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淺談建築業企業資質管理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

一、資質對建築業企業的影響

資質即資格與素質。資質制度是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建築經營活動的施工、勘察、設計和監理企業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資金數量、業務能力等進行審查,以確認其承擔任務的範圍併發相應的資格證書的一種制度。企業資質管理是對從事工程建設活動的企業進入市場的准入性審查,屬於行政許可法的調整範圍,是一種准入性的行政許可制度,屬於政府管制行為。

(一)對企業競爭戰略的影響

在全球經濟一體化、中國經濟市場化的變革時代,作為建築業企業,若繼續維持僵化的經營理念、單一的產權結構和陳舊的運行機制,則無法增強市場競爭能力、技術創新能力和抵禦風險的能力,必然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北。通過資質管理,可以更明確企業的競爭戰略目標,如盈利能力、生產效率、市場競爭地位、產品結構、財務狀況、企業技術水平、人力資源開發、企業的建設和發展等等。

(二)對企業組織機構的影響

目前產業結構單一造成建築業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不強,綜合實力較弱。由於投資導向及行業壁壘等歷史原因,建築企業的產業結構是平板型的,僅是在比較簡單的土建工程中進行低層次的重複競爭。大家都是以相同的組織形式、相似的管理方式及相近的生產水平,僅是以價格差異作為主要手段進行非有效競爭,甚至惡性競爭,導致經營規模做得再大,經濟效益亦無法上升,企業的綜合實力亦很難提高。企業可以通過資質管理,按不同的資質類別設立分公司或專業公司或區域公司或子公司,理順母子公司關係,優化資源要素配置,組織優勢單位、優質資產及優秀人才進行重點突圍,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從而形成多角化經營、國際化經營、戰略化經營。

(三)對企業經營活動的影響

目前企業要承攬建設工程的施工任務就要到建設項目交易中心,既“有形”建築市場去收集信息、去展示企業的形象、去參與投標競爭活動。資質成為競標活動的入場券,只有擁有它,才能在其允許的行業、範圍內從事相關活動,進行項目競標。資質的等級、類別、範圍直接關係到企業在建築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和能力,進而影響企業的經營績效,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要提高企業經營開發、生產產值、營業利潤等指標,就要針對企業實力(如企業綜合管理能力、註冊資本金、技術裝備、經營業績、科技進步、項目實戰能力等)和社會需求(如水利水電、電力、裝飾裝修、城市軌道交通等)等方面加強資質管理。

二、掌握資質准入性搞好企業經營活動

(一)提高生產能力

在資質管理中,對不同級別、不同專業的工程都規定了最低標準,企業施工生產能力是重點考核指標之一,生產能力的強弱直接影響了資質的等級。對生產能力較強,達到一定業績的資質等級標準,可以申請晉升一個資質等級。而在施工中發生質量、安全等事故的,企業就受到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的限制投標或資質降級等的處罰。資質管理給企業在生產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築業企業要努力提升生產實戰能力與綜合管理水平,要擁有自己的技術優勢與專業特長,要提高市場競爭能力與自主創新能力,加快傳統產業的結構調整和技術升級,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升企業和項目管理水平,掌握國內外現代經營管理方法和發展趨勢,企業還要制定具有自身特點的企業技術標準和施工工法以及管理制度,不斷增加企業的核心技術與管理經驗的儲備,只有這樣才能在激烈競爭中有硬底牌,才能打敗對手,才能發展壯大。

(二)加強財務管理

眾所周知,企業是以創造經濟效益為中心的商業組織,企業管理的核心是財務管理,必須集合資金這一最基本的優勢,才能有效參與競爭。在資質管理中,對企業的註冊資金、淨資產、營業稅、銀行授信額度、現金流量、資金週轉率、贏利水平、融資能力等方面進行重點考核,企業財務能力、資信情況直接決定資質等級的高低。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應有更新轉變觀念,儘快建立起一套補充、積累管理流動資金的長效穩定機制,提高自籌資金的能力。加強風險意識和成本觀念,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由粗放型的增長方式轉向節約型經濟,將成本優勢戰略轉向技術優勢戰略,調整產業結構,推動自身產業升級,深化改革,在改革中提高效率。並充分利用資本市場,開拓新型融資方式,拓寬企業融資渠道。

