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真實記錄我省自然人文地理風貌,為歷史留下完整的視覺檔案

易俗河鎮地處湘源縣東部,湘江、涓水匯合處。古鎮西倚涓水,北臨潮江,與湘潭市相望,水陸交通便利,地理條件優越,自古為湘中重鎮。

易俗河的得名,有兩種說法。涓水古名洛河,古鎮位於洛河之口,故稱洛口。清嘉慶《湘潭縣誌》載:易俗河,即涓水也,因所歷皆易俗鄉,故名。另一種說法,與明代正德皇帝朱厚照有關。相傳正德皇帝南巡至易俗河,在涓水河邊的老街蕭氏宗祠(原是茅屋)一間房裡住了一宿,故俗稱“一宿河”。其時,夜間蚊蟲叮人,皇帝用御扇一扇,說:“一扇蚊蟲走千里。”清光緒《湘潭縣誌》載:“易宿市......明武宗微行野宿,至今岸無蚊吶。”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蕭氏宗祠中皇帝睡過的這間房子,據說冬暖夏涼,從無蚊蟲,成為“蕭祠臥龍”勝蹟。明清以來,凡來湘潭的觀光者,必來此祠,以目睹臥龍之處為快。直到1954年因河堤崩塌,蕭祠才被拆除。

易俗河鎮歷史悠久。據史料記載,隋以前,有漁民傍河建房,形成小規模河街。唐天寶八年(749),湘潭縣城設在洛口,古鎮成為全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1952 年,有居民在湘江邊開挖水塘,挖出埋在地下的麻石,石上有寸多深的車轍痕跡,還挖出青銅鏡一面。1964年,居民在公路邊建房時,挖出唐時城牆石磚。

名揚遐邇大米市

“長沙的靖港,湘潭的易俗河”,明清時期是湖南境內著名的米市。古鎮周圍農田肥沃,盛產優質稻米。明代嘉靖年間開始,一些米商就在鎮上建起了碓房,經營糧食,米市開始形成。到清同治年間,糧行、倉庫、碼頭進一步增多。光緒年間,米市達到興旺鼎盛時期。此時,鎮內已發展到上千戶人家,上百家商店。街道從西頭的涓水萬壽宮到湘涓匯合處的掛嘴洲,從東頭的湘江下攝司到掛嘴洲,形成了三角形的街區,兩公里多長的河街聳立著一棟棟木質結構樓房,商店作坊比比皆是。大街小巷橫嵌著數以萬計的麻石,這些麻石都是從長沙丁字灣運來的。鎮內的街頭還建起了太和橋、草壩橋、珍珠橋和焚字爐。鎮容井然,形成了風格別緻的江南小鎮。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鎮內街、坪、碼頭、站等配設齊全。有上正街、曲尺街、仁和街;有裕龍坪、履和坪、元吉坪、正泰坪;有過山碼頭、鐵牛碼頭、洋屋碼頭;還有柳樹溝、泥套裡、怡風站、積德站、碟子塘、茶園塘等居民點。其中最熱鬧最集中的地方要數正泰坪,這裡是穀米的集散地,許多裝運穀米的船隻停泊在這裡,上通花石、稀陽,下通湘潭、長沙、漢口。

由於易俗河鎮水陸交通便利,便形成以穀米市場為主的商業集鎮。清末穀米市場又以上正街尤為興旺,每年約1500萬公斤的吞吐量。外地客商紛紛湧進小鎮,販運大批穀米,遠銷各地,易俗河米市一時名揚遐邇。後來,正泰坪逐步發展為穀米市場的中心,附近設有老倉、新倉、楊家倉、謙吉倉、萬擔倉、五穀殿等許多糧倉。

易俗河米市,除郭、袁、唐3家勢力最大外,其他姓的小糧行也相繼湧現,到光緒年間便發展到48家糧行,20家倉棧,形成了一個大中小糧行相互爭奪的局面。1900 年大米月調出量達到3萬至4萬擔,此時,易俗河糧積如山,船舶滿河,名馳京滬。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清光緒《湘潭縣誌》載:

湘南谷豆,鹹萃於此,乃至下游舟載,逆挽耒臻,富人建倉,輒儲萬擔,寄屯之息,歲至萬金,縣境最大市也。

糧行裡辦事人員有:上街先生,負責到城裡拉生意,接客人;下河先生,負責下河看樣,量斛打蕩;賬戶先生,負責拉盤,談生意。大糧行有十多個先生,小糧行有七八個先生。這些人都被稱為“行碼夫”,共有300餘人,他們成立了組織叫“安懷堂”。

