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离“杨超越”式的职场巨婴到底有多远?

这几天,比世界杯更火热的,是杨超越在创造101排名第三。

作为一个喜欢漂亮小哥哥同时也会喜欢漂亮小姐姐的小编我,比赛我也全程看了,山支大哥和吴宣仪排第一、第二几乎没有异议。

最大的争议点在于排名第三的杨超越,在节目中给人的感觉就是没实力、只会哭、装可怜。

而其他更优秀的女孩,却失去了出道的机会。

他们觉得节目组暗箱操作,不公平——“她的排名,让那些勤奋的,有能力的妹子像一个笑话,我担心杨超越的成功会让那些三观未成的小朋友作为榜样,这才是最可怕的”她们说。

我知道,无论你承不承认,这个世界本来就不是公平的,所以并不是勤奋,有能力的人就一定能获得成功。

但即便如此,我也不希望你会成为杨超越那样的“职场巨婴”。

我们离“杨超越”式的职场巨婴到底有多远?

杨超越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会哭,是那种杀猪叫般的哭。

也可能是我看我不够仔细,全场下来,我看到最多的是杨超越几乎是完全莫名其妙的哭点,而且没有眼泪只是干嚎,在前几期里抢足了镜头,当然后面她倒是聪明,已经懂得适可而止了。

这让我想到一句网上曾经特别流行的话:“会哭的孩子有奶喝”。

我们离“杨超越”式的职场巨婴到底有多远?

但在职场上真的是这样吗?

咪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要哭回家哭,职场不相信眼泪》,我不是很同意文章的整体内容,但是对于标题,我是赞同的。

在职场,如果有杨超越式的随时随地哭嚎,等待她的也许不是高票榜三,而更大的可能会是一纸辞退书。

是啊,在职场这个地方,无论是对手,还是同事,没有人在比赛谁哭得声音更大,更不是比谁哭得更好看。

大家不约而同的学习新技能以创造更多的价值,为的就是每个人可以努力的成长。即便是面试,面试官也会更多的询问到你具备哪些技能,而不是你哭起来有多大声多好看。

我们离“杨超越”式的职场巨婴到底有多远?

傻人立人设,聪明人撕标签。

杨超越的人设也许不是故意要设立的,但是她的人设感却实实在在的强过了她本身。

98年出生的她被粉丝称为“村花”,我一直觉得这是一个不太友好的称呼。

人设这个东西有如标签,标签被贴得习惯了,大家反而会习惯性的忽略她本身的努力和价值。

要加油加油,要努力努力,口号喊得响亮喊得漂亮,与之一战的大概是表情包狂魔朱天天。

但朱天天好歹有勤奋C位,杨超越有什么呢?

其实更多人看到的,是杨超越在村花人设和努力人设下,她只是在排练的时候不起床耽误别人进度,在跳得不顺心了也要拉全队一起休息。

到了公演的时候则是稀巴烂,尤其是上次的《麻烦少女》,非常有亮点的一个演出,完完全全被杨超越毁了。

我们离“杨超越”式的职场巨婴到底有多远?

舞蹈僵硬,还要超级无敌大走音,可以说她以一己之力拉全队下水,否则,这个表演应该会有一个很好的成绩。

很显然,杨超越其实是不适合女团的,或者换一种说法是,作为一个单独的独立女星,也许杨超越式可以的。但是一说到女团,就意味着这是一个整体,需要每个女孩通力合作。

同样的道理,在职场越来越强调团队协作能力,一个人再厉害,在有手段,技术在高明,没有团队的配合也是很难成功的。

一个公司分成很多个部门,每个部门负责不同的事情,做文案的写文案,做设计的专心作图,但也只有文案和设计通力协作之后,才能创造出成型的广告。

所以,欲带皇冠必承其重,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