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杨振宁之名对国人绝对不陌生,其名犹如“网红”一般,经常出现在众多媒体之中,也可以说是媒体的永恒话题,但也只是对其“忘年恋”等逸闻趣事津津乐道,而对其一生所取得的科学成却还是不甚了解,或者说不太感兴趣。

这也是当今社会的一个“痛点”,娱乐明星永远是媒体和公众追求的热点,而科学家总是默默无闻于幕后,我也不能免俗,也来蹭蹭杨振宁这个热点人物,写一写杨振宁的教授父亲杨武之和他的将军岳父杜聿明。

杨振宁是典型的清华子弟,从小在清华园长大,其父杨武之是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抗日战争时期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任教并担任系主任,抗战胜利后,又随清华大学复员北平,继续担任清华大学教授,杨武之是中国近现代大学中早期数学领域中最重要成员之一。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杨武之

杨武之(1896-1973)原名杨克纯,武之是其号,安徽凤阳人,1896年4月14出生于安徽合肥,其童年时期父母双亡,由其叔父杨邦瑞抚养长大。

杨武之中学就读于安徽省立第二中学,这所学校当时是安徽省最好的中学之一,杨武之在此打下了良好的文化基础。

1914年秋,杨武之考入北京高等师范学校预科,一年后升入数理部本科,修数学专业三年,并于1918年毕业,当时是属于师范教育中的最高层次,因为全国只有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成都高等师范学校、广州高等师范学校和沈阳高等师范学校等六所高等师范学校。

杨武之面对各地的竞相征聘,选择回母校安徽省立第二中学任教,由于其还兼任舍监,管理学生比较严格,因而得罪了部分官宦学生家长,导致其愤而辞职。

杨武之转到省会的安庆中学教书,工作和生活相对稳定下来,于1919年与父母当年所订娃娃亲完婚,妻子罗孟华识字不多,但二人琴瑟和谐且相守一生,并于1922年10月1日生下长子杨振宁。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杨武之夫妇与杨振宁

1923年春,杨武之考取安徽省官费留美生,只身赴美入斯坦福大学数学系,仅读了三个学期的大学课程,杨武之就取得了学士学位。

1924年秋,杨武之考取芝加哥大学研究院攻读数学专业,师从导师迪克森教授研究代数和数论,1926年以《双线性型的不变量》论文获得硕士学位,1928年又以博士论文《华林问题的各种推广》而获得芝加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1928年秋,杨武之学成归国,应私立厦门大学校长林文庆之邀,担任数学系教授,当时厦门大学云集了一大批著名教授,其中就包括鲁迅、傅斯年、顾颉刚等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北京政治局势恶化,导致一些教授逃离;二是因为厦大给教授开出的薪水要高出其它大学许多。

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执政之后,将清华学校改组为国立清华大学,由罗家伦出任第一任校长,为了提高清华教授的整体水平,罗家伦延揽了一大批学有专长的著名教授,杨武之教授正是在此背景之下,于1929年被聘为清华大学数学系教授。

当时清华大学数学系主任为熊庆来,系里云集了熊庆来、孙光远、郑桐荪等著名教授,刚从私立南开大学数学系毕业的陈省身担任熊庆来助教,华罗庚也因发表了《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之论文,而被熊庆来招到清华数学系,进行重点培养并重用之。

1932年,熊庆来赴瑞士苏黎世参加国际数学家大会,并请假一年,在巴黎从事函数论的研究,其撰写的《关于无穷极整函数与亚纯函数》学术论文发表后,获得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一研究成果也被国际数学界誉为“熊氏无穷极”。

