辭掉事業編或者公務員的人,現在過得如何?後悔嗎?

解決電腦手機問題


看到這個問題就想到我自己。94年開始當公務員,07年辭職當律師,很多人都會問我“你後悔嗎?”,但知道我辭職後是做律師的,又都說“哦~難怪了”。我來談談我自己對這個問題的感受。

一、當你有選擇權時,你到底是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還是自己“應該”選擇的工作。

94年開始當公務員,那就不是我喜歡的工作,只因為父母說公務員穩定,放棄了另一個進入證券公司的機會。想想父母工作經驗豐富,社會閱歷比我歲數還要長,總歸不會錯的,於是選擇了當公務員。

而我是學IT的,進了機關沒有高精尖的事讓我做,自己所學幾乎全部廢掉,只當了個類似“操作工”的活。因為機關裡的人不會用電腦,只好讓我去操作,天天跟打字員一樣。這難道就是我學了這麼多年後需要從事的工作嗎?

當時我還安慰自己,雖然錢少離家遠,但至少事少啊。雖然不像以前說的“一杯茶一張報紙坐一天”,但確實很輕鬆。想想也平衡了,做多少事拿多少錢唄。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進,只覺得越幹越沒勁,完全沒有興趣,連混吃等死的興趣都沒有。機關裡的環境我適應了十多年,都沒有辦法融入,特別是辦事效率和傾軋作風。只要你是個做事的人,你就永遠做不完的事,人事調動和升遷沒你的份,幹活全是你的。明明一件事只需要半天就能做完的,非要拖一個禮拜到最後期限才交給你。

讓我感覺到簡直在浪費生命,一點都不懂什麼叫時間就是金錢。於是我意識到當初就是我選擇錯了,不瞭解公務員到底是幹嘛的,只因為父母覺得我“應該”當公務員,完全忽視了自己適合不適合。

二、當公務員後,感覺人生沒有目標了,平平安安退休的概念讓自己不再想學習任何新鮮知識,完全活出了“井底之蛙”的樣子

剛開始當公務員時工資只有二百多,但事少啊,只要天天上班就有工資可拿,安慰自己啊。其實想想,當初經濟環境很好,證券多紅火啊,哪個行業不是天天上班就有工資拿?

跟我一起畢業去了證券公司的同學怎麼樣了呢?進入公司工資就是1500+,雖然後來幾年一直沒加,而我的公務員工資卻年年翻倍超出了他們,一下子心情很爽吧。

但是98年的時候,突然覺得大受打擊。證券公司的同學,每個人拿到了16萬的房屋補貼,當時16萬在上海可以買一套房子了,這什麼概念啊?而我到辭職的時候,都湊不齊上海一套房子的首付。

總覺得自己很優越了,沒想到山外有山啊,這之後心理就越來越不平衡,越做越厭。經常想著“如果當初我沒選當公務員。。。”,可是人生哪來那麼多如果啊?

三、辭職當律師後,天天接觸到不同事務,感覺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我辭職當律師並不是想到就辭的,因為當律師是需要考試,有些人說律考是天下第一考。當初考試時沒想過要辭職,只是想到機關裡有公職律師,而我在浪費了十多年時間後,還不服輸想證明自己有能力,還不算是個廢人。機關裡很少有人考出來,這些同事的確相當優秀,我也是個有想法的人,我也想要優秀,所以就去參加了律考。在考出後,又遇到一件戳心的事激發了我辭職的念頭(具體啥就不說了)。

裸辭,慢慢找律所。在這方面只能慢慢找,已經找錯過一次,不能再選錯另一次。當律師的好處就是,每個案子都是不一樣的,即使是同一類案子也各有不同。一直保持著新鮮感,也一直要克服手裡證據不足的困難,想著怎麼樣能得到更有利於我當事人的證據。看著一場明明會危險的案子,在你手裡居然打贏了,那種成就感在十幾年的公務員生涯裡,真的很少有過。

總結

我辭去公務員到現在也有十多年了,一直都不後悔離開機關,當你做著自己喜歡的事時,怎麼可能去後悔?

