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老張最近發現一個新現象:公司裡的小朋友們的下午茶的內容從網紅奶茶換成了網紅咖啡——連咖啡。這個連咖啡是什麼來路?到底有什麼魔力呢?

這不,老張就趁著一次高管部會議就趕了這個外送咖啡的“時髦”。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連咖啡是一個只送外賣沒有堂吃的咖啡品牌,成立於2014年的連咖啡,以微信號“連咖啡微服務”為切入口,為消費者選擇、星巴克和COSTA提供點單和代購服務,說好聽點叫:咖啡外賣平臺。其實呢,就是一幫跑腿送咖啡的。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但是一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8年3月,連咖啡在北上廣深的核心商圈的站點從16年的50家拓展至100多家並已全面實現盈利,核心會員增長到數百萬。

這個看是毫無威脅的外送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呢?老張認為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外賣咖啡”打造

不同於星巴克的理念:星巴克開在哪裡,人就會湧向哪裡,連咖啡則相信:人在哪裡,咖啡就在哪裡。把“人找咖啡”,變成“咖啡找人”,重新解構人與咖啡的關係。在大多數連鎖咖啡品牌都不提供外送服務的時候,連咖啡看到了機會,直接踩在老大哥星巴克的肩膀上,一開始臥薪嚐膽當小保姆,苦練基本功,掌握了客戶信息,瞭解了需求,時機成熟搖身一變立馬上位走上外送路,可謂是十分機智了。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二、咖啡社交

連咖啡的咖啡社交即通過一杯咖啡作為社交媒介,可以請別人喝咖啡、發群咖啡、求咖啡,就像我們現在常玩的發紅包,可以私發紅包也可以發群紅包。

其次是邀請返利的玩法,這個玩法雖然不新鮮,但是步驟簡單,所以很多人願意分享。咖啡社交的概念不僅擴大了宣傳面也解決了用戶粘性的問題。

連實體店都沒有的 [連咖啡],是如何打劫星巴克的?

△連咖啡的分享機制

彎道才能超車,靠模仿跟風別人只能喝西北風!連咖啡單靠咖啡外賣能走出一條路來確實不容易。但它能否像星巴克那樣,成為人們嚮往的生活方式的一種?那就要取決於它能否創造更極致的用戶體驗,引領新時代的咖啡文化了。老張也期待它能帶來更多驚喜。

-------------------------------------

*快車道·張勁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