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大佬祕史,帶你看任正非與李一男恩怨情仇,任正非太狠了

李一男的一生極為傳奇,有人說,他是IT界的天才少年,也有人說他貪得無厭。

李一男在15歲時就考入當時的華中理工大學少年班。23歲碩士畢業後便加入華為。華為高手雲集、從來不缺人才,但李一男卻僅用不到4年的時間,就從實習生幹到了副總裁!

1992年,總設計師南巡深圳,漁村騰飛,研究生還沒有畢業的李一男也趕上了這波春潮。他隻身跑到了一家只有一兩百號員工的小型企業當實習生。在南山深意工業大廈,這家小企業的老闆喜歡穿著大褲衩,趿拉著拖鞋,在大會小會上指著員工的鼻子罵人。

商業大佬秘史,帶你看任正非與李一男恩怨情仇,任正非太狠了

退伍軍人下海,在那個年代是有管理學優勢的。90年代早期,中國人對管理學的概念幾乎都源自部隊。紀律性和江湖氣,在那個年代成為了他們的經商天賦。這家名叫華為的小企業和穿拖鞋的任正非,將來也藉此把這套東西變成了華為的道路自信。

李一男不會意識到,自己的命運,也從這時候開始被註定了。

那時的他年僅27歲,是華為最年輕的副總裁。這在當時來講就是一個奇蹟,依仗完全是他的個人才能。

李一男初入華為,兩個星期後便解決了一重大技術難題,被破格提升為高級工程師,後又主導了許多技術研發。據說就是李一男身上的那股“闖勁”,讓已過不惑之年但仍然堅持創業的任正非頗為欣賞。

今天的互聯網圈都在等三個人出獄:一個是前首富黃光裕,關於他提前出獄的風聲傳了一輪又一輪,首富都換了好幾撥,門戶的專題也備好了,就是不見他的人影。一個是快播王欣,那些欠快播一個會員的老鐵們都在翹首以盼。

最後一位,是技術天才李一男。

李一男的起點太高。實習時,他被任正非從一群人中一眼相中,受到了重用。華為最早做交換機代理起家,後來才開始研發自己的電信設備,重視技術人才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的。當大部分人還在研發千門機時,李一男已經受命帶著研發團隊,直接開發了後來讓華為起死回生的萬門機——C&C08數字程控交換機。

當年的任正非與李一男之間一直存在著一眾類似於師生或者父子的親情。在公司,任正非甚至親暱地稱李一男為“乾兒子”。

那時的任正非對李一男完全信任,研發方面也完全支持。在李一男30歲時,便已協助把華為帶過了200億的大關,後期更是多次參與決策。可以說當時李一男的一舉一動都會影響華為的發展方向,甚至許多使得華為前進的重大決策都是李一男做主。

商業大佬秘史,帶你看任正非與李一男恩怨情仇,任正非太狠了

那時大家都猜測,李一男很有可能就是任正非的接班人。

但結果卻完全出乎大家所料,李一男離開華為,自己創業。

在華為,李一男是任正非最信任的人,未來更有可能是任正非的接班人!但少年得志的李一男則選擇了另一條更為艱辛的創業路,他覺得華為並不是他的終點,而他要打開另一個世界。

在2000年,趁著華為整鼓勵內部員工創業的機會,李一男拿著從華為股權結算和分紅的1000多萬元,遠赴北京開始了他的創業路。他創辦港灣網絡公司,還成為華為企業網產品的高級分銷商。

起初,公司只銷售華為設備和自己的產品,且有了不菲的成績,到了2003年,港灣的收入就達到了7億左右。

不過這小小的7億,滿足不了李一男。他年少成名加上在華為多年薰陶下的那股“闖勁”使得他走上了一條錯路,他開始與華為競爭,涉及華為最看重的通信業務。

當時離開華為去到港灣的員工非常多,而且有不少都是頂尖的研發和銷售人員。且港灣在管理和研發上直接複製華為模式也帶來了負面效應,這種暗度陳倉的手段讓華為損失慘重。

被逼無奈的情況下,任正非於2004年專門成立“打港辦”進行策略性打擊。並於2006年成功收購港灣。據說在這次整合中,華為單單支付的先現金就高達 5000 萬美元。

商業大佬秘史,帶你看任正非與李一男恩怨情仇,任正非太狠了

任正非甚至用了“慘勝如敗”這四個字來形容這場戰爭的慘烈。

整合後,李一男迴歸華為,出任“華為副總裁兼首席電信科學家”。據知情人士說,當時華為本要裁掉所有港灣員工,但李以自身為代價,保住員工。

港灣的失利讓李一男第一次從神壇跌落,在許多華為人看來,李一男是就是一個唯利是從的叛徒!而忍受不住煎熬的李一男也在兩年之後,再一次決定離開華為,隨後開始了他“漂泊”的7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