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李建德——有一種愛叫奉獻,有一種情叫責任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李建德——有一種愛叫奉獻,有一種情叫責任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李建德——有一種愛叫奉獻,有一種情叫責任

第二屆“雲南醫師獎”候選人之一|李建德——有一種愛叫奉獻,有一種情叫責任

【李建德】1993年8月,李建德畢業後被分配到箇舊市卡房鎮中心衛生院工作至今,現任箇舊市卡房鎮中心衛生院院長。

在李建德的不懈努力及帶領下,衛生院的外科手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的發展起來,同時各科室業務不斷得到拓展,醫院整體水平顯著提高,能滿足老百姓就診需求,成為紅河州一流的鄉鎮衛生院,2015年曾榮獲國家級首批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的光榮稱號。由於成績突出,李建德先後獲得紅河州衛生系統科技領軍人物、雲南省科技興鄉貢獻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及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

個人事蹟

在紅河州箇舊市南面一隅的大山區中有一個小鎮叫卡房,卡房鎮衛生院裡總能看到一個硬朗的身影,他就是院長全科副主任醫師李建德,他身穿白大褂在醫院忙碌的身影至今已有25個春秋了,這家衛生院雖然地處落後山區,可它卻是全州一流的鄉鎮衛生院,2015年曾榮獲國家級首批群眾滿意鄉鎮衛生院的光榮稱號。

落地生根,砥礪前行

回到25年前的8月,李建德從學校畢業被分配到卡房鎮衛生院,面對著冷清、滿目陳舊斑駁的門診,沒有真正的住院部,雖然是畢業收穫的季節,但他整個人像跌進冰窟裡,感受到的是室息、失望、欲哭無淚。整整三天,他不知自己是否還活著,第四天開始。上班,病房的病床上沒有一個病人,只有上門診,也只能是上門診,每天就診寥寥數人。

怎麼樣當好一個優秀的醫生,是他在學校中曾千萬次設想過的場景,可現實的落差毫不留情地將他的憧憬擊碎,但曾經堅定要做一個救死扶傷優秀醫生的信念將他從恍惚之中漸漸喚醒,沒有上級醫生的帶領,怎麼行呢,他拿出了滿是勾畫和筆記註釋的醫學課本認真看起來,並作了各種疾病救治方案、流程的演練和記憶。

一天,一個腹瀉到奄奄一息的患兒送到醫院,李建德認真接診,仔細按小兒補液計算輸液的總量、張力等,經積極搶救患兒逐漸脫離危險得救了,那天是他工作半個月以來第一次露出了笑臉,突然,發現自己心中的霧霾不見了。他是一個懷揣英雄夢想的人,但他也知道,只能是從孤膽英雄開始自己的人生路。

從此,他每天都一絲不苟地對待每一個病人,由於地方小,一年後“新來的李建德醫生不錯,能看好病”的說法在卡房傳開了,找他來看病的病人越來越多,他發現其實病人的就醫需求很大,只是醫院的服務能力極為有限,病人對衛生院也很失望,知道到衛生院後還是要轉上級醫院,經濟困難的就放棄了,條件稍好的病人直接就到上級醫院就醫了,病人不信任,這樣形成了惡性循環,醫院也就越來越差,這種現狀深深觸動了李建德的英雄情結,他開始了自己的人生職業規劃,為醫院的發展作出了自己心中的戰略定位,醫院發展最基本要有外科、婦產科、內科、兒科等醫療服務的開展,才能滿足老百姓就診需求,因此他參加了多個學科進修學習,且更加努力大量閱讀專業書籍,設備簡陋就用加強臨床密切觀察來彌補,對重病人的日夜守護觀察那是家常便飯,改變了只要稍重一點的病人就轉上級醫院的現象,受到群眾廣泛好評。他利用到上級醫院進修骨科、普外科的機會,努力抽時間同時到其他科如內科、兒科、產科等學習,先後在多家醫院學習。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科醫師,他在人生的道路上砥礪前行!

