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三)

心衰的治疗目标为防止和延缓心力衰竭的发生发展,缓解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长期预后,降低病死率与住院率。治疗原则,采取综合治疗措施,包括对各种可致心功能受损的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的早期管理,调节,心力衰竭的带代偿机制,减少其负面效应,如拮抗神经体液因子的过度激活,防止和延缓心室重塑的进展。

1、以生活方式管理

⑴患者教育:心衰患者家属应得到准确的有关疾病知识和管理的指导,内容,包括健康的生活方式,平稳的情绪,适当的诱因,规避规范的药物,服用合理的随访计划等

⑵体重管理:日常体重监测,能简便直观的反映患者,体液潴留情况及利尿剂治疗帮助指导,调节治疗方案。

⑶饮食管理:心衰患者血容量增加,体内水钠潴留,减少钠盐摄入,有利于减轻上述情况。

2、休息与活动:急性期或病情不稳定者,应限制体力活动,卧床休息,以降低心心脏负荷,有利于心功能的恢复。

⑴病因治疗:对所有可能导致心脏功能受损的常见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的,在尚未造成心脏器质性改变前,应尽早进行有效治疗。

⑵消除诱因:常见的诱因为感染,特别是呼吸道感染,应积极选用适当的抗感染治疗。

1、利尿剂

利尿剂是心力衰竭治疗中改善症状的基石,是心衰治疗中唯一能够控制体液潴留的药物,但不能作为单一治疗。

⑴泮利尿剂:以呋塞米(速尿)为代表,作为髓袢升支粗段,排钠排钾为强效利尿剂。

⑵噻嗪类利尿剂:以氢氯噻嗪为代表,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近端和髓袢升支远端,抑制钠的重吸收,并因钠钾交换同时,降低钾的重吸收。

⑶保钾利尿剂:作用于肾远曲小管远端,通过拮抗醛固酮或直接抑制Na-K(+)交换,而具有保钾作用,利尿作用弱。电解质紊乱是利尿剂长期使用最常见的副作用,特别是低血钾或高血钾均可导致严重后果,应注意监测。

2、RAAS抑制剂

⑴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通过抑制\ACE减少血管扩张素Ⅱ,生成而抑制RAAS。并通过抑制缓激肽降解,而增强缓激肽活性及缓激肽介导的前列腺素生成,发挥扩血管作用,改善血流动力学。

ACEI的副作用主要包括低血压,肾功能一过性恶化,高血钾、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等,有威胁生命的不良反应,妊娠期妇女及ACEI过敏者应禁用低血压,双侧肾动脉狭窄,血肌酐明显升高(大于265umol/L),高血钾(大于5.5mmol/L)者慎用,非甾体类抗炎药会阻断ACEI的疗效并加重其副作用,应避免使用。

⑵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经ACE和非ACE,途径产生的ATⅡ与AT1受体结合,阻断RAS的效应,但无抑制缓激肽降解作用,因此干咳和血管性水肿的副作用较少见。

⑶醛固酮受体拮抗剂:螺内酯等抗醛固酮制剂作为保钾利尿药,能阻断醛固酮效应抑制心血管重塑,改善心衰的远期预后,但注意血钾的监测,近期有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升高或高血压者不宜使用。

⑷肾素抑制剂:血浆肾素活性是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和心力衰竭等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和预测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3、β受体拮抗剂:β受体拮抗剂可抑制交感神经激活对心力衰竭代偿的不利作用,心力衰竭患者长期应用β受体拮抗剂,症状改善后降低死亡率和住院率,且在已接受ACEI治疗的患者中,仍能观察到β受体拮抗剂的上述益处。

4、正性肌力药:

⑴洋地黄类药物:作为正性肌力药物的代表,用于治疗心衰的药物。

⑵非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①β受体兴奋剂:多巴胺与多巴酚丁胺是常用的静脉制剂。②磷酸二酯酶抑制剂:包括米力农、氨力农等。

心衰患者的心肌处于血液或能量供应不足的状态,过度或长期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将扩张能量的共需矛盾,加重心肌损害,增加死亡率,为此在心衰治疗中,不应以正性肌力药物代表其他治疗药物。

5、扩张血管药物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并不推荐血管扩张药物的应用,仅在伴有心绞痛或高血压的患者可考虑联合治疗,对存在心脏流出道或瓣膜狭窄的患者应禁用。

⑴人重组脑钠肽:如奈西立肽,具有排钠利尿,抑制交感神经系统,扩张血管等作用,适用于急性失代偿性心衰。

⑵左西孟旦:通过与心肌细胞上的肌钙蛋白c结合,增加肌丝对钙的敏感性从而增强心肌收缩。

⑶伊伐布雷定:首个选择性特异性窦房结Ⅰf电流抑制剂,对心脏内传导心肌收缩或心室复极化无影响,且无β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或反跳现象。

⑷AVP受体拮抗剂

1、心脏再同步化治疗:部分心力衰竭患者存在房室、室间和室内收缩不同步,进一步导致心肌收缩力降低。

2、左室辅助装置:适用于严重心脏事件后或准备行心脏移植术患者的短期过度治疗和急性心衰的辅助性治疗。

3、心脏移植:是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最终治疗方法。

4、细胞替代治疗:目前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舒张性心力衰竭常同时存在收缩功能不全,若客观检查左心室舒张末压增高,而左心室不大,LVEF正常则表明已输出功能不全为主,最常见于肥厚性心肌病,治疗的原则与收缩功能不全有所差别。

1、积极寻找并治疗基础病因,如治疗冠心病或主动脉瓣狭窄,有效控制血压等。

2、降低肺静脉压,限制钠盐摄入,应用利尿剂。

3、β受体拮抗剂:主要通过减慢心率,是舒张期相对延长,而改善舒张功能,同时降低高血压,减轻心肌肥厚,改善心肌顺应性。

4、钙通道阻滞剂,降低心肌细胞内钙浓度,改善心肌主动舒张功能,降低血压,改善左心室早期充盈,减轻心肌肥厚,主要用于肥厚型心肌病。

5、ACEI/ARB:有效控制高血压,从长远来看,改善心肌,及小血管重造,有利于改善舒张功能,最适用于高血压性心脏病及冠心病。

6、尽量维持窦性心律,保持房室顺序传导,保证心室舒张期充分的容量。

7、在无收缩功能障碍的情况下,禁用正性肌力药物。

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三)

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三)

心内科——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