杨武之从1929年进入清华数学系,一直到1949年底,始终在清华大学数学系执教,一度代理系主任职务,期间还在西南联合大学数学系长期担任系主任。

西南联大数学系教授阵容也十分强大,江泽涵教授开设了高等代数,申又枨教授开设了高等微积分,许宝騄教授开设了微分几何。

而陈省身教授开设的圆球几何学、外微分方程、高等几何等课程和华罗庚教授开设的解析数论、连续群论、多元函数论等课程更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全国解放以后,杨武之教授没有被清华大学续聘,其个中原因始终是一个迷,杨武之留在了上海,在同济大学数学系担任教授。

1952年全国高等院系调整时,杨武之被调到复旦大学数学系任教,当时复旦数学系是由浙江大学数学系、交通大学数学系、同济大学数学系和大同大学数学系等合并组成的,教师队伍阵容十分强大,系主任由陈传璋教授担任。

1956年,国务院在评定教授级别时,杨武之被评为二级教授,陈建功、苏步青都被评为一级教授,陈、苏二人都是东京帝国大学毕业,但二人获得博士学位的时间都比杨武之晚,杨武之是否被“低评”还有待考证。

苏步青和陈建功的学术成就高于杨武之却是不争的事实,因为苏步青是1948年院士和1955年学部委员,而陈建功也是1955年学部委员,杨武之却与上述学术荣誉无缘,其在复旦大学工作的时间并不长,就因糖尿病长期修养。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当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武之听闻长子杨振宁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十分兴奋,曾于1957年、1960和1964年出国与儿子杨振宁相聚。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杨武之夫妇与杨振宁一家合影

杨武之能够三次出国与儿子杨振宁相聚,应该是承担了“统战”任务,因为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成为台湾和大陆共同争夺的“香饽饽”。

杨振宁通过几年心里挣扎之后,于1964年决定加入美国国籍,杨振宁的这一历史性抉择,把其父亲杨武之气的够呛,因为他毕竟没有完成国家交给他的“统战”任务而感到惭愧。

1971年夏,中美关系尚未解冻之时,杨振宁在阔别祖国26年之后重返中国,其身份不再是海外游子,而是华裔美国科学家。

1971年7月28日,时任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在人民大会堂亲切接见并宴请了杨振宁和杜致礼夫妇,杨振宁从未谋面的岳父杜聿明将军作陪。

此时的杨武之已经因病住在医院里,有传言曰,病卧在床的杨武之拒绝与儿子杨振宁见面,让其耿耿于怀的是杨振宁加入美国籍,他一直到死似乎都没有原谅杨振宁的选择,这是传言还是真实状况,我们不得而知。

1973年5月12日,杨武之教授与世长辞,这一天刚好是“国际护士节”,医院的护士们在庆祝自己的节日时,杨武之静悄悄地离开了这个世界,启程前往“天国”,继续他未竟的数学事业。

杨武之在其七十七载人生中,可以说上对得起国家民族,下对得起妻子儿女,一身正气且无愧于心,尤其是他对槽糠之妻罗孟华的恪守,堪称高级知识分子之楷模,他像一面道德的镜子,映照出同时代许多人的婚姻百态。

杨振宁前岳父杜聿明将军的知名度显然要高于其父亲杨武之教授,杜聿明无论作为“抗日名将”还是“内战战犯”,都是公众、媒体和影视剧津津乐道的永恒话题。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杜聿明

杜聿明(1904—1981)字光亭,陕西米脂人,杜聿明父亲杜良奎是清末举人,以教书为业,曾参加同盟会,从事过反清革命活动。

杜聿明聪慧伶俐,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在表哥李鼎铭创办的“成家坌小学堂”接受启蒙教育,表哥李鼎铭大杜聿明23岁,曾在延安出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是延安大名鼎鼎的民主人士。

1920年,杜聿明在父亲的督促下,入陕北地区唯一的“榆林中学”读书,这所学校校长杜斌丞是杜聿明的堂哥,年长杜聿明16岁的杜斌丞思想开明,学校教师和学生中有许多共产党员。

杜斌丞1917年毕业于北京高等师范学校,与杨武之是前后期校友,“西安事变”之后曾出任陕西省政府秘书长,他也是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于1947年被国民党特务逮捕并枪杀,毛泽东曾题写挽词:“为人民而死,虽死犹生。”