情真責任,愛深奉獻

在李建德的不懈努力下,業務不斷得到拓展,到衛生院就診的患者越來越多,外科手術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循序漸進的開展起來,加之他任勞任怨,有開拓擔當精神,先後被任命為衛生院副院長,院長。蒼天總會眷顧無私奉獻的人,醫院進行了重建搬遷,醫院得到了快速的發展,自己的學習也有了收穫;還參加雲南省衛生廳舉辦的全科醫師師資培訓、全科醫師轉崗培訓等技能學習。這片山區的真情培育了李建德,雖然基層條件差,沒有特殊輔助檢查,但他認為很多疾病通過耐心細緻的體格檢查、常規輔助檢查及一副聽診器與血壓表,是可以做出初步判斷的,他不斷學習、不斷思考、不斷總結,摸索出一套基層工作經驗和方法:掌握基礎理論,熟悉急危重症知識;基層的病人雖大多患的是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季節性疾病等。在臨床工作中,不能掉以輕心,要克服馬虎、以點代面的麻痺心理,要耐心詢問,細緻檢查,重視老年肺部疾患、心腦血管意外、心衰及急腹症等,運用所學知識,結合症狀、體徵做出及時診治。任職至今從未發生醫療責任事故。在他的率領下開展了各種手術(包括膽囊腫切除術、闌尾切除術、各種疝氣修補、泌尿系統手術及各種四肢骨折等手術)達3000多臺次,醫院整體水平得到顯著提高,成為紅河州水平一流的鄉鎮衛生院,廣大患者得到真正實惠,讓醫改紅利惠及千家萬戶。

由於成績突出,他先後獲得紅河州衛生系統科技領軍人物、雲南省科技興鄉貢獻獎、連續多年被評為優秀共產黨員及艾滋病防治先進個人。他也深深地愛上這裡淳樸的人民和這片春意盎然的土地,他參加了清華大學衛生系統公共管理高級研修班及鄉鎮衛生院院長能力提升研修班等管理培訓,他責任擔當奉獻給當地廣大人民的是完善的醫療保障,除了管理好醫院,還加強村衛生室建設,多方籌集資金建蓋標準化衛生室,對衛生室實施一體化管理,不斷加強村衛生室內涵建設,真正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疾病不出鄉鎮,為實施分級診療打下良好基礎。

2003年6月的一天正是卡房鎮趕集天,一輛人貨混裝的農用車在境內發生重大交通事故,卡車傾覆,車上多人受傷,他作為急救小組組長,立即啟動應急預案,通知警察疏散通道,組織人員隨救護車抵達現場,開展現場救援並上報市衛生局,重病人送到市區急救,輕傷病人送到卡房衛生院救治,由於指揮得當挽救了一個個鮮活的生命;一次夜間來了一個腹部外傷肝脾破裂並腸斷裂患者,出血量約3000ml,患者生命垂危,需馬上進行急救,時間就是生命,他毫不猶豫,將3歲的孩子獨自放在家裡,就趕到醫院手術,手術順利完成後小跑回到家中,聽到的是孩子揪心的啼哭....他只有感到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深深愧疚;還有一名身患小兒麻痺患者,由於長期膝行致關節腔經常積水感染,每年要到醫院住院好幾次,每次都為患者減免醫藥費及給予生活費補助,到目前已為患者減免醫藥費1萬多元,給予生活費補助6000多元。他用一顆善良的心時刻關心著老百姓的疾苦,就像他平時所說的最大心願就是一一讓老百姓花最少的錢把病治好。

一線醫生,兼職院長

李建德雖然是一院之長,但他始終堅守在臨床一線,他常戲稱“我們鄉下衛生院人才匱乏,我就是一名普通的醫生。”

編後語

2018年“雲南醫師獎”(第二屆“雲南醫師獎”)是根據《雲南省醫師協會章程》,經雲南省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和雲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批准,雲南省醫師協會主辦的全省15萬醫師的最高榮譽獎項。經16個州市相關醫療單位按標準嚴格推薦候選人,依據選樹辦法,由各州市衛計委(局)進行初評並公示後,共推選出29位入圍候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