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月薪4500的公務員,年收入已經超過了我

本文作者系挖財錢堂社區達人:臨公子

那個月薪4500的公務員,年收入已經超過了我

我一中學同學,水利系統公務員,前幾天把我驚到了。

他凌晨3點多發信息給我:“你有接觸過XX類型的IT項目嗎?ABCD標準模塊一般工作量在多少?”

我週末醒來已經九點多了,發了一串捂臉的表情,大哥啊,不帶這麼秀勤奮的!搞得我很焦慮啊!

他本職不算太忙,副科級工資4500元左右。工作相對悠閒的幾年讀完了工商管理碩士。兩年前,與朋友開始接互聯網外包項目。

坦白講,中學時期我一直以為他會報考計算機相關專業,畢竟,能從初中就開始幫人修電腦的孩子不算多,何況他中學時就自學了多種編程語言。

他的狀態如剛才所說,深夜問報價、彷彿24H不打烊的類型。

一個項目的利潤在5、6萬至40多萬不等,秒殺了包括我在內的無數苦逼上班族。

公務員到底好不好?這個世界謎題在今天似乎有了第三種答案。

01

公務員的AB面

知乎上有個熱門問題:“公務員真的那麼好嗎?”,5600多萬的瀏覽量,足以證明它是上千上萬人的心中共同問號。

上個月我與先生回老家,聚餐時老公的舅舅談起女兒的工作,無不欣慰地說:

“總算了了一樁心事啊,縣城的郵電單位工資是不高,可女孩子嘛沒關係,輕鬆穩定最重要,以後才能顧好家庭。”

除了肉眼可見的穩定,公務員更是“行走的提款機”。

貸款時有條職業鄙視鏈:公務員->事業單位->私企->自由職業。

貸款難度係數與日俱增,公務員卻永遠緊握金色入場券。“銀行大門常打開,開放懷抱等你”,差不多是這畫風。

輕鬆貸款30萬以上,利率5%-6%,低到流淚。甚至連申請材料都不需要。

極端案例不是沒有。

有個財經專欄作者說:"本人親見過消費貸款額度最高的同志是位公務員:貸了8家銀行的消費貸一共600萬,靠這600萬作首付買了三套房共計2000萬,2015-2016年這波房子漲下來,刨除本息賺了一千多萬…"

嘖嘖,如果說那些看起來每天好吃好喝、實際窮得響叮噹的叫隱形貧困人口,公務員就是24K隱形富豪人口!

說完A面優勢,繼續看B面劣勢。

-工資低、沒前途、很無聊。

-混吃等死嚴重,容易磨成死氣沉沉的樣子。

-條條框框多,人際關係微妙複雜。

-一杯茶一張報紙過一輩子…

不用多說,人人腦海中都有一張近似的肖像圖,甚至被視為“有的人二十五歲就已經死了,直到七十五歲才被埋葬”的現實版。

有人問,難道你喜歡這樣的生活?

我卻想反問——

02

你喜歡買國債還是股票?

打個比方,公務員就像理財產品中的國債,收益低+0風險、以國家為背書,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認為是最安全的投資工具。

國債利率年化4+%,許多人不解,持有3-5年卻只有如此微薄的收益,這年頭金融產品多到眼花繚亂,應該早就沒人買了吧?

現實恰恰相反。

以今年一季度為例,中國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發布的數據中,國債發行同比增7.28%。萬中無一的安全性,決定了它無法替代的位置。

而股票呢?

波動性大,很有可能前一天萬山紅遍,第二天像坐跳樓機似的down到谷底,非常刺激。

我周圍買股票的朋友中, 能獲得穩定收益的少之又少,多數是:某一天興高采烈地說掙了50%,沒多久垂頭喪氣地抱怨虧了50%。

你說國債與股票,哪個好,哪個不好?

你追求高收益高風險,自然傾向買股票,因為它帶給你更廣闊的想象空間。就像在私企工作、在大城市打拼甚至創業。

你追求平靜如水,持久恆溫,國債便是你的心儀選擇。同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簡單生活,更符合你的心意。

我始終認為,選擇一個金融產品or一份職業,不是單純看其優劣勢,而是它的特性與你所追求的是否足夠match。

你想要的是安穩恬淡?是以夢為馬?還是懷揣好奇品嚐未知?

當你尚未沒搞清楚心之所向時,別人的“鮮衣怒馬少年時”,套在你身上沒準就是“笑漸不聞聲漸消”。

03

“公務員好不好 ”的第三種答案

前陣子我看到一期吉他手陳湧海的節目,現場彈唱的《將進酒》把撒貝寧都驚呆了。

你估計覺得,吉他手嘛?有啥稀奇?

可你要知道,陳湧海的另外一個身份:

物理學家,博士生導師,半導體材料科學重點實驗室主任,曾任973項目首席科學家。 在國際知名學術刊物上發表SCI論文百餘篇,獲得國家授權發明專利十餘項。

他被網友稱為“搖滾博導”。

陳湧海在中科院半導體所主頁上,長這樣:

那個月薪4500的公務員,年收入已經超過了我

他演奏時,是這樣:

那個月薪4500的公務員,年收入已經超過了我

2017年竇唯發佈的最新專輯《山水清音圖》,這位擔任竇唯吉他手的物理學家,風頭甚至蓋過主角。

對陳湧海而言,跨界的人生才最有趣。

好了,我們現在回頭看,公務員被diss的到底是什麼?

被放大了的劣勢。

是沒錯,工資低、前(錢)途堪憂,這個不好、那也不行,可你咋不說旱澇保收+朝九晚五以外的時間多呢?我只想說,劣勢之所以是劣勢 ,是因為你沒有足夠的其他優勢。

寫出《明朝那些事兒》的作者明月,當年是廣東順德海關公務員。如果你發自內心覺得公務員真是一無是處,不妨回想下當初選擇的原因。

畢竟,百裡挑一的通過率也不是隨隨便便考上的。

再進一步說,把生活100%綁定在(在你眼中)充滿劣勢的一份工作上,很難品嚐到額外的甜。

過日子需要用心配置。

就像很多投資高風險金融品的人,反而願意買些安全性極高的產品作為緩衝;

就像我那位曾被人私下說“公務員能有什麼前途”的同學,如今憑藉外包項目也開闢出全新的一條路;

就像陳湧海,職場內是如假包換的首席科學家,職場外玩搖滾出專輯。

組合拼搭,光怪陸離,從而在水泥森林中燃起不一樣的光。

在這個時代,所謂幸福感,就是理想與現實的匹配度。更何況,它是靠自己想方設法掙出來的,而不是靠某一份工作、某一個title給你開光的

當你有寸土開出彩虹的勁兒,誰又能把你囚禁在冰冷的格子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