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家长们最担心的,就是孩子的安全问题。所以涉及到“偷”“抢”“拐”

等丢孩子的传闻家长们都会非常关注,但谣言往往藏匿其中。在儿童节即将到来之际,一些造谣的人闲不住了。

前不久,部分家长的微信群中流传着这样一则消息:

“这两个人是偷孩子的,保利物业、嘉节、恒大绿洲都已经贴告示了,大家广而告之,据说昨天下午七点左右有人在恒大绿洲西区看见右面这个女人,有孩子的最近一定要看管好自己的小孩,千万不要让坏人有可趁之机。”同时还有一张疑似“人贩子”的照片。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消息传开,朋友圈里炸了锅,大家都是提心吊胆的,有的父母干脆把孩子锁在了家里。

那么,这个消息是真的吗?

太原网警于4月19日迅速作出了回应:经过核实,太原警方并未接到有太原市孩子被偷或者亲眼降到人贩子的报警和求助时间。

此外全国多地网警也均对此消息开展了辟谣,微信朋友圈传播的“太原有两人偷孩子”消息完全是子虚乌有。因此,请大家不要继续传播此消息,另外,如果真的遇到此类情况,请第一时间拨打110。

如何甄别此类谣言呢?

蜀黍为了能让大家过个愉快的儿童节,精心整理出常见谣言给大家提个醒~希望家长们可以了解事实真相,安心陪孩子过节。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让我们一起看看那些“巨坑”的谣言吧!

女童果果在万达广场走失

谣言类别:儿童走失

欺骗指数:★★★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果果,朋友家女儿,刚刚在厦门万达广场附近走丢,求扩散,谢谢。联系电话188****5370/181****7476,顺手一转也许能拯救一个家庭。"

真相

经警方证实,人员走失信息中没有果果的名字,该消息为谣言。“果果”这个名字同时出现在厦门、晋江、福州、杭州、南昌、长春、荆州等多个地方的万达广场,所有版本中的联系电话都是相同的,很可能是诈骗电话,女孩的身份除了“朋友的女儿”外,也出现了老师家的女儿、同事的女儿、阿姐的女儿等。

点评

如今儿童走失类谣言简直是满天飞,大家碰到这类信息时,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去辨别信息的真假,以免上当受骗。

某地发生多起抢小孩事件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大家注意:家里有孩子的大人都要看好,从三亚来了100多个外地人,现已经到了XX附近,专来偷小孩抢小孩的,一带已丢了20多个,解剖了7个小孩的胸部,拿走器官。凡是在街上转来转去的陌生人,特别是楼房补漏的面包车,收粮食的车,收旧家电的,带黑口罩的人,穿黑裤子的人,说不完整普通话的人,其中里面还有一些年轻妇女,若有问路,脚步千万别停下,不要理答他们。收到的人都要传下,这是事实!让更多的人知道,转一次可能就能拯救几个孩子的生命。这是玉沙学校的老师发过来的,群多的都转一下!生命可贵!太可怕了。”

真相

关于“外地人抢小孩”的传言有多个地点版本,包括重庆、中山、大连、陆丰、陵水等地,而同一事发地也有不同案发版本,如:某地发生抢孩子事件,孩子家人被捅一刀。然而经过各地警方证实,称从未接到此类警情,也没发生此类案件。此外,人体器官移植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器官的保存、输送和植入受体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歹徒很难具备这些条件。

点评

如果听闻此类恶性案件,请先向警方主动求证,或通过媒体获取信息进行甄别判断,而不是随手转发。同时,家长在照看小孩时,切勿疏忽大意,一定要使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

伪装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是专门针对儿童的

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有人发文称:江西九江警方在一家酒店查获60多包伪装成橙汁跳跳糖的新型毒品,专门针对儿童。这种毒品遇水即溶,即冲即饮,与各种饮品混合后口味都不发生变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真相

经过媒体记者联系公安机关得知:目前并未发现这样的新型毒品,此消息纯属谣言。实际情况是:警方查获了许多跳跳糖和橙汁包装的毒品,但这些是吸毒嫌犯自己将毒品K粉放在了包装袋里面,并未在市面上流行,更和儿童、孩子无关。

点评

本来是警方破获贩毒案的新闻,只是被网上的“标题党”搬弄出来吓唬大众罢了。当然,作为家长,一定要教导自己的小孩不要随意接受陌生人的东西。

全国公交车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

谣言类别:失实报道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请告诉您的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爸妈妈的时候,不要慌乱,去坐任意一辆公交车,告诉司机你找不到家人了,公交司机会联系家人的。5月1日起,全国公交正式成为中国失联儿童守护车,只要孩子上了公交车,即便暂时与家长失去联系,孩子也不会被拐卖或出现意外。全国的公交车都会是安全守护车,公交驾驶员就是失散儿童守护人。”