當然我並不贊成剛踏入社會的新人,很草率的辭去公務員或者事業編制的工作,畢竟你們沒有經濟基礎(富二代除外)。跳槽很容易,但是要跳到一個另你滿意的公司不容易。

看看近幾年法官、檢察官跳槽當律師,你們就能明白,這些法官、檢察官多半都35-45歲的中堅力量,為什麼這個年齡跳槽?因為人脈聚集到一定程度,還算年輕能幹到幹不動呀,律師也是越老越值錢的。

所以在年輕沒有積累時,你對任何行業都是不瞭解的,一山望著一山高可不行,做個幾年再考慮要不要辭職吧。


打官司找我


頭條真是神了,我最近就面臨這樣的選擇。

本人女,大學是普通不知名二本學校,座標“學而優則仕”的大山東。英語專業,師範類,專業學的一團糟。從上大四就開始準備公務員,事業編,教師編類的考試。2013畢業支教到臨縣,待遇都還不錯,2014年考入本縣公務員,在特別偏遠的鄉鎮上,離市區100裡整。五年服務期,今年正好到期了。

愛人是本縣人,在臨縣工作,對,就是我曾工作過得那個縣。不過我倆是2015年才認識,並與年底結婚。本是週末夫妻,日子過得倒也順心如意。但2017年,愛人調到內蒙工作,每年能回來兩三次,每次待十來天不等。並且,2017年我們的孩子出生了。

背景交代完畢。

現在,愛人有個去北京的工作機會,並且能解決我和孩子的戶口問題。但不能解決我的工作問題。這個機會,對愛人,對孩子都是不錯的機會,關鍵點在於我,有沒有魄力離職。

先說一下我自身的感受,首先,如果愛人去北京工作,我是肯定要跟去的,我可以接受三五年的分居生活,但我決不接受退休前一直的分居。那又有何意義。但北京生活意味著生活壓力的增大。我也不奢望在北京買上房子,(愛人工作地點是海淀區,工作也是類似公務員的,死工資)。再一個是工作,如果去企業,專業相關肯定從事不了,其他的就是一切從頭開始了,由老人到新人的轉變,由穩定到風險的轉變,都是我要面臨的問題。畢竟在我們這個屬於貧困縣的小縣城,我跟愛人的工作,收入都還是比較讓人羨慕的,也是雙方父母所驕傲和自豪的,可以維持我們一個很好的生活狀態。但如果到了北京,這些就都變了。

在說一下雙方父母的意見:不太同意愛人入京,更不太同意我辭職。一方面考慮到去北京的壓力,另一方面則是覺得我辭職有點可惜。尤其是今年公務員招考,我們縣一共招收5個人,三個要法律專業,一個定向,另一個鄉鎮崗位將是幾千人爭搶的。這也就說明,我的工作是多麼令人羨慕。

再說一下身邊朋友的意見:辭職,入京。首先,鄉鎮公務員一點都不讓人羨慕,一週連單休都保證不了,沒完沒了的工作,加班,兩天回一趟家,不能陪孩子的無奈,你自己太容易滿足,才覺得工作很好,在我們看來,利弊比較一下,就覺得沒什麼優勢。其次,人這一輩子,不都是為了孩子嗎?北京戶口意味著孩子500分上清華北大,這在山東這個教育大省來說,是本科都上不了線的。再次,北京,意味著壓力,也意味著更多機會,你去了之後,公務員的工作不好找,其他的,認真做,也會有不錯的回報的。

已經糾結了好多天了,不過我早已通知愛人的工作調動,現在在等待結果。也許我本身並不是太喜歡現在的工作,只是為了維持一種穩定而懶得改變。從而也失去了前進的魄力。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我內心有點隱隱的開心,好像感覺終於可以逃離鄉鎮了。最重要的,我不想因為我而拖累愛人和孩子,感覺他們有更好的未來比我自己更重要。

————

關於好多人回覆我,說五百分不可能上清華北大這件事,我實在也是不想再懶得一一解釋了。首先,這是我同學勸說我的話,不是我說的。只是為了說明北京戶口在高考上佔有很大的優勢。其次,大家都是經歷過高考的人,各高校,各省市區分數線如何,大家都很清楚,非得扣這個字眼乾什麼呢?


