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疫情後第一時間上漲的竟然是房價?剛需要上車不?

疫情得烏雲還未散去,大家總算鬆了一口氣,大家都琢磨著今年的工作要怎麼整,無論是從大公司還是職員,各行各業在這次疫情下都受到了一定不同程度的影響,經濟向來是一個整體,誰都離不開誰!正在各行各業在惆悵著今年經濟前期不太理想,謀想著出路之時,房價竟然是第一個強勢上漲,它的上漲讓經手房地產的從業人員都摸不著頭腦,實體經濟還未恢復元氣,這房價竟然是第一個爆發的!

從外圍疫情來講全球正在蔓延,美國股市跌的歷史性的熔斷,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壓力頗大,國內已經過了最難過的時期,現在是想著怎麼恢復了,可以騰出手來著力發展經濟!於是各種貨幣和經濟政策接踵而來,預期的那樣,第一時間地方政府馬上資金流入了房地產,正當一些地方政府準備放開房地產的政策的時候,國家嚴正說明房住不炒的定位依舊堅持,各地政府需要嚴正把關!從這波操作可以看出,土地財政還是政府重要的業績來源,也是能快速完成業績的重要支撐,現行國家努力調整經濟發展結構和動力的轉換,但目前來看超大城市正在努力擺脫土地財政,其餘各省市大部分還是依賴土地財政,正如任總之前說過的,房地產就像夜壺,救急得時候政府還是首選就是它,見效快還輕鬆!

淺談,疫情後第一時間上漲的竟然是房價?剛需要上車不?

現在到底上不上車?那麼我們就要剝開繁雜的信息直面問題本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疫情後的復甦和貨幣政策的流動,大概率事件短期內一定會假使房價漲高的,經濟都是講週期的,目前貨幣和政策的激發,短期內實體經濟不可能一下子就會看到效果的,地方政府為了業績對於資金的走向還是喜歡老一代的土地財政,因為投資實體經濟對一方領導來說,需要一定風險的,大家為了政績還是會首選房地產,既可靠、風險低、見效快。中央有管控,但是地方政府也一定會變相的各種支持,所以造就了今天這種房地產漲的讓人摸不著頭腦,再者炒樓的資金要製造疫情後房價一定會暴漲的概念,故意炒作市場,因為這個時候不努力炒作下,自己壓在手裡的房子哪怕下跌一點點對炒樓的來說也是巨大的風險!目前前2個季度經濟只能說能保持正常運行即可,後面第三季度會有一定收穫,第四季度預計經濟早已經步入了正常的“中國速度”,目前的房價上漲是沒有任何基礎的、支撐的,只是地方政府和炒樓的一個相護配合,國家是不可能讓地方政府破產的,再者我國也從來沒有讓地方政府破產的這一個制度,由於經濟的發展不均衡,國家也只能對傳統經濟省份的管控會相對放寬,而沿海和發達經濟的省份,房地產會相對管控嚴格些,既不能讓房價爆漲同時也不能讓房價暴跌,一個字必須穩定!因為這是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實驗基地,決不能一直讓泡沫的房地產行業繼續泡沫下去,實體經濟必須要振興起來,資金老是流入房地產,只會造就中國經濟的虛胖,政府不能一直靠土地財政這種特效藥來續命,不然這就不是藥,而是“毒品”。

淺談,疫情後第一時間上漲的竟然是房價?剛需要上車不?

那什麼時候上車?目前歐美受疫情還是石油暴跌,我國對外出口經濟和受全球的經濟影響,結合國內疫情,3月底4月初到中旬,房地產行業不能長久的沒有資金回籠,哪怕再大的房企。經濟的下行,各行各業也會收緊現金流,房地產必須要想到辦法快速回籠資金,比如恆大已經差不多完成了今年的資金回籠,目前全國各地新建樓盤,恆大也暫且不會放寬建設和拿地速度,因為要等到最後一個季度資金才會回籠,房價到時候一定會迎來一波小陽春。因此在這個夾縫的機會,剛需客一定要密切關注樓市,有合適的房子對比下折扣和價位,一定要比你印象裡的房價低,你就可以出手了!目前假的虛漲房價可以再觀望下,暫且不動資金。二手房領域可以關注急需要現金週轉的業主,經濟下行壓力風險,一些公司未必能挺的過去,無論是老闆還是職員都是不小的挑戰!

淺談,疫情後第一時間上漲的竟然是房價?剛需要上車不?

再者總結一下,房地產如果要回歸正常價值屬性,那就得看國家經濟動力是否能找到新的引擎,否則房地產的虛高會一直持續下去,同時房地產也代表著中國經濟繁榮的一個側面表現,國家經濟也暫且離不開房地產。就好比飛機一樣,房地產到底是備用發動機還是主發動機決定著它的最終屬性,目前我國在為下一個100年做準備了,房地產暫且還不能退出主發動機行列,所以大家一定要習慣高房價的常態,至於上車,我想這疫情後的這段夾縫調整期,是比較合理的,後續如果沒有像這種特殊的外力導致,房價只會穩步上漲!

希望這點淺談會有一點幫助,僅供參考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