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微信」版的身份證?廣州首簽「網證」功能強大以後推廣全國

 昨日,由廣州市公安局,騰訊公司、以及國內各大銀行發起的“微警雲聯盟”在廣州南沙成立。活動現場,聯盟成員單位共同簽署合作框架協議,並且現場簽發全國首張微信身份證“網證”。目前,微信身份證“網證”在廣東省試點試行,並且還要在明年的1月份向全國推廣。

還有“微信”版的身份證?廣州首籤“網證”功能強大以後推廣全國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網絡身份證”

日常生活中,無論是住酒店、坐飛機、搭高鐵,還是前往政府辦證件、提申請,大大小小的事情都離不開個人身份證,但如何有效證明自己身份以及個人身份信息妥善保管等問題卻一直未有很好的解決方案,身份證被盜用、冒用,身份信息洩露情況屢禁不止。

還有“微信”版的身份證?廣州首籤“網證”功能強大以後推廣全國

其實,自2004年中國發行第二代身份證時,就已經採用防偽膜和印刷防偽技術,使用個人彩色照片,並可用機器讀取數字芯片內的信息。但隨著科技進步,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普通的身份證已經可以很容易的偽造,並且對於個人隱私的保護力逐漸減小,特別是如今的互聯網時代,各種信息無孔不入,稍不注意就可能貢獻自己的所有信息。

通俗地說,身份證“網證”就是身份證的網絡版或電子版。市民可以將自己獨一無二的網上身份證放進微信卡包裡,用虛擬的卡代替實體的卡片,出門只需帶一部手機,在需要出示身份證的地方,只要拿起手機刷臉,就可以證明自己的身份。

身份證“網證”是公安部第一研究所在國家重大項目支撐下推出的身份證網上應用憑證。其國際先進的數據保密技術,身份驗證過程直接在公安部數據平臺比對並將結果返回給機構,不在互聯網空間傳輸或儲存公民個人信息,有效保護了公民個人隱私。

還有“微信”版的身份證?廣州首籤“網證”功能強大以後推廣全國

並且,“網證”直接連接公安局數據庫,不存在偽造,冒充的情況,並且還支持刷臉,出門在外再也不用擔心身份證忘帶的情況。

在傳統的辦事過程中,市民需要向機構提供煩瑣的身份證複印件,一是不便不環保,二是存在身份信息洩露的可能。而AI系統的識別比對誤判率僅為百萬分之一,而人眼識別比對的誤判率可達百分之十五。有了“網證”,辦事群眾無須再攜帶實體身份證即可辦理相關試點業務,也無須留存身份證複印件,不僅有效保護了公民個人隱私,同時大大提升了政務服務的效率與準確性。簡單而言,‘網證’化以後減少了第三方接觸居民身份證信息的機會,對方不需要採集市民的身份證信息,接受的是來自公安部數據庫的核對反饋,而反饋信息本身已經加密,外界無法破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