虎燕1


我畢業就成了一個語文老師,作為女孩子,這工作也算是不錯的,穩定,有假期,好嫁人,幹了一年我就辭職了,因為我發現我再努力最多變成校長那樣,但是校長的生活,根本也不是我喜歡的呀。

那是94年,辭職後,我做過前臺,銷售,文員,慢慢變成主管經理,

有一段時間,我確實後悔過,那時候我工作遇到瓶頸,每月7,8千,幾年了沒啥突破,那時候快35了,每天很忙,壓力特別大,但不穩定,新來的小姑娘一茬接一茬,我看朋友圈當年那些師範的同學,寒暑假各種旅遊,收入並沒有比我低多少,旱澇保收特別穩定,我也曾有過後悔的念頭,但是轉念一想,我的走過的地方,見過的人,經歷過的故事,會比她們多的多!

現在根本不會後悔了,年輕時積累的那些,已經開始慢慢的給我回報,收入還行,不迷惘對未來很有信心,雖然已經45歲,可是未來有很多的可能性,最重要的是,格局,能力,技能上的成長和銼磨,我慢慢變成了我喜歡的樣子,當然我那些同學也不錯,有的已經做校長了!

選什麼路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選的路要走完



香水口紅控


先上結論:後悔的比不後悔的多,80前的人比80後的人後悔的少,在單位工作時間長的人比工作時間短的人更容易後悔,學文史及商科專業的比學理工農醫專業的人後悔的多。

分享兩個案例,真實的故事。

一、

2011年和我一起考入目前單位的一個前同事,女性,在工作兩年後因為嫌棄目前所在的地方太偏僻,薪水不夠高以及一些其它的不公平因素,因此離職了出去。

當時辭職的時候我也是非常羨慕的,因為當時我在單位工作也挺累,加班無休無盡,薪水不夠高,又是小縣城,哪裡有北上廣深好?

但是當時我父母卻勸我別出去,說我是男的,人生沒有女人有那麼多退路,因此在父母的強烈反對下,我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在單位待著,這一待就待到了現在。

那個離職的女生後來去了長沙,在長沙工作了兩年又去了深圳,學的是會計專業,離職後工作和在我們單位差不多,依舊是加班無休止,而且還缺乏單位的穩定,除了去了大城市,還真沒有什麼大的突破,去年結婚懷孕了,還離職回家生小孩,現在當著全職媽媽在男方家那邊帶著小孩。

今年過年我和她短暫的聊了下天,也沒有問他是否後悔,但是從她說個這麼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她說道:“現在我算是明白了,工作嘛,在哪裡都一樣,反正累,成人的世界就沒有容易兩個字”。

二、

在21世紀初,也就是2003年左右,國有四大行曾經發生過買斷工齡這件事情,具體原因是什麼因為那時我還小,所以不是很清楚,但是我是在銀行大院長大的,因此我有一些認識的叔叔阿姨便是買斷了工齡,離開了體制外出謀生去了的。

這些叔叔阿姨混的好的還真不多,因為他們在國有銀行待了大半輩子,又大多是高中大專學歷,在2003年那個時代,本科生已經慢慢成為主流了,他們這群年紀四十歲以上,學歷也不高的,哪裡能夠在職場混出了名堂來。

到現在,他們許多已經在社會上摸滾打爬到了快退休的年紀了,真正混的好的基本上都是利用銀行關係,搞到點貸款去炒房了的,其他的大部分都是淪落為在大城市當保安,有些甚至去做傳銷,身陷牢獄之災的。

你想要了解這些事情,你可以自己在網上搜,前幾年買斷工齡的人上北京告狀的比比皆是,這幾年隨著有些人陸陸續續的退休,這股浪潮倒是減弱了不少。

說了這兩個案例,就是想給你提供參考,離職需要有個詳細的職業規劃才行,而且外面的世界並不比在體制中精彩多少,不要被網上一些所謂的離職後年薪上百萬等故事欺騙,其實大家都是普通人,在社會扮演的角色都是無足輕重的,因此每走一步都要考慮清楚,對自己負責。


