日本公司獨佔,平板顯示中的ACF膠帶百分之百依賴進口,大厚度的OCA膠帶全部需要進口,製造飛機複合材料所需的高溫密封膠條全部需要進口,等等。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中國傳統的攻關式研發模式無法真正形成有效的技術平臺,無法持續創新以支持產業升級的需要,無法配合製程、工藝的演進不斷推出新一代產品以滿足需要。

中國過於依賴高校和科研院所作為創新研究的主體,致使其對產業進步的需求響應慢,成果與實際要求脫節或滯後,對工藝配套環節的考慮不全面,規模化量產困難,轉化效率低下。

現代製造業中對輔助材料的要求日趨多樣化,開發過程中往往呈現多學科、跨技術平臺的特點,同時對製造能力的依賴越來越強,傳統的科研單位往往注重某一專業而缺乏完整的配套能力,導致在開發和產業化過程中捉襟見肘。

中國經濟報告:請結合具體的企業創新實踐談談你對新型高科技企業創新發展的心得。

金闖:在體量上,目前斯迪克可能是國內塗布行業高端塗布產能最高的企業,在塗布精度、寬度上處於國內領先位置。在上下游整合上,斯迪克是業內自我配套能力最強的企業。

目前,斯迪克正處於從製造型企業向創造型企業轉變的關鍵節點上。企業不斷加大設備和研發投入,並主動與高校及科研院所對接,成立了多個院士工作站、校企聯合實驗室等。公司初步建立了多個技術支撐平臺,正在將產品開發模式從簡單的滿足客戶產品指標,模仿競爭對手現有產品,過渡到參與客戶早期產品概念開發的“嵌入式研發”。除了傳統渠道客戶外,斯迪克已經與蘋果、華為等國內外終端廠商建立了廣泛的業務聯繫,共同開發相關產品。

除了傳統的電子製造行業,斯迪克依託自己建立的技術平臺,正在拓展新能源等業務範圍,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創造更多的經濟價值和社會價值。

民企的優勢與劣勢

中國經濟報告:中央決策層高度重視民營企業的發展,表示要“毫不動搖”地支持非公經濟發展,並先後出臺了旨在保障民企權益、促進民企發展的兩個“36條”。你對這些政策的落實情況有何看法?

金闖:民企對需求的響應比較敏感,能充分配合客戶的開發進度,容易針對項目調配資源,在某一點形成突破。

相對而言,民企決策效率高,週期短,容易抓住機遇期,獲得發展機會。但是,在資金籌措方面,民企明顯處於劣勢。譬如,新材料行業是一個典型的重資產、技術研發週期長的製造型行業,對資金投入的需求強烈,僅僅依靠企業自身積累,會錯失很多發展機會。

事實上,在技術研發方面,大多數民企的歷史積累薄弱,無論是軟件還是硬件,都需要進一步的持續投入。

在產學研合作方面,企業本身有意願參與更多的重大項目,也確實有一定的能力基礎,但在具體如何產生實效上還需要進一步暢通合作渠道、提高合作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