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中,那些你不知道的行业缺点

雪球丨华研数据

@群兽中的一只猫

闲来无事,说一说一些行业的缺点。

(行业有缺点并不代表不能投资,这个基础的道理肯定都会懂。我觉得投资时候认知缺点比优点更重要一些。)

投资中,那些你不知道的行业缺点

1.银行地产。

本质上都是加杠杆的商业模式。杠杆放大了利润,导致对企业的盈利水平判断失真。大部分是过度乐观了。加上受经济环境而变化的周期性,导致银行有时候负债端重要有时候资产端重要。

2.保险。

保险和银行相关性很强。很多东西都是假设,即使假设多么保守,但假设本身就带来了不确定性。业绩的成长性需要不断地得到强化确认,否则长期低估不是没可能。

3.家电。

以前一眼定胖瘦的时间过了。渗透率和集中度一眼能判断的时期慢慢过去,从存量展望增量时代结束后,从增量展望增量难度明显加大。企业要找到自己的增长空间,投资者需要用数据验证这个增长空间。但由于过去一眼能判断,导致很多人过度自信,搞不好会亏回去。

4.医药工业。

创新药的估值不是贵,是很贵。透支了未来的成长性,追捧创新药企的和以前追捧创业板的狂热投资者估计是同类人。另外,创新药的投资逻辑有点类似趋势投资,预估空间,然后去判断业绩。对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扯淡,不确定性很大。仿制药企长期看和化工企业差不了多少,投资一时可以,以后记得跟踪和走人。一切看估值。

5.医药商业。

本质上不是什么好的商业模式。二道贩子苦逼行业,管理好的最终会有优势。但目前因为渠道和行政因素扭曲了竞争。

6.中药。

注射剂是垃圾。狂踩中药的也各有目的。

7.基建。

国家资本主义竞争力的典型代表。缺点不说了,风险不少。不是企业够优秀就能有长期的价值,因为优秀的企业不是因为他本身就优秀。

8.食品饮料。

注意格局,格局变化的行业回避好一些。龙头也可能死于新环境。大部分都很贵,基本快接近博傻了。对,我说的包括白酒,好些标的很贵。投资的话预期保持认为有好于理财的收益已经算不错了。

9.公用事业。

有时候你不知道你的对手盘是谁。成长性一般,同样保持好于理财的预期可以看看。

10.汽车。

很难很复杂,以为自己懂的其实是不懂。多观察,多跟踪,少说话是对的。

11.互联网。

好行业,发展快,很多人赚钱了。不过不知道有没想过任何行业都有生命周期的,哪天行业速度下来了,也是麻烦事。能力和运气分的清楚?

12.科技。

一切技术判断是投资核心的行业都是行家忽悠韭菜的好行业。这里的行家包括但不限于企业、卖方、买方、个别V。大部分人是经过学习也还是搞不懂的。

以上所说行业里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格力、美的、老板电器、恒瑞医药、融创、茅台、民生银行、中国建筑、国药股份、长城汽车、人人、晶科能源、中国平安。

作者注:有缺点不代表不可以投资。

球友@寻找确定,补充:

1.服装。

众人眼中的苦逼行业,估计是被街头一众的大甩卖吓怕了。竞争对手巨多,实际上做好自己就行,细分细分再细分。虽然看不到十年后,但门店、同店增长、库存、毛利还是很容易跟踪的。还有品牌矩阵是个好东西。

2.酒店。

又是一个众人眼中的烂行业。传统酒店是重资产投入,回收周期很长的行业。连锁酒店玩法是轻资产、营销管理输出型的,很多人无视行业本质的变化。

3.百货。

屌丝不会知道,有钱后,买东西是要看商城的。女人有钱后,自然而然的会认为核心商城就是有档次、有精品、有内涵。高端购物体验有网店享受不了的快感。每个城市的高端百货看上去总是门可罗雀,其实复购率居高不下。

4.旅游。

旅游是个好场景,好像花钱是应该的,超支是可以原谅的。

5.定制家居。

是个好行业,缺点是太贵。首先是库存极少;其次是生产效率很高,成本很省;品牌效应容易建立;可以提高

房屋利用率、满足个性化需求。有一家巨头全部买的德国豪迈的设备,眼光不错。

6.医药连锁。

每个药店的货架只有这么多。当连锁上规模后,总会有药厂要来争抢这些货架位置的,而且要花钱来买。药这

个东西最大的特性是等不了快递,急需啊。还是贵。

7.环保行业。

这个行业的现金流确实糟糕。但很多人就无视了这个行业的唯一买家。这个买家既决定了行业的需求,又决定

了这个产业的现金流和融资发展模式。还是有金子可以挑的。

8.啤酒。

饮品、品牌、寡头。寡头们向上打产品战,不再向下打价格战的原因很简单:啤酒未来是给城市白领喝的。

9.汽车。

德法日韩印度的车厂都过得挺滋润的。唯独美国的车厂不咋地,所以学老巴自然而然就不喜欢车厂。连众泰之流都能随随便便拖欠上游百把个亿、地方上待之如座上宾,国内的车厂还是活得太滋润了。所以这个行业最需要的是洗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