肥宅觀天下


我是一名辭去事業編制在外闖蕩的人,還有26天就是辭職一週年紀念日,很認真的說一句,不後悔。

大學是護理專業,畢業後考完了護士資格證沒到二十天就參加了事業單位的招聘考試,一路披荊斬棘結束後被分配至老家的一個鎮衛生院,朝九晚五的工作開始。所以我跟您一樣,也是18年考入事業編制的,然後也駐村扶貧過,但是後來時間久了,就覺得很迷茫。現在回頭想想我迷茫的原因,第一,我所從事的工作並非我自己喜歡的,第二,我知道這是一份畢業就能看到四十歲生活狀態的工作。所以我選擇了辭職,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

當時可以說遭到了家裡一眾人的反對,覺得很多人擠破頭都像待的地方,為什麼偏偏就是我待不下去,還叫來了很多親戚以及親戚的高學歷子女來勸導我,那些比我優秀的哥哥姐姐畢業後都一門心思考試,一份穩定的工作對於一個女生的重要性,以及未來的婚姻生活等等。但是當時我眼一閉也就辭了,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的開始外出打拼,直接去到了外省涉足了一份我並沒有經驗的工作。其實興趣是第一老師我相信,這份工作我很喜歡,所以最長的時間我連續上過將近一個月的班沒有休息過,可能非常辛苦,但是每一天對我來說都是新的,我學習到了很多自己喜歡的東西,工作中每一個挑戰我都願意去嘗試。用三個月的時間在第一家公司證明了我的能力之後,我換了一份工作,不僅僅涉足運營還開始做銷售,短短時間我的文章發到了報紙上,我做的畫冊被印了上萬冊供全公司銷售人員外出談生意,我製作的案例被集團總部當做模板,我的策劃方案被領導在四五百人的大群裡誇獎,那一刻我知道,我那個時候切斷所有後路的決定是正確的。也就不到一年時間,我學到的東西比我從學校到畢業辭職三四年學到的都多,我的薪水也是根據我的能力上漲,再對比我畢業那兩年的工資翻了不止一倍。

每個人想要選擇的路都不一樣,我只是劍走偏鋒選擇逆流而上罷了。如果要辭職的話,就要做好迎接所有壓力的準備,這個社會,只要你是真的為自己爭氣,就沒什麼苦是吃不了的。這一年我家裡人都很提心吊膽,動不動就給我發一些招考通知,說不行了就回來考試,但是我就是用自己一次次的進步和成績回饋給家裡,你能嘗試別的不可能,就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後來當我做出了成績的時候,那些勸我安穩上班的親戚立馬還是換了一個畫風的說,年輕人還是要多出去闖闖,我也就不在多說什麼了。還是根據個人選擇,如果你相信自己的話,是完全可以試試的。


青檸芒果小姐姐


你18年剛進體制,才一年不到,有迷茫期,有點不適應甚至有失落很正常。你現在如果想辭職時間上還是很好的,但是有的地方好像室友服務年限,辭職是要交違約金的。等你在體制內工作幾年後,你在社會上工作的能力基本就報廢了,一般普通的工作人員幾年後,你除了處理文章、應對檢查能力增加,你大學所學專業知識基本忘了,你說你去找工作從頭開始,你說公司老闆是願意培養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培養一個工作幾年的老油條。

據我所知,很多有專業技術的公務員和事業人員或者有一定職務的人辭職之後是不後悔的,但是大部分普通工作人員辭職後是後悔了的。有專業技術的人員在哪裡都能混得開,而且在社會上技術人員一般都是多勞多得,天天只要做好自己技術工作就好,能力也提升快。有一定職務的人,人脈廣,辭職後也還是做老闆或者管理人員,這一類人也過得不錯。大部分普通人員出來如果創業成功還好,不然也還是幫人打工,過得可能還是不太順心。

你可以試著適應,做一行愛一行吧。


我是皇皇


我們的編制是事業,在我的職業生涯中,有兩個改行的,兩個辭職的。

第一個是由鎮中調到縣中,後改行到縣政府任綜合科幹部,後升為科長,調到鄉鋪任鎮長、書記,後調任農機局局長。因企業改制,受了賄賂,最後被判二緩三,雖然保住了工職,卻降了幾級工資,現在在家休息。

