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就被骗子掌握了自己的各种个人信息,然后实行针对性诈骗,被骗走的金额高达1万元。

这是一个典型的电话诈骗案例,而这样的事,在我们的生活中绝非孤例。

(发生在宁波高新区研发园的真实事件)

- 1 -

高明骗术

“骗子的时间点卡的非常好,让我不由自主地相信了他。”见到小翁,她开口就冒出这样一句话。

“你相信他的原因是什么呢?”我问道。

“他很了解我的信息,在电话里直接叫出了我的名字,我以为他是之前打过我电话的办事处老师。”

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7月16号的晚上,小翁接到一个电话。

“是小翁吗?你明天早上9:00能不能来一趟我办公室谈一些事情。”电话那头的男声自称姓石。

对方准确地叫出了小翁的名字,隐隐透露出的信息也在不断地诱导着小翁,联想到上上周用座机联系询问她关于党员关系复印件的石老师。

涉世不深的小翁完全放松了戒备,自然而然对他产生了信任,殊不知骗子已经张开了大网,将她慢慢笼罩进去。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第二天八点,小翁收到了骗子的电话,“我现在已经在办公室,不过有两个领导过来谈话,可能会延迟一点,你先忙吧。”

骗子贴心的提醒,让小翁对于“石老师”这个身份更加信以为真。

差不多8点半,一串熟悉的号码出现在手机上:“我这边的事情差不多处理完了,但是有点事需要你临时帮一下忙,不知道你有没有空?”

小翁没有多想,请了假去办事处。

一场骗局在悄悄地展开了。

即将到达办公室的时候,小翁的手机响了起来:“现在有一个情况需要你帮个忙,我要给领导礼金,但现金领导不收,你帮我支付宝或者微信转他,等领导走了我用现金还你。”

小翁有些犹豫,先问了对方需要多少钱。此时的小翁仍然对“石老师”信任有加。

“礼金不能太小,需要一两万。”

小翁想了想自己拼拼凑凑还有一万元,但那是她的生活费以及房租钱。

一得知小翁有一万元,骗子顿时欣喜起来,煮熟的鸭子可不能跑啊。他很快回道:“那先给一个领导,另一个之后再给。”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小翁内心犹豫不决,一万元不是一个小数目,要是被骗了怎么办?

“石老师”突如其来的借钱请求还是让小翁产生了些许怀疑,她留了一个心眼,按下了手机录音。

如果对方真的是石老师,录音完全可以作为要钱的证据,可惜“石老师”这个身份完全是骗子虚拟的。

骗子为了打消她的疑虑,反复向她保证道:“放心好了,等会见面了立刻还你。”

骗子接二连三的电话和焦急的语气让她没办法深入思考,在反复确认对方会还钱后,小翁选择相信这个石老师,她想着:等会就见面了,他应该不会赖账吧。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石老师”这个身份完全迷惑住了小翁,她以为对方是真实存在的,毕竟一个有身份而且在政府单位工作的人,怎么说也不会骗一个小姑娘。

事实上,最早用座机联系她的石老师才是真正的办事处老师,而这个用私人电话联系她的,不过是精心策划了这场骗局的诈骗犯。

当她把这笔钱汇到骗子的账户里,骗子的欲望也随之膨胀,既然我能骗成功一次,为什么不能继续骗呢?

骗子又打来电话,想要小翁去借钱给领导汇款。小翁瞬间清醒了,对方不断地问她借钱的行为明显不符合常理。

小翁感觉心里堵得慌,立刻打电话给主管,让主管帮忙报警。尽管她们以最快的速度把账户冻结掉,但这笔钱已经被转出去了。骗子的骗术成功了。

- 2 -

暖心同事

内心的无助、愤怒、悔恨都汇成难以承受的重创,事后,小翁反复回想整个过程,只觉得自责不已:明明对方有很多漏洞,我为什么没有注意到?我为什么不多想一下?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对于步入社会的小姑娘来说,一万元并不是一笔小数目,这笔损失意味着她之后的生活将过的无比艰苦。

就在出事前段时间,她刚刚找到一份心仪的工作,满心都是对未来的憧憬,谁知道一天之间...

“在知道被骗的那一刻,我真的很想哭。”小翁说话的声音夹着一点哭腔。一下子被骗了一万,小翁有点儿迷茫。

而在她满心绝望的时候,是同事们的行为温暖了她的心。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当第一个红包发在群里的时候,一个又一个的红包跳了出来,工作群几乎被红包刷屏,每一个人都想尽一份绵薄之力,每一个都希望这笔钱能帮助到她。

“虽然有些同事我都没见过,但是你们愿意帮助我这个刚来不久的同事,能加入这个温暖的团队里我感到很幸福。”

说着这句话,小翁的眼眶忍不住湿润了。

诈骗无情,同事有情。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脆弱和无助的时刻,此时若有人施以援手,这样的温暖是无可比拟的。唯有善意,才能催生出更大的善意。

- 3 -

诈骗套路

小翁的事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诈骗需提防,转账要谨慎。

这类诈骗之所以得手,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骗子对你的信息了如指掌,从而伪装成你接触过的人骗取你的信任。

那么问题来了,电话诈骗分子如何得到小翁所有的信息?他们又是怎么知道小翁在进行党员转接?

事实上,在互联网时代,你做的任何事情都有可能留下一串数字脚印,而想要抹去它们则十分艰难。我们总是毫无知觉地把我们的数据双手奉上。

宁波受害者|实录新型诈骗,骗子是如何让我一步步踏入陷阱?

骗子能从网上轻易地买到个人信息,这些数据的维度极细,包括姓名、电话、身份证、银行卡,甚至还包括一些细致的风控维度,如学历、社保信息、工作单位、家人电话……

甚至一些信息直接在黑市上公开销售。

通过个人信息来策划犯罪,也没有想象中的难。也许现在,你的个人信息早已躺在某个诈骗团伙的电脑文件夹里。

大数据时代,我们是否应该重新思考一下网络隐私问题?

例如尽量少地在社交网络上暴露自己的真实信息(名字、住址、单位等等),对任何的不正规的程序和应用保持警惕。

即使网上曝光的行骗手法多得可以编一本“宝典”,但总有人会不由自主地掉进骗子的陷进里。我们应该摸清骗子的套路,避免被骗。

首先一点,不要相信陌生人听上去有些遮遮掩掩的支付请求。

第二,保护个人信息的安全。

第三,警惕每一个陌生电话。

第四,一旦发现被骗立即报警。

要降低被骗的风险,还是要记住一句话:“善良的人们,你们要警惕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