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是最近幾年,甚至十幾年來,最火的一句話吧,沒有之一。而且這句話的認同度非常高,對於那些賣學區房的,經營胎教,’早教的群體,各種教育培訓機構,甚至經營學習用品的銷售人員,它都是對家長最適合的營銷用語。為了這句話,很多父母會盡其所能,傾其所有,拼光各種資源傾注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這樣做真的正確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我是持堅決否定的態度。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這句話的前提是把人生當著是一場長跑比賽,先假設這個前提是對的,那一個人的整個人生歷程至少要包括德智體三大方面吧,其中以德為首,如果按重要程度來劃分,以十分製為滿分,大該所佔的比例約為433比較合適。我這麼說不過分把?而不要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很顯然的是忽略了德,也忽略了體,只取其中的智,充其量不過占人生比例的3成而已。而同樣重要,甚至更重要的品德教育,有多少家長和學校在重視,在努力?

再說起跑線,人生下來,有遺傳的差別,地域的差別,貧富的差別,其差別無比巨大。對絕大部分父母來說,無論怎麼努力,都肯定要輸在起跑線上了,甚至有的人的起點就是絕大多數人一生追求的終點。但沒有多少人去想這個差別,只是想著比周圍的人早跑一點是一點,至少別比周圍的人跑的太晚。於是,從胎教,早教開始,接著是想法設法,創造條件進重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大學,其中還要夾雜著這樣那樣的培訓,輔導,比賽什麼的,以為這就是贏在起跑線上了。其實,大謬。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一個孩子的起跑線是她的父母。父母給了她生命,給了她遺傳,給了她樣貌,給了她物質基礎和生活環境,孩子最初的德智體都是從父母那裡遺傳和後天傳承下來的,這才是一個孩子真正的起跑線。所以,作為父母傳承優秀的品德,建立和諧歡樂的家庭氣氛,加上適當的物質基礎,這樣才能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至於外界環境的後天教育,有條件的前提下選擇好一點的學校無可厚非,但絕沒有必要拼命而為,那就走人歧途了,一定會得不償失。那為什麼眾多的父母還樂此不彼,不遺餘力呢?一個原因是從眾心理,羊群效應,跟風;另一個原因是面子,是虛榮,是攀比。大人比不過別人,要讓孩子爭口氣,或者大人比別人強,孩子就更不能落後。說白了,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更多的是為了父母自己。

退一步說,父母費盡心力,真的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了。對父母而言,可能覺得盡到了責任,問心無愧;那對孩子而言,就真的好嗎?就真的是她喜歡和需要的嗎?下面我要舉幾個例子。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例子一。德國是世界上出科學家比例最高的國度,佔世界人口1%多點的德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比例卻超過了50%。從數據說話,顯然他們的教育是非常成功的,那讓我們看看德國的教育模式吧:

德國憲法其中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禁止學前教育。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需要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象空間。他們認為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在德國,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上小學的孩子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他們的教育理念認為: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象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拔苗助長的諺語,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也嘲笑那人的愚蠢。其實,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就是在拔苗助長啊。幼年就開始的早教,哪裡還有快樂的童年?從小學就開始不斷的灌輸學習的緊迫和壓力,又如何讓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長?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例子二。接下來我說一個贏在起跑線上的女孩的故事。