(三)做好人力資源工作

人是組成企業的最基本單元,企業的競爭力源自人的活力,無人則止。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高企業的競爭力,離不開一大批高素質人才的強有力支撐。在資質管理中,對企業管理人員的專業、學歷、職稱、業績、執業資格及其數量、級別等均提出了具體要求,企業管理人員只有達到這些指標,才能獲得相應級別的資質等級。資質管理中對人的要求促使我們深刻認識到人才資源是企業第一資源,堅持把人才資源管理作為企業發展最根本的、最重要的戰略支持。目前企業競爭的關鍵是人才的競爭,人才競爭的本質是人才機制的競爭。企業人才採用培養與引進相結合的辦法,加強人才培養,建立人才激勵與儲備機制,高度重視人才的培養和使用,積極創造有利於人才成長的環境,促進形成穩定的企業管理與技術骨幹隊伍。人才培養與引進以高、中、低相結合,企業要造就一批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的複合型領軍人才,以及引進與培養生產一線操作人才,以滿足企業發展需要和提高企業整體管理水平。

(四)提高企業誠信度

信譽是一個企業的生命,是其重要的無形資產和戰略資源。對一個企業來講,其經營宗旨和管理法則必須遵循“誠信”兩個字,如果失去了商業道德基礎上的責任感和美譽度,這家企業無疑是短命的。資質管理規定中對企業的誠信情況(如工程質量、安全、業績、被投訴舉報和合同履行等)均做了詳細要求。作為建築施工企業不能為社會創造出優質的工程、不能提供優質的服務,那麼就沒有良好的企業形象和信譽,就不能給資質升級創造良好的條件,企業的資質水平正是企業誠信度的良好體現。企業要想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及長遠發展,就要對信譽予以足夠的重視,要破除只重經濟效益而輕視信譽的思想,在信譽的創立、保護、提高上下功夫。要切實抓好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確保信譽的創立。要積極開展宣傳報道,促進信譽的提高。要充分重視企業人文建設,擴大信譽的內涵基礎。三、依據社會需求做好資質擴充與晉升

企業根據社會需求和發展規劃,進行資質增項與晉升,促進企業擴大經營,真正把企業做強做優做大。

(一)申報資質的具備條件

1、綜合指標:電子文檔、辦公場所、營業執照、資質證書、安全生產許可證、企業章程、註冊資金、技術裝備、統計報表、財務報表、驗資報告等。若晉升特級資質的,還應具備授信額度和上繳營業稅等。

2、人員指標:企業經理和技術負責人以及財務負責人,專業技術和經濟人員、註冊執業資格人員等。若晉升特級資質的,還應具備行業工程設計甲級資質標準的專業技術人員等。

3、業績指標:代表工程的合同、中標通知書、施工圖紙、結算書、工程照片、竣工驗收備案表等業績。

4、誠信記錄:安全、質量情況,是否有違反法律法規行為,是否串通招投標和行賄現象,是否越級承包、轉包或違法分包,是否塗改與偽造資質證書行為等。

5、科技進步水平:晉升特級資質的應具備企業技術中心、科技活動經費、國家級工法、發明專利、國家級科技進步獎或主編行業標準、管理信息平臺等。

(二)申報資質的工作要點

1、提高認識,抓住機遇。企業主要領導及資質管理人員應提高認識,充分認識資質對企業的重要性,在新的形勢下,理解國家政策對建築業企業的引導方向,順應潮流,抓住機遇,做大做強,實現企業質的飛躍。

2、準確定位,仔細策劃。資質管理部門應根據企業的戰略規劃,結合實際情況,在現有資源基礎上準確定位,仔細策劃,確定合理的目標,制定詳細的資質申報計劃。

3、認真組織,積極申報。制定合理的目標後,企業應成立資質申報小組。小組成員由辦公室、工程部、財務部、人力資源部、安全部、質量部、技術部及經營部等相關部門人員組成,這些人員應相對固定。小組成員首先應認真學習、理解相關文件規定,然後按分工各自收集相關資料,按照對應的標準認真組卷,編寫申報資料,最後仔細審核,積極組織申報。

4、充分溝通,防範風險。目前建設部運用核查手段,落實舉報及受理核查制,強化對資質條件及市場行為的監督。作為申報企業,溝通工作應貫穿資質申報全過程。申報前應和資質受理部門取得聯繫,保持良好的關係,取得認可和支持,在申報中請他們對資料進行把關、出方案。資料上報後更要及時瞭解信息,掌握審核情況,及時應對。對項目核查部門要提前溝通,隨時掌握動向,對不利消息要有補救措施,要防範風險。

總之,資質管理工作已進入動態化、信息化時代,規定及標準更嚴格、更規範、更科學。作為建築業企業要順應社會發展的要求,充分發揮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健全管理機制、建立高素質隊伍、提高技術裝備水平、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財務管理水平,樹立良好信譽、及時提高和規範企業內部的資質層次和管理水平,使企業市場準入得到保障,更適應建築業市場的發展。

