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何近期網際網路獨角獸們組團上市?是手頭緊了還是野心變大了?

前不久,小米正式向港交所提交IPO招股書,有望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和此前傳的雷軍持股小米70%以上不同,本次披露的招股說明書中,雷軍持有約31.4%的股份。

按照目前業界普遍預估的1000億美元市值計算,小米上市後,雷軍的身家將達314億美元,有望超過前首富王健林。有人羨慕和讚歎當然也有人質疑,小米真的能撐起1000億美元的市值嗎?

為何近期互聯網獨角獸們組團上市?是手頭緊了還是野心變大了?

在2016年接受媒體採訪時雷軍斬釘截鐵地說:“小米5年年之內不會上市”,緊接著,雷軍在出席另一場商業活動時將這個時間延長至2025年,然而在2017年年底,當媒體再度追問小米上市的時間時,雷軍態度發生了轉變,沒有正面回答,只是含糊其辭地說道:“會在業務比較舒服的時候嘗試上市”。

6月25日,美團終於遞交上市申請書,目標估值600億美金。招股書數據顯示,美團總交易額為3570億元,虧損為28億。專家稱美團點評短期扭虧為盈有潛力,儘管2015—2017年虧損額分別達105億元、58億元、190億元。但是經調整後業務實際虧損額分別59億元、54億元、28.5億元。虧損數額一直持續降低,外界不必過度擔憂美團點評虧損或是未來無法盈利,一位不言以透漏姓名的業內人士表示。

為何近期互聯網獨角獸們組團上市?是手頭緊了還是野心變大了?

從2012-2015年的這一波互聯網創投狂潮之中,小米和美團都是率脫穎而出的佼佼者,無論是小米手機還是美團外賣在整個中國享有知名度很高,而且在各自領域都有一個龐大的消費市場,從這個角度看它們確實實力超群,擁有巨大的交易體量與行業影響力。

但隨著兩者先後提交上市申請書後,從披露的財務數據來,事實上兩者在財務層面來看都是鉅虧的!生意做的這麼大,卻還不如你們家門口的驢肉火燒賺錢,這是一個什麼道理呢?或許這也能從側面反映了近期這些獨角獸們急於上市的其中一個原因。

為何近期互聯網獨角獸們組團上市?是手頭緊了還是野心變大了?

就是因為在互聯網創投模式這個遊戲裡,大家比拼的不是真金白銀的現金流,而是規模與估值,獨角獸們要的是成百上千倍的幾何倍增擴大規模和聲勢,而不是你一年賺了幾百萬現金,然後大家可以年底分紅。互聯網快餐創投模式之下,想要成為最後的贏家,絕對不允許你穩紮穩打一步步的積攢現金流,然後再像傳統行業那樣按部就班的自然發展。

總體來看兩家公司都是非常清楚遊戲規則的,他們很清楚需要的是更快速的增長與更大的市場份額,將來有一個好的歸宿,一家人皆大歡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