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这句话对丁桥镇新仓村村民陈国民、陈国锋兄弟俩而言,简直就是说到了心坎里。这就是他们目前的切身感受。最近,哥俩花费近50万元、用时两年多修建的屋前小花园正式开放,迎来了熙熙攘攘的村民前来休闲。

这个别致的农家小花园位于新仓村35组,丁袁公路从村庄穿过。村庄周围被绿色田野包围,绿树掩映,河浜绵延“护卫”,所以这里还有个好听的地名叫“方田溇”。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远远望去,一幢三层楼房前倚水而建的小花园鲜花盛开,走廊古朴,犹如在眼前展开了美丽的画卷。

兄弟俩用两年多、近50万元 打造300平方米花园

初夏的阳光洒落在这个近300平方米的农家小花园里。各类盆景的安家是一大特色,罗汉松、榆树、玉针松、红榉等俨然成了花园里高傲的“公主”;另一边,海棠、野菊花、茶花等,伸展着它们的花姿,迎风招展,焕发着无限生机,让前来休闲的村民啧啧称赞。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为了把屋前这块地打造成大家都可以来玩一玩的小花园,我们弟兄两家的院子合并在了一处,同时也把原来的菜园子移了出去,环境可以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陈国民介绍道。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小花园看起来上档次、有品位,据陈国民弟弟陈国锋介绍,盆景都是从金华衢州等地购买,罗汉松稍微便宜一点,最贵的还属榆树和红榉,价格基本都在7000元左右一盆,而花园里放置的盆栽松类年份都有约四十年的时间了。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依照习惯,放置盆栽植物是江南园林的特色,我们当初的设想既然是花园,那就应该多点盆景,空余时间里修剪一下枝条,多一份生活的情趣。”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从2016年4月开始一直延续至今,兄弟俩陆陆续续地完成菜园搬迁,完成花木栽种,完成长廊修建,这些都是利用空余时间来完成的。算一算投入,有近50万元了。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老房子拆下来的材料建起长廊 供村里老人休闲

花园里,30米长的长廊成了最抢眼的风景。木质结构,粗壮的廊柱。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几乎所有来游玩的人,都要在长廊坐一坐,享受清新的风和美丽的景。而泡一壶清茶,三两好友聚在一起聊聊家常,便是最惬意的事。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这些材料都是以前老房子上拆下来的,一直舍不得扔掉,这不派上用处了。”陈国民的妻子陈建利说。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今年52岁的陈国民,原来是木匠出身,近几年经商后,不做木匠了,但木匠的手艺还没忘,因此老房子的梁条、木柱、瓦片等,都成了再造风景的好材料。

“最缺的就是木柱的墩子,我只能依照记忆,自己浇筑,看起来好像也没什么两样。”陈国民乐呵呵地说。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几十根廊柱上都挂着两盆盆栽小花,让古朴的长廊也显得生机勃勃。中间的吊椅也是孩子们爱坐的地儿。“我婆婆腿脚不方便,再加上村里70岁以上的老人有三十多个,他们喜欢时常要走动聊天,有了花园有了长廊,也方便了他们聚会。”陈建利说。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她告诉笔者,当初打造这个花园,除了美化自家的居住环境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村里的老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好去处。“现在,老人们随时可以来这里坐坐说说话,而我们看到他们来也感觉挺有人气,什么都不比上邻里和睦啊。”陈建利开心地说。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近日,陈国民又运来了两块大石,一块摆放在小花园内,另一块则安置在丁袁公路入村口,石头上要请专人来刻“方田溇”三个字,希望他们世代居住和生活的这个村庄,能给更多的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海宁两兄弟花费近50万元打造小花园与村民“共享”

新仓村村委会相关负责人专程到陈国民、陈国锋兄弟俩打造的小花园来“做客”,该负责人说,新仓村是丁桥镇着力打造的景区村庄,像这样村民自发美化家园与人共享的好事他们乐见其成,这也让村民们的品质生活更前进了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