1923年8月,刚从榆林中学毕业的杜聿明与曹秀清结婚,特别有趣的是,年长杜聿明两岁的曹秀清曾经是一名共产党员。

1924年初春,杜聿明欲报考北京大学,在北京逗留期间,在报纸上看到了黄埔军校的招生广告,遂与杜聿鑫、阎揆要、关麟征、张耀明等人南下广州报考,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并加入中国国民党,从此踏上军旅生涯。

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生名将云集,而杜聿明也是黄埔一期生中的佼佼者,他仅用12年的时间就晋升为少将军衔,曾先后参加过北伐战争、长城抗战、淞沪抗战、桂南会战及远征缅甸作战等等。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杜聿明

1939年11月,时任第5军军长杜聿明率所部参加桂南会战,在昆仑关重创日军第5师团,歼灭第21旅团5000余人并击毙旅团长中村正雄少将,史称“昆仑关大捷”,1994年由导演杨光远拍摄的《铁血昆仑关》就是反映这场战役的,这部电影也是继电影《台儿庄大战》之后又一部抗日影片力作。

1941年12月23日,中国和英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滇缅路协定》,重庆国民政府同时组建了中国远征军赴缅甸支援英军对日作战,中国远征军由杜聿明的第五军、甘丽初的第六军和张轸的第六十六军编组而成,共计9个师10万余人,以此确保滇缅公路畅通和安全,因为当时滇缅公路是国际社会输送援华物资的唯一通道。

缅甸首都仰光危机之后,集结在中缅边境地区的十万中国远征军正式开赴缅甸对日作战,杜聿明所属戴安澜第200师的同古保卫战和孙立人新编第三十八师的仁安羌大捷,不但打击了日军狂妄骄横的嚣张气焰,而且大长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

由于诸多原因,第一次入缅作战还是失败了,大部分部队不得不败走中缅边境的“野人山”,杜聿明也是九死一生地走出了“野人山”,而戴安澜将军的生命却终结在翻越“野人山”的途中。

1945年10月18日,杜聿明出任东北保安司令长官后,迅速向东北调集部队,以接收东北的领土主权,就是在此背景之下,与东北民主联军打起了内战,史称“辽沈战役”。

1948年6月,杜聿明被任命为徐州“剿总”副总司令兼第二兵团司令官,代替总司令刘峙全权指挥作战,但最终兵败徐州附近陈官庄被俘。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杜聿明被俘时情景

从杜聿明指挥解放战争时期的“辽沈战役”和“淮海战役”经历来看,杜聿明深得蒋介石的信任,也表明其军事才能在国军将领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关于杜聿明被俘后的经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著名作家黄济人的长篇纪实文学《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一书,这是一部描写国民党战俘改造生活的作品,其中有很大的篇幅描写了杜聿明的改造生活。

1959年底,杜聿明与王耀武、曾扩情、郑庭笈、宋希濂、杨伯涛、陈长捷、邱行湘、周振强、卢浚泉等10名将官作为第一批特赦战犯被释放,杜聿明被成功改造具有典型意义,其中也是为了统战工作的需要。

1963年6月3日,杜聿明夫人曹秀清经瑞士日内瓦取道莫斯科回到北京,与分别15年的丈夫团聚,曹秀清与杜聿明的晚年生活似乎很愉快。

杨振宁的教授父亲和他的将军岳父

杜聿明、曹秀清夫妇

特赦后的杜聿明等战犯,大都被安排在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担任文史专员,一是有一个开薪水的单位,再就是发挥所藏,撰写文史资料,把自己过往的经历记录下来,以供后人研究。

1981年5月7日,杜聿明因肾衰竭在北京逝世,享年77岁,竟然与亲家杨武之活了相同的岁数,这也许是一种冥冥之中的巧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