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未來張邦鑫:網際網路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慧將會融合教育

在7月18日舉行的2018好未來人工智能大會上,好未來創始人兼CEO張邦鑫發表了“互聯網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能將會融合教育”主題演講。張邦鑫表示,人工智能、腦科學等前沿科技正在重構教育模型,幫助老師從重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有創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上來。而好未來的目標,就是研究學習的科學,讓學生科學地學習。

好未來張邦鑫:互聯網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能將會融合教育

張邦鑫在2018好未來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現場

以下為演講全文:

教學過程一直被認為是個黑盒子或者灰盒子,老師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但是數千年來對於教育的過程一直無法分工,基本上是眉毛鬍子一把抓,一直沒有一個很好的方法來解構。

現在,很多行業因為分工而變得細緻,行業的效率會帶來巨大的提升。比如汽車生產的流水線;再比如到醫院看病,原來在中醫時代,一個醫生幾乎可以看所有的病,現在首先要分診、分科室,然後做驗血、拍片等各種檢查,之後才是醫生診斷、治療、護理......分得非常細緻。實際上,教育分學科早就實現了,但受限於科學技術的發展,今天的教育相當於還處在一個醫生望聞問切、治療、護理都解決的階段。

好未來的使命是用科技推動教育進步,我們希望通過科學技術能夠實現大規模、低價格、高品質的教學服務,這樣才能夠真正推進教育公平和普惠,真正惠及更廣泛的家庭和貧困地區學生。

好未來張邦鑫:互聯網正在重構學習,人工智能將會融合教育

張邦鑫在2018好未來人工智能大會上發表主題演講

好未來探索到目前為止,有一些粗淺的思考,也借這個機會與大家分享:

一、數據化是教育分工的基礎

沒有數據的教學很難有針對性。近期與一些學者交流,談到“未來學校”的建設,首先要構建學生的數據畫像。如果我們沒有學生的學習數據,在教學中就無法大規模地實現因材施教,也無法實現教學的分工。因為老師憑藉一個人的能力,無法記住那麼多學生的信息,也無法解決每個人的具體問題。

近年來,好未來在這個方向做出了一些投入和研究,比如通過ITS(智能教學系統)、雲學習,學生可以通過手持終端完成課前預習、複習,例如好未來的“魔鏡系統”,可以很好地記錄學生的學習數據,讓老師可以更全面地瞭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二、互聯網正在重構學習

“學習”和“教育”不太一樣,“教育”是一個社會對人自上而下的要求,學生是被教育的;而“學習”是一個人自下而上的要求,是“主動想學習”。

近年來,通過互聯網雙師模式我們正在重構“學習”模型,正在解決優質教師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幾年前,好未來推出了雙師模式,讓一個“主講老師”可以給一百個班乃至更多的班級上課,每幾十個學生可以在線上或者線下配一個“輔導老師”。“主講老師”負責學生課堂的“學”,“輔導老師”負責學生課前與課後的“習”:課前帶學生預習,課上與學生互動、鼓勵學生、引導學生討論,課後幫助學生複習、判作業、給學生進行答疑。

“學習”兩個字,在今天因為互聯網實現了分工。從前的學習,由一個老師負責,而今天分成兩個或多個老師負責。這是人類教學中,在某種程度上首次在學習上產生正式分工並且開始被大規模使用。目前從學習效果來看,學生和家長對雙師滿意度與原有模式不相上下,甚至在一些地區滿意度數據更好。

三、人工智能將會融合教育

人工智能對教育的改變,可能會超乎我們的想象。我們談“教”和“育”,“教”更多指的是教知識,“育”更多指的是育人,培養人的多元能力、品格、綜合素養等。人工智能對教育的影響,不止拍照搜題、手寫識別和語音識別等,更是可以一定程度地實現直接的知識傳授。

好未來已經嘗試了一些人工智能的課程,通過AI老師和學生實現人機交互,學生也比較歡迎。在雙師的基礎上,我們判斷在傳授知識這件事情上,AI具備相當強的勝任力。我們這樣的課程被用於邊遠地區支教的時候,較大幅度地解決了當地優秀師資稀缺的問題。我們認為未來“教知識”將是“AI+”的模式,而“育人”則完全以老師為主體,屬於“+AI”模式,AI為老師賦能。

未來是人機協同、人機融合,而不是機器取代人。人工智能也許翻譯為“機器智能”更準確,但人工智能和人類智能差距非常大。人類智能的維度高出人工智能很多倍,也許某一個特定命題領域人類比不過人工智能的計算能力,但人類的全面性,人類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是人工智能無可取代的。所以,科技和人工智能正在將老師從繁重、低效的重複工作中解脫出來,做有創造力的事情和真正創造價值的事情。

四、“AI+腦科學”研究將成為智慧教育的基礎

好未來在“AI+腦科學”領域進行了深入探索,腦科學的另一個維度是提高教學質量,深度研究學生的學習行為,解析學習形態、難度與年齡階段等底層規律。通過人工智能等技術落地場景輔助教學,我們希望做出真正令學生身心健康的教育,希望通過我們和大家的努力,未來每個老師都擁有腦科學和教育認知學的意識,每個老師都應該有一個AI和腦科學的教學助手。

好未來作為一個國內領先的科技教育機構,發展教育科學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推動優質教育資源公平化。用科技推進教育減負,加大教育扶貧,用愛和科技成就學生的幸福人生,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最好的自己。未來,我們也希望與廣大同行一起攜手,繼續在科技領域探索,實現教育資源的優質公平。

以上分享的只是好未來的初步探索,我們會持續認真地研究學習的科學,讓學生可以科學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