另一個是由鎮中調到縣教育局,後調到勞動局編委,再到縣委綜合科任科長。後下基層到辦事處任主任,書記,後調市政策研究室任副主任,調某縣任副書記,現在又調到市政府任副秘書長。

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工廠的工資明顯高於教師、國家幹部的工資,有兩個同事辭職進了工廠。一個進了縣薄鐵製品廠任廠長,一個調縣汽車配件廠任技術科科長。後因企業改制,全部下崗。一個去私立學校當了幾年老師,後因受九年義務教育的影響,私立學校停辦,只能回村去跟建築隊打工。去年已到退休年齡,自己交完養老保險後退休在家休息。另一個去到一個私營太陽能熱水器廠任廠長,後自己開門市經營熱水器,暖氣爐等產品,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

從我們單位辭職或改行的人來看,改行做公務員的要好一些,而辭職到工廠,甚至下海自己乾的,遠不如上班的收入那樣穩定和保險,想要辭職自己幹,那可是要慎重考慮的啊。




石韮花開放的季節


我老公九年前從事業單位辭職了,在事業單位幹了九個月,辭職的時候工資一共加起來不到一萬。現在十年過去了,年紀35,找了一份年薪25萬的工作,考過一級建造師,心態也挺好,挺上進的。前幾天找了以前事業單位的同事辦檔案,原來比他早一年考進去的小夥,在事業單位待了十年了,34歲,工資一個月大概三千多。忽然覺得,從事業單位辭職可能是前半生做的最正確的選擇了吧。不過人生有時候也得看機緣,不是說事業單位不好,只是如果人生有了更好的選擇,還是應該往前看,不能選擇太安逸的生活,這個時代躺著掙錢的事真是不可能的,你付出努力,生活會善待你的。


jinglelove


說我身邊兩個同事的案例吧。

同事1:如果沒有離開體制內,不可能擁有可觀的財富

這位同事是東北人,畢業後考上廣州的公務員,做了沒多久辭職去深圳創業,剛開始很成功,大賺,但後來不幸遇上2008年金融危機,被迫關了公司,來了二線城市定居。他拿著做生意剩下的錢,做了一件很聰明的事兒,就是買房。他一邊在企業工作,一邊搞副業、倒騰房子。到目前為止,他在廣東一、二線城市共有六套房,現金流也很充裕,經濟條件上可以秒殺不少年薪上百萬的領導。

他說,如果當初沒有離開體質內,是絕對不可能擁有目前的經濟條件的。他從小家裡窮怕了,進入體制內發現待遇不理想、一眼看到頭,他就慌了。於是果斷跳出圍城,拼命打拼,有了現在的成績。

同事2:體制內跟自己想的不一樣,寧願去企業做個收入不錯的中層

這位同事,目前是單位的中層幹部,以前是公務員。有次跟他聊天,他說體制內跟自己想象的不一樣,當初他的那個崗位,形式化的工作多,讓他不勝其煩,感覺實現不了自己的價值。後來,因為工作關係,有了到現單位的工作機會,他權衡一番後選擇了辭職。

到了現單位,他的收入比以前起碼翻番,而且職位不錯,手底下有十幾個人可供調配,比做公務員強多了。

是否要辭去事業編或公務員,看以下幾個因素:

(一)你是否喜歡這份工作?

熱愛是最好的老師。我一個做公務員的同學,真的很熱愛這個職業,別的職業他從來不考慮。這個信念,讓他從偏遠的縣裡,通過遴選,一路考到省委組織部。

而我上邊所說的兩位同事,對公務員這個職業,都沒有十分的愛好。只是當成一種謀生途徑而已,所以他們最終都選擇了離開。離開後的結果,也都很好。

如果樓主真的不喜歡目前這份工作,建議趁早更換賽道。否則,等年紀大了,又沒升遷,真的是雞飛蛋打了。

(二)這份工作,能否給你想要的生活?