真相

多地公交集团均表示从没收到主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这类通知,此消息不实。关于“失联儿童守护站”的消息有多个版本,此前热传的“书店”“药店”或“xx快递”“保险公司”等企业也加入类似“爱心接力”信息也都不实。警方也表示,让走失儿童离开原地去寻找特定场所,反而有可能加大走失风险,这种做法并不值得推广。

点评

“失联儿童守护站”并不管用,家长平时要教孩子记住自己的居住地以及亲人的电话等。一旦走失,首先要原地等待或拨打“110”向民警求助,警方接到案件后会在第一时间立案调查,不需要等待24小时。

一批安徽牌照面包车假借装修楼房漏水,其实是黑帮在贩卖儿童

谣言类别:人身安全

欺骗指数:★★★ 危害指数:★★★★

谣言内容

“最近某地有一批安徽牌照或是外地牌照的‘专修楼房漏水’的面包车,窗户黑黑的,外面看不到里面,其实是‘拉娃娃’的安徽黑帮,据外省抓住的人交代,他们趁大人不注意,把娃拉到车里,一些是用来卖钱,一些却是拿去卖器官!一定要看好自己的宝贝啊,不要点赞直接转发。"

真相

该谣言有多个版本,在浙江、四川、江西等地都出现了类似的传言,而除了事发地点不同外,其余内容出奇一致,最早的版本在河北,但各地警方均表示从未接到类似报案。而且移植人体器官一般人根本做不了,器官的保存、输送和植入受体需要很苛刻的条件,歹徒不可能具备这样的条件。

点评

此消息内容与以往的“麻花车拐小孩”谣言类似,都是利用大家“宁可信其有”的心理。为了拐个孩子,还要卖麻花、修水管,这还是你脑海里的黑帮么......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还没看够?

蜀黍再传授你一本秘籍

“六一儿童节”反拐小常识

希望大家可以认真学习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儿童易走失的几大

高危场所

1、商场

:大人专注于选购商品,试穿衣服等,很容易放松对孩子的看管。

2、公园或广场:场地广阔,人群众多,孩子自己易走失。

3、汽车站或火车站:人多,人群混杂,孩子容易被人贩子盯上。

4、游乐场:人流多,游艺项目多,孩子易被分散注意力,与大人走失。

5、超市:大型超市货架隔断多,孩子不易区分,父母稍不留神,就易与孩子走失。

6、大型晚会现场:人流密集,灯光昏暗,易发生走失。

拐骗常用方法

1、假冒熟人:我是你妈妈(爸爸)的朋友王阿姨(王叔叔)啊,她有事来不了,让我来接你回家,你小时候我还抱过你呢。

2、物质利诱:犯罪分子用糖果、玩具、电子设备等为诱饵,吸引小孩。

3、盗窃抢劫:趁着大人看管不严,将孩子偷走或拐走,还有人直接从自行车后座或老人怀里将孩子抢走。

4、利用善心:有些骗子会利用孩子的单纯、善良,采用让他们带路的方法进行拐骗。

孩子必备的自救技能

1、记住城市、小区、门牌号。

2、记住父母的名字、电话。

3、教孩子拨打紧急求助电话,急救120、求助110、火警119。

孩子万一失踪

家长怎么办

首先要及时报警,同时尽最大可能去寻找。孩子突然不见了,有可能是被拐骗,但也可能是不慎走失。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家长首先要及时报警,同时尽最大的可能去寻找。

家长有必要做好以下几件事:

1、及时报警求助,说清楚孩子的特征衣着,走失的位置。方便警方掌握线索安排警力去寻找。

2、在孩子走失的地方仔细找一遍,周边的人和商铺也可以多问问,同时,家里的亲戚朋友以及孩子的同学、朋友家都不要落下。

3、孩子走失的区域如果有广播,可以借助广播找人。

4、通知亲戚朋友一起帮忙找人。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家长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孩子失踪24小时内报警警方会受理吗?

会!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江苏网警

“成年人失踪未满24(48)小时,报警也没用,警方不会受理”,这一说法在网上广泛流传,甚至在某热播网剧中也有出现。

江苏省公安厅曾就该问题给出了“标准答案”: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1.人员失踪警情处置现场执法标准中明确,有警必接,对人员失踪的求助或报警,各级公安机关应立即受理,不得拖延、推诿;


2.有警必查,失踪地点不明或不在本辖区的,受理公安机关应当开展初步调查,查明失踪地或根据报警人陈述的失踪地移送管辖公安机关;


3.失踪地无法确定的,由失踪人员最后居住地派出所负责查找,相关情况及时告知报警人;


4.对于一些情况可疑、可能遭到违法犯罪侵害或处于危险状况的,无论失踪时间是否超过24小时,接警单位都应立即报告指挥中心组织紧急处置。

要特别强调的是,如果有人看见小孩被带走,家长要尽可能提供孩子的近照、相貌特征、习惯、当天的衣着,以及带走孩子的嫌疑人特征等详细信息给警方。

大 家 记 住 了 吗 ?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提前祝大家

六一

「六一特辑」这5条针对孩子的谣言,千万别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