資質的重要性

資質即資格與素質。資質制度是指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對從事建築活動的建築施工企業、勘察、設計單位和工程監理單位的人員素質、管理水平、資金數量、業務能力等進行審查,以確認其承擔任務的範圍,發放相應的資格證書的一種制度。而資質作為決定企業競爭力、影響企業發展命運的關鍵因素之一,應受到企業的高度重視。

(一)對企業競爭戰略的影響。環境、施工能力、以往業績、企業信譽、人員狀況、管理水平、報價水平、財務能力等都是影響企業競爭力的因素,而資質是衡量這些標準的重要指標之一。資質等級的高低、類別,直接關係到企業的興衰存亡,資質管理帶給企業的危機感,讓企業時刻注意提高人員素質、管理水平、技術能力、工程質量等綜合實力,如果企業資質被降級,企業也將面臨生存危機。

(二)對企業組織機構的影響。目前產業結構單一造成建築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不強,綜合實力薄弱。由於投資導向及行業壁壘等原因,建築企業的產業結構呈平板型,僅在簡單的土建工程中進行低層次的重複競爭,以至於經營規模做得再大,企業的經濟效益、綜合實力也很難提高。 企業通過資質管理,按不同的資質類別設立分公司或子公司,理順母子公司關係,優化資源配置要素,組織優勢企業、優質資產及優秀人才進行重點突圍,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從而形成多角化經營、國際化經營、戰略化經營格局。

(三)對企業經營管理的影響。企業承攬施工任務要到建築市場去收集信息、展示企業形象、參與投標競爭活動。資質作為競標活動的“入場券”,只有擁有它,才能在其允許的行業、範圍內從事相關活動,進行項目競標。資質的等級、類別、範圍關係到企業在建築市場中的競爭地位和能力,直接影響企業的經營業績,從而對企業的生存、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要提高企業經營開發、生產產值、利潤等經營指標,就要針對企業實力、社會需求等方面加強資質管理。

淺談如何做好建築企業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消防招投標好處多多

建築工程必須根據國家有關技術規範設置消防設施,以提高建築物抗禦火災的能力,對於保護建築物消防安全,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消防設施產品及消防設施工程施工質量直接決定了消防設施的效能。因此,選擇質量好的消防設施產品、施工質量好的安裝企業和相對較低的合理報價,是消防設施建設工作的重要環節。那麼,在市場競爭條件下,用什麼方法進行選擇呢?

在市場不夠規範的情況下,消防設施工程管理弊端較多,不正當、不公平競爭承攬工程,致使消防工程質量難於保證,甚至產生“豆腐渣”工程,相當數量的消防設施存在故障甚至無法開通運行。

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實行消防設施工程招、投標制度,是提高工程質量,確保設施開通運行率的重要措施。

首先,招標投標是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

招標制度是商品交易領域中歷史性的突破。消防招投標工作也已經得到大面積推廣,並已取得顯著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實踐證明,這種方式對提高投資效益,防止經濟犯罪,均起到了重要作用。招標投標制的推行,主要是規範市場秩序,通過公平競爭、優勝劣汰來解決消防設施工程由誰來承攬的問題,有利於消防設施安裝及產品生產企業的正當競爭和市場的健康發展。同時也是政府實施宏觀調控的重要手段之一。政府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在法律規定的範圍內對招標政策進行調整,來實現對包括消防設施在內的建築業發展的宏觀調控。

其次,招標投標能節約資金,提高投資效益。

公開的消防招、投標,可使眾多的投標企業之間形成公平競爭的局面,從中淘汰高於社會必要勞動成本的投標企業。投標人在進行決策報價時,必然要把能獲得的利潤降到合理的限度才有可能中標,從而使招標企業的項目投資得到節約,提高企業投資效益。另外,通過招標投標大大簡化了合同談判的過程,節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的開支。一定時期內,消防設施尤其是未經招投標而承攬的消防設施工程曾經屬於“暴利”範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建設單位的負擔。實行消防設施招投標以來,這種情況得到了有效改觀。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消防設施工程建設通過招標投標的節資率為5%~10%,工期則可縮短10%左右。

第三,招投標能提高工程質量。

按照正規招標投標來優中選優,選出實力強、管理規範、信譽高的消防設施安裝企業,選出經國家鑑定部門認定,質量優良、科技含量高、價格合理的消防產品,就可以很大程度上杜絕“豆腐渣”工程的產生,從工程前期就為整個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了基礎。從消防設施工程驗收結果看,凡是通過招標投標的工程一次性通過驗收率較其他方式工程要高出許多,優良工程率也大大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