外埠客人購米靠糧行代收,寄入倉棧,名曰“寄倉”,一倉可500擔,日租銀四兩。由於原來倉庫不夠用,唐、袁、郭3家和一些大亨紛紛建倉出租。原有豐盛倉、老倉,新建寶書、寶豐、謙益、謙吉、裕泰等20家倉棧,共有倉廒298孔,每孔可儲500擔左右,共可儲大米15萬擔左右。緊張時租用民房,鋪上木板做臨時倉,名日“地倉”。這些倉中以袁家的謙吉倉最著名,全棟48間,用《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等48字,依次命名各倉叫作“天字倉”、“地字倉”,等等。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倉棧內附設碓坊,加工大米,共有碓場120餘家,洋屋碼頭一帶都是些較大的碓坊,其中最大的要數唐漢章石龍坊,有工人30多人,每天可加工大米190餘擔。還有一些小碓坊,人們稱之為“雞屎碓坊”。碓坊工人大都是從農村請來的。泥推脫殼,竹篩分類,風車揚糠,石臼春米。7擔谷為一班推子,3天加工成白米。碓坊工人共有500餘人,併成立了“永豐堂”。

易俗河米市還有許多碼頭,其中以郭氏“正泰碼頭”最為著名。現合作商店附近還有一塊麻石匾,上書“正泰碼頭”4字。

大量的穀米運進和輸出,裝船起卸,碼頭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參加“黑籮會”搬運的有360擔黑籮,成立了“上元堂”。另外,還有一個“白籮會”,有籮500擔,都是由一些強壯勞力組成。白籮會獨霸碼頭,穀米一到岸便隨時起貨。

大米的輸出主要靠帆船裝載。往常“湘鄉倒駁子”、“醴陵倒駁子”、“岳陽鏟子”、“湖北丫梢”等各埠帆船聚集河邊。但它們噸位小,載量少,週轉慢。後來本地人紛紛修造大船,每艘可裝80噸。共計有大船30餘艘,包括小船約有2500餘噸運載量。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穀米計量沒有磅秤,以斛量穀米,4斛為一擔,每擔谷128斤,每相米173斤。計價以擔為單位。用竹箕擢米,倒人米斛,蕩平斛口為準。

由於米市不斷髮展,糧行增加,易俗河鎮便陸續建起了18堂;18堂又合議建一總堂,名日”同一堂”,以調解行業之間的爭議和糾紛。為了控制和維持好米市的秩序,“同一堂”訂立了許多鄉規民約。現在碼頭石岸上還嵌有一石碑,碑刻:“易俗河谷米聚集之處,買賣憑行交易,斗箕由行招募登冊給牌,公擇牌長總理其事,如有舞弊等情,為牌長是問,若未登冊無號牌者,不準在河口戽。特此豎牌以記。”附近還有一“罰牌”,上刻:“今有船戶運米來市售卸,因起貨越規,兇毆不遜,比即鳴團理論,自知虧悔,甘願罰牌。光緒十九年十月吉日立。”

本地大米不能滿足市場時,商人便從衡陽、洣江、茶陵、攸縣等地買谷運回易俗河鎮,加工成大米後再出售。這樣的米稱之為“湖穀米”。外地米與本地米差別較大,開始,外埠客商搞不清,還可以假充真,湖谷由小河涓水上岸進入碓坊。稻穀源源不斷地運進,大米源源不斷地輸出。故流傳俗語:“易俗河的米,到岸即起。”那時,河裡船挨船,街上車擠車,糧行先生忙不停挑籮的上上下下,100多家碓坊,推谷春米,隆隆聲不絕,好一派熱鬧的景象。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1933年《湖南實業雜誌》載文:

易俗河之米市,每屆秋收以後,各縣各船鹹集於此,商賈爭利,帆影連雲,酒市煙寮,繁華特盛。

民國以後,米市開始走向衰落。為了扭轉米市的衰敗局面,民國十六年,正泰糧行在五穀殿唱戲,從正月唱到三月,吸引了不少客商。但是,時間一長,奸商們便投機倒把,摻水摻砂,致使大米發潮變黴,信譽頓挫。民國十八年,謙吉糧行管家羅訓元運米去武漢,由於船工偷米摻水,導致13船近2400擔大米全部發黴變質,損失巨大。同時,隨著外地米衝擊市場和本地優質米不斷減少,客商們開始體會到湖穀米不如鄉穀米,便不願意和糧行老闆訂貨了, 大米的銷售量漸漸減少。由於米市風氣敗壞,糧商逐漸減少,市場日趨衰落。糧行老闆唯利是圖,一遇災年,糧食歉收,他們就趁機囤積居奇,抬級抬價。1920 年以後,長沙靖港米市逐步興旺,易俗河米市陸續被“兼併”。潭衡公路通車後,中路鋪、茶園鋪一帶的大米開始運往衡陽等地。抗日戰爭爆發後,許多糧行老闆為躲避災難,跑到安全地方去了。不久,湖谷產地之一的湘陰鐵角嘴又出現了新的米市,易俗河米市更為蕭條。到解放前夕,僅剩幾家小糧販在街頭擺攤。解放後,糧食實行統購統銷政策,米市完全消失。

大美湖南 綠行三湘 湖南古鎮之湘潭縣易俗河鎮

注:文章來源於《湖南古村鎮》李漁村 李仕銘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