駐村的工作,對於大學生來說,還是比較枯燥的,如果沒有人脈、好運氣或者異常突出的工作能力,想升遷也很困難。待遇方面,多半也不會很如意。

既然這份工作你不喜歡,又沒有可供借力的所在,那麼,還是建議趁早離職。比如我上邊說的那個同學,他自己都坦言他是非常幸運的,通過遴選考到了省委,其他大多數人,是一輩子都在基層,升遷無望。只剩下一個穩定。

(三)除了這份工作,你能做什麼?

其實辭職是很容易的事情,但難就難在,你要提前想好,失去了這份工作,你還能做什麼?

建議好好梳理一下個人的優勢和特長,進而找到未來能夠發展的幾個方向,比如,你寫作能力很突出,可以考慮去企業做文職;你溝通能力很突出,可以考慮營銷、諮詢類崗位。

有了方向,可以先投遞簡歷試一下水,找好了工作再辭職。

總之,好好權衡一下,如果真的不喜歡這份工作,覺得迷茫又沒有前途,還是早做打算,更換一個適合自己的賽道吧。人生苦短,該拼搏時候就好好拼一把。

祝您好運~

我是@聞知,持續分享職場見聞,深入總結接地氣的職場經驗。關注我,一起成為最受歡迎的職場人~


聞職


題主好,我是從體制內出來的人,對體制內外都有一些瞭解,看了這個問題以後,有些自己的感受,就藉此文和您溝通一下。


從有限的的信息看,我感受是您的困惑不在於是否辭掉事業編制,而在於如何去到一個理想的工作崗位。

通常情況下,體制編制不要輕易辭退。但是,我理解題主對就業環境的不適應,所以離開這個崗位未嘗不可。最好的方法當然是內部調動。不過據我所知,基層公務員有服務年限,一般是要服務滿五年。所以,如果題主年輕,這個工作換了也罷,要重新開始就趁早:

1. 離職的幾種途徑

目前您的情況,想離開這個崗位無可厚非,但是要怎麼離開,有講究。

01 二次考公務員。如果您對本崗位不滿意,可以申請調動。如果這條路行不通,再考一次編制,利用現在比較穩定的工作環境,規律的作息,好好準備考試。不過在做這個選擇之前要了解是否有相關規定限制,比如一定要在本崗位服務年限等。

02 考研考博。回學校再深造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這次的回校不是毫無目的,可以選擇好以後職涯的方向再選擇專業。35歲以前,考編制基本都是沒有問題的。就算不考編制,也可以去一家有競爭力的企業。

03 辭職再就業。這個就要從長計議了,至少要做好以下準備:

001 明確你的能力。你離開體制以後到底要做什麼工作?這個和您的能力休慼相關。

002 確定您的目標。要想清楚你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麼?財富?認可?還是其他,不同的目的,選擇可能也不同。

003 積累經驗。因為您已經就業了,那麼行業經驗是您未來用人單位很看重的一點。您要開始積累現在這個崗位上的經驗,創造價值,以證明您的能力。為再就業積累資本和信用背書。

2. 離職需要注意避免的坑

一句話,不要“裸辭”,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不容易。

01 避免零存款。要存點錢,找工作會用到一些錢,比如新的租房押金等。

02 避免無下家。最好在工作崗位上確定好下家,因為題主是在鄉鎮,如果想去地市或省城建議通過週末先去面試,或者網絡、電話等方式先確認好。

03 避免無積累。作為第一份工作,又是體制內,所以無論去到哪裡都是您履歷裡重要的部分。既然重要,所以不能讓他空白,更不能有不好的記錄。你需要:

001 保持和諧關係。將單位同事和領導納為你未來的人脈資源,至少不能成為你的對立面,否則在下家公司背景調查時會很被動。

002 積累成就事件。做一些成績出來,做好是具體可量化的,能夠形成文字或者有證明的。比如獎狀、活動照片等。

總之,您不適應的可能只是現在的工作環境。當然,也可能還有工作內容。未必就是是否在體制內的問題,也不是僅靠從體制內辭職就能解決。

您需要在正式下決心辭職之前,做好一個規劃,您到底想要什麼樣的生活?您的能力能否達到?您要如何一步步達到您的目標?否則離開體制很難保不會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