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给猪去势好

目前,我国养殖的商品猪一般在6月龄左右、体重达到110千克左右出栏,所以,若有本地猪种参与的杂交,则公、母仔猪一律做去势处理,因为本地猪种发情早,不便于管理,影响生长。

若没有本地猪种参与的杂交,往往肥猪在屠宰时刚刚进人初情期,在管理上影响不大,但公猪随日龄的增大,尽管没有性成熟,肌肉中肇丸酮含量增加,影响肉的味道,破坏猪肉的质量,因此只给公猪去势即可。

如何给猪去势好

从理论上讲,去势时间越早对猪的应激越小,而且恢复较快。因此养猪者往往在14日龄就给仔猪去势。我国仔猪断奶时间一般较晚,没有必要太早去势,洋猪一般选择在断奶前1周时给公猪去势,有地方品种参与杂交的仔猪一般在35日龄时给公母猪去势。另外,对于外购仔猪也要及早去势,体重越大刀口愈合越慢,感染机会越多,越不安全,影响生长,正确科学的去势,有助于养猪朋友更好的养好猪,去势要注意以下事项。

一、小猪去势应在7~l5日龄进行为宜

去势日龄过早,睾丸小且易碎,不易操作,去势过晚,不但出血多,伤口不易愈合,而且表现疼痛症状,应激反应更剧烈,还容易造成感染,影响仔猪的正常采食和生长。

生产中不少人在仔猪20日龄后去势,此时仔猪通过初乳获得的母源抗体已经下降,而自身的免疫机制尚未健全,处于免疫低谷,若此时阉割去势,病原容易通过伤口感染,引发疫病,而7~15日龄时,仔猪处于母源抗体的保护之中,此时去势,易操作,应激反应相对小,出血量少,不易感染。

二、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危胁时,不宜去势

仔猪去势本身是一种强烈的应激,使仔猪的免疫力受影响,周围病原易通过伤口侵入机体,容易引起疫病的发生、流行,因此,在疫病流行期或有疫情威胁时不宜去势,更要注意增强小猪自身的免疫力。

三、防疫去势不能同日进行

不少养猪户为图省事,在给猪去势时一并进行防疫注射,造成去势伤口难以愈合,防疫效果也降低,如果改在去势后10-15天再进行防疫,效果更佳。

在去势的当日,若对其进行预防注射疫苗,往往会产生很强的应激反应,使仔猪应激加大,诱发仔猪患病,防疫也起不到预期的效果,还有可能导致防疫失败,所以免疫和去势应分开做,避免两者冲突扩大应激。

四、不在阴雨天去势

潮湿的环境,有利于细菌的繁殖,若在阴雨天去势,细菌极易通过刀口侵入机体,导致伤口感染发炎,机体抵抗力下降,引发疫病,所以,在阴雨天气避免做去势手术,而是要选择天气晴朗的时候再做。

五、弱小仔猪暂缓去势

如果一窝猪大小不一,针对弱小仔猪及病患仔猪,由于其本身抗病力、抗应激性差,应暂缓去势,不但有利于弱小仔猪和病患仔猪快速恢复体能,而且可以避免因去势应激加上自身体况差而诱发疫病或死亡。

六、注意严格消毒

在去势的前1天,对猪舍进行彻底消毒,以减少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病原微生物与刀口的接触机会,去势时先用碘伏消毒入刀部位皮肤,防止刀口部位病原的侵入,术后刀口部位撒上呋喃西林粉,以防止感染发炎。

如何给猪去势好

七、应选择纵行上下切割

碘酒消毒术部皮肤后,在靠近阴囊底部,纵向(上下)划开l~2厘米的切口,睾丸即可顺利挤出,此处切口小、位置低,外界异物及粪便不易侵入刀口而引起感染,降低去势风险和伤害。

八、注意止血及术后的观察

在睾丸挤出时,用手指捻搓精索和血管,有一定的止血作用,待操作完毕后,应仔细检查有无隐性腹股沟疝所致的肠管脱出,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去势。

有人说为什么要给仔猪去势,让它们这样长大不好吗?从养殖户角度来讲,如何能养出料肉比低的猪,如何能多挣些钱,如何能让养出的猪受广大消费者喜爱,才是养猪户们关心的话题。

去势具有促进生长,减少打斗,改善猪肉品质的作用,同比缩短育肥期20天以上,节省饲料20%,能不能科学及时去势,也是养猪赚钱的因素之一,所以养猪户一定要给仔猪去势,这样才能更好的养猪,更好的挣钱。

小编也欢迎大家尽情来吐槽,也可以在留言区畅所欲言,祝每位客官天天开心,钱包鼓鼓,快乐生活每一天!看完可别忘记关注哟,感谢亲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