這是個從小就非常聰明的女孩,她的父母在她身上寄託了所有未完成的理想和抱負。她的家庭只是個普通的家庭,但父母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還是節衣縮食,從三歲開始就給她報各種輔導班。從幼兒園開始讀的都是重點學校,她也非常的爭氣,各門成績都很拔尖,這就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贏在人生起跑線上的。在外人看來風光無限,父母也引以為自豪。而這個孩子怎麼樣呢?她很不開心,經常很憂鬱,過得一點都不快樂,因為她的父母總是拿她和別的孩子比,雖然她已經很努力了,但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比別的孩子強。也許在孩子身上花費太多,父母對她很嚴格的,每次考試都要級部前幾名,否則媽媽就會表現一副很失望,很生氣的樣子,甚至訓斥她,家裡的氛圍一下子像是掉進了冰窟窿。這讓這個女孩的壓力非常大,很痛苦。儘管這樣,她依然很努力,很努力,不出所料,最終考上了中國最好的大學。但是就在大二的時候,她被學校勒令休學回家了。原來,雖然她在當地是最拔尖的那些個孩子,但是到了中國最好的大學,高手如雲,她的成績只能徘徊在中等。這讓她媽媽無法接受,她自己也覺得愧對父母的心血。她依然很努力,但是確越來越疲倦了。從記事起,就一直在努力,在拼搏,很少有自由和快樂的時候。到了今天,終於身體垮了,精神也幾近崩潰,整晚整晚的睡不著覺。最後,醫生診斷她患了很嚴重的抑鬱症,被學校勒令休學治療。這是我在網上看到的一個實例。其實,父母們只要推想一下,就能明白類似的情況太容易發生了。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讓一個聰明的女孩毀掉了,毀了她的童年,毀了她的少年,毀了她人生中本該最快樂的時光。至於她的後半生會如何?我不知道,父母們可以想象一下。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例子三。有記錄的中國最早的神童的故事

1968年出生的寧鉑,江西人,被譽為中國第一神童。10歲那年,被當年的方毅副總理接見並推薦到中科大上大學,中科大的少年班由此產生。他14歲畢業留校任教,是最年輕的大學老師,結婚生子後,寧鉑特別反對對孩子的過度教育,而她的老婆卻想把孩子培養成像他爸爸那樣的神童;寧鉑想過普通人的生活,而她老婆需要神童的光環。由於兩人對孩子教育理念上的巨大差異而常發生口角,直至最後離婚。2002年,34歲的“”神童”離開學校到五臺山出家,後被學校找回。第二年,寧鉑再次離開學校“消失‘’了,後來一心向佛,而今是一所佛學院的老師。反觀現在的父母們巴不得把孩子培養成神童,那樣,自己臉上多有光哦。可有幾人想過,對孩子而言,當神童真的比做普通人更美好嗎?

人生苦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做父母的,肯定都希望孩子能幸福快樂的度過一生,這個應該沒有異議。但是,上重點學校,讀碩士,讀博士,直至獲得更多的財富,得到更高的地位,似乎這些就是幸福快樂,其實不然。幸福快樂至少包含兩個層面,精神層面和物質層面,在維持溫飽的前提下,精神比物質更重要,我們的父母們所孜孜以求的不過是其中的物質層面而已。別說未必達到,就是達到了,也不能代表就得到了幸福和快樂。為人父母,如果真的關心 孩子,首先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甜蜜的童年,然後在他的青少年時代,讓他的身心都健康快樂的成長,德智體平衡發展這才是真的無愧於心。而在學習方面,根據家庭條件,孩子自身條件,個人興趣愛好,順其自然就好,不要強求,更不要被不要輸在起跑線上所忽悠。

由“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想到的,你們怎麼看?

對玄學有所涉獵的,經常會聽到‘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這麼一句話。我在這裡解釋一下:一命,簡單的來說就是一個人出生的生辰八字,對人生的重要程度,被排在第一位;運,是我們生活的時代,是國運。同樣的命生長在不同的時代會產生不一樣的結果,排在第二位;風水:大到國家,城市,小到個人居住的房屋,辦公地點,經營場所。就是說個人的生活環境對我們非常重要,排在第三位;四積陰德,說白了就是道德範疇,就是說為人處世,行善積德,自有福報;五讀書,就是我們當下做父母所追求的‘’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就不用解釋了。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我對這句話是異常的反感,這完全就是商家營銷的一句廣告語,大忽悠。今天又突然接觸到這句話,忍不住就囉嗦了幾句,意猶未盡。時間所限,就此擱筆,但願能喚醒些許父母,讓更多孩子的身心有更加自然,健康的成長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