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參考|美歐貿易戰暫時「休戰」是歐洲單方面的讓步

“今天是個大日子”,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了會晤並在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他在會上這樣表述。當天,容克到訪美國白宮,和美方就緩解貿易摩擦達成一系列重大共識。

特朗普在記者會上說,美歐同意朝著取消與非汽車類工業品相關所有關稅、非關稅壁壘和補貼的目標共同努力,並將在服務、化學、製藥、醫療產品和大豆等領域減少壁壘和擴大貿易。

特朗普表示,美歐還同意增強能源方面的戰略合作,歐盟希望從美國進口更多液化天然氣以促進能源供應渠道多元化。此外,雙方同意就美歐監管標準展開對話,以減少監管障礙和降低貿易成本。

容克在記者會上表示,只要歐美雙方繼續談判,雙方將暫停對對方商品加徵關稅,同時將重新評估現有的鋼鋁關稅。

【各方反應】

中國外交部:外交部發言人耿爽7月26日表示,中方希望美歐有關努力和舉措能與廣大發展中國家的訴求一致,能夠成為國際社會維護多邊主義努力的組成部分,能夠為促進全球經濟增長髮揮建設性作用。

法國總統馬克龍:7月25日馬克龍在西班牙訪問時表示,他對歐美雙方現在達成貿易協定的可能性持懷疑態度。“好的貿易對話應當在平等互惠的環境中進行,而非威脅之下。

我不贊同即刻開展(歐美之間的)全面貿易協議磋商,因為大環境還不允許。”“我們無法一方面要求我們的工人和農民去努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模式,另一方面卻簽訂有違這種發展模式的貿易協定。”他還要求特朗普就撤回鋼鋁關稅“拿出明確態度”。

德國工商大會主席史偉哲:美歐雖然同意通過談判解決貿易摩擦,但史偉哲並不興奮。他說,儘管美歐貿易正在朝著一個正確的方向發展,但前景“仍存在很大疑問”

史偉哲指出,美歐談判地位並不對等,特朗普威脅對歐盟汽車及其零部件加徵關稅的風險也並未排除。他認為,美歐重建信任基礎,並取消非法關稅,首先取決於美國。鑑於跨大西洋貿易關係仍然面臨諸多挑戰,除非美歐達成一個全面廣泛的、符合世界貿易組織規定的貿易協議,雙方企業都將受損。歐盟國家應繼續保持團結,以便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更好維護歐盟利益,避免歐盟一味妥協。

芝加哥全球事務委員會高級研究員菲利·萊維

:儘管歐美聯合聲明標誌著貿易局勢基調發生改變,但一旦特朗普改變主意,這並不一定能阻止特朗普8月底或9月初繼續推進汽車關稅。他表示歐美協議“似乎並沒有解決”特朗普所詬病的貿易逆差、關稅和補貼問題

歐洲議會議員瑪麗切·沙克容克未能獲得特朗普承諾取消“不公正”的鋼鋁關稅的硬協議,應該被視為失敗。她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歐盟始終把降級貿易戰和構建互惠的良好貿易關係放在首位,但是今天的讓步可能設定了危險的先例。”

【專家點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所 董一凡

美歐就貿易爭端達成協議,說明美國從鋼鋁到汽車的極限施壓的手法奏效了。雖然雙方談判的氣氛很好,也簽署了聯合聲明,但是美國並沒有做出實質性的讓步。反觀歐洲卻做出了購買大豆、購買液化氣、推動WTO改革等等一系列承諾。可以說,這是歐洲單方面的讓步。

這樣的結果主要還是取決於歐洲方面想避免貿易戰的升級。因為從歐洲的角度看,對美汽車的出口,包括汽車零部件的出口,對歐洲的經濟來說,比鋼鐵更為重要。所以在避免貿易戰升級方面,歐洲比較理性。

同時,特朗普就汽車關稅方面留了活口,並且得到了歐洲方面的一些承諾。並沒有付出承諾,卻贏回了一些東西,從這個角度來說,他還是比較滿意的。

與此同時,雖然美歐之間在貿易上的摩擦和矛盾比較突出,但是他們畢竟都是盟友和發達國家,就中國方面的競爭、補貼、知識產權,投資等問題上,持有一致或相似的立場。而且就目前的多邊貿易體制,雖然美國的表述更激進,但歐洲也是覺得有問題的,需要改革。在推動以WTO為主的多邊貿易體制改革方面,他們有方向上的共識,再加上中國的因素,所以他們在經貿問題上還是有一定的趨近的空間。

所以這些綜合方面的因素,最終導致了這次容克赴美會談取得一個比較好的效果。

對此,中國還是希望世界各國共同在WTO多邊的體制框架下反對美國這種保護主義的做法。中歐峰會上,雙方也承諾將推動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的發展。但目前,中歐雙方努力的方向、共同做一些事情的程度還不是很清晰。而美國以強迫和半強迫的的方式從盟友那裡取得了一些讓步,讓它對貿易摩擦的烈度和風險有了一定的管控。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歐盟和美國取得暫時性的“休戰”,中國單獨面對來自美國的壓力會更為明顯。但鑑於美歐在諸多問題上的矛盾仍沒有實質性調解,所以也不能過早做出雙方經貿關係徹底企穩回升的判斷。

金参考|美欧贸易战暂时“休战”是欧洲单方面的让步

7月25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和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舉行了會晤並在會後召開聯合記者會。(法新社)

(以上言論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