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再錯誤的定義「策論文」

在申論複習的圈子裡,有兩個詞的出現頻率高的出奇:“策論文”和“評論文”。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這兩個詞以一種莫名的力量左右著考生對大作文的理解和寫作。有些人說我就喜歡寫“策論文”,所以我每次考申論都按策論文來寫;也有些人說這篇作文我不敢這樣寫,因為這樣寫就成了“策論文”,而閱卷人特別反對策論文。今次就有關“策論文”的幾個問題給大家做個釐清。

閱卷是否反對“策論文”?什麼樣的文章被稱為“策論文”?這兩個問題的答案實際上是一體的。閱卷人在審閱大作文的時候確實非常反對全文以對策堆砌為主的文章。即:真正應該被摒棄的“策論文”是指全文大量內容都是對策,而不是文章的分論點是不是對策。

把這個概念量化一點來說就是:假設全文1000字,而考生在這1000字裡有合計超過500字的對策性的內容。而在申論複習圈裡以訛傳訛的則是另一種說法:除了開頭結尾段以外,中間每一段(分論點段)的第一句話是對策,這篇文章就叫“策論文”,會得最低分。這種錯誤理解所造成的重大問題有兩個:第一個,竭力避免分論點段第一句話寫對策,但具體論證的時候則又回到了對策上,最後的結果是文章中對策內容很多,卻以為自己寫了一篇“非策論文”。第二個,刻意避免寫對策型的分論點,而不顧作文題乾的傾向性(這種傾向性才能指導分論點的大方向,而不應該是依靠考生自己武斷的決定) ,最終導致文不對題。

如何避免寫出對策堆砌型文章?功夫主要就在論證上。無論分論點是不是對策,你的論證都不應該依靠大量的具體小對策來撐。論證的關鍵在於理論性說理(簡單點說就是講大道理),輔之以舉例說理,以及少量的對策。其實很好理解,論證這個詞語本身就在於“議論”“證實”,在於用理論性證據和事實性證據來證明分論點的可靠性(即分論點能夠成立),所以用展開細化對策的形式來寫論證肯定是錯誤的。

不難看出,一個概念上的錯誤,耽誤的是整個文章的分數,不可不慎重!

華圖教育 甄同

2018年6月28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