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转自 常州道德讲堂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从1987年开始,

家住孟河镇南兰陵村的郑纪苟老人

连续记录了30多年“家庭账本”。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目前依然在持续

31册家庭账本

用一个个变化的数字

展现改革开放40年

给常州普通家庭带来的巨变。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31册账本,31个年头

郑纪苟今年75岁,而说起账本中的每一笔记录,他都记得清清楚楚。

“自1987年至今,家里的每一笔收入,每一笔支出,我都建有明细账簿,从不间断。”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郑老说,“账本分为收入、支出、结存三栏,收入包括本人工薪、农业、副业收入等。支出包括红白送礼、添置资产、日常开支等。每天都有流水记账,从不漏缺。”就这样每年一册存档,另外还设有一本收支总薄,逐年累计,到今年已有31册。

翻阅郑老记得密密麻麻的账本,小到30年前花2毛钱买一根冰棍儿,大到2014年家中亲友结婚送出的礼金1万元,31册家庭账本中的一行行数字,清晰地反映了改革开放40年来,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一年一年,“红包”鼓起来了

郑纪苟以数字举例,1987年,他们家的收入是9521.11元;2017年,家庭收入是128100元,是当年的13倍多。

郑纪苟自己的收入也在不断增加,1987年他一年的工资是1607.06元,到2005年退休,工资是16881元,涨了10倍。

2005年9月,郑老的每月退休工资是1516元,10多年来,老人的退休工资上调了5次,如今,已经涨到6000多元。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40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普通家庭的生活越来越富足,越来越红火。以红白送礼这一家庭支出为例,跨越30年的几笔记录显示,1987年,郑纪苟一家的这项花费总计688.40元。到了1997年,为4229元。一年一年,“红包”慢慢鼓起来了。2017年,郑老家的这项支出为35575元,是30年前的52倍。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家庭“小”账本,民生“大”数据

除了记账,郑纪苟还保留了大量上世纪计划经济年代的“购买证”、“购米证”、“计划分配证”,以及各种粮票、布证、证劵等,用专门的本子剪贴保存。郑纪苟还收藏了自清朝、民国至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老农具、老家具、老日用品,包括铁、木、竹、篾、籐、陶、瓷、石、漆器等250多件(套)。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40年后,这些发票单据上的商店以及老农具、老日用品大多已慢慢从人们的视线消失,代之以更大规模的企业和更为丰富的商品。改革开放初期的小城常州,已发展成江南地区充满经济活力的繁荣都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家每年的支出都在增长,收入也在增加,家庭生活越来越好,越过越幸福。”郑纪苟说,他的“家庭经济档案”还将继续记下去。

一个常州人31年的家庭账本:收入涨13倍支出涨52倍!

31本小小的账本,

记录了郑老节约的家风,

也传到了他的孩子身上。

“一天收入,一天支出,

有节余,家才兴旺。”

父母的谨言,

郑老的儿子郑勇记忆犹新。

小小账本记录了家庭财政流水,

记载着家庭故事,

也传承着节约的好家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