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下灌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寧遠縣城西南方向約30公里,號稱為湖南第一村的古村。它坐落在“十里畫廊”的灌溪與冷江河畔,村裡遍地都是麻將文化元素。

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永州寧遠縣下灌村,草地上也立著麻將元素的字樣。

2018年4月4日,華誼兄弟長沙公司董事長劉啟東帶領團隊來到著名的麻將村——永州寧遠下灌村考察。據瞭解,華誼兄弟未來打算在下灌村建設一個麻將小鎮,圍繞麻將、科技、歷史文化,將麻將小鎮打造成一個特色文旅項目。

有著1500多年曆史的下灌村,最近幾年因為“麻將村”的標籤成為了網紅。村裡隨處可見的麻將元素讓外界對其充滿了好奇,“麻將村”從何而來,它與麻將有著怎樣的淵源?是什麼讓它成為了網紅?它的未來又在何方?

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如果有一臺時光機器,讓唐代賀州刺史李郃穿越回現代,恐怕他會大吃一驚,自己當初閒暇時打發無聊時光的即興發明,竟成了後世中國的國粹之一——麻將。如果再讓他重走一遍自己當年的科舉路,從永州寧遠到陝西西安(當年的長安),漫長旅途中他還會發現,如今的大街小巷中,麻將館已無處不在。

玩麻將的人數以億計,麻將故里卻只有一個,那就是李郃的家鄉——永州寧遠下灌村。因麻將鼻祖誕生於此,下灌村被稱為“麻將村”。

對於這個稱號,74歲的前村支書李虔福有點哭笑不得,在他看來,下灌村文化多元,麻將文化只是其中一種,“但如今名聲在外的只有一個麻將村”。

不過,外界熱議的麻將文化,也讓很多人看到了商機,不論是寧遠當地政府,還是業界大佬如華誼兄弟等,都準備未來幾年在“麻將”上大幹一場。

麻將村裡的麻將風

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在這個佔地約5平方公里的村裡,從位於村南門口的遊客服務中心進到村莊中心,需要開車10分鐘左右。

但沿途的“麻將風景”不會讓你感到單調,八餅、發財、六萬、骰子……各種麻將造型紛至沓來。首先是遊客中心前庭廣場,兩副巨型石制麻將重重地躺在草坪上。這些麻將牌由花崗石製成,每張牌長0.5米、寬0.3米左右,上百斤重,成年人不要說抱起一張牌,就是上面放著的骰子也抱不動。

不時有遊客躍躍欲試,但手觸碰的一刻就放棄了,“太重了”。

進到村裡需要經過一座狀元橋,那是為紀念麻將鼻祖李郃而修建的,與通常石橋不同,狀元橋上是一排排的麻將牌。

過了狀元橋,就正式進入村裡了,200多棟民居是清一色白牆青瓦的徽派建築,不同的是,白牆上都印著一個個的麻將牌,最多的是“發財”。“我家是八條。”一名開小賣部的店主笑著說,自從政府幫他們的房子集中改造後,店裡的生意都好了很多。

不過,麻將村的野心不止於玩弄這些靜態的麻將元素。2016年,他們甚至舉全村之力,舉辦了首屆“李郃杯”麻將大賽。

火爆的“雀王”爭霸賽

最牛麻將村駕到!閒雜人等退散!

比賽前,下灌村村支書李虔旺沒想到會有這麼火爆。他們原定的參賽人數是300人,但當天湧來一睹“雀王”風采的超過了10萬人次,“我們的村幹部全派到馬路上維持秩序去了。”

2016年五一前夕,李虔旺把村幹部召集開會,想著五一時“搞個事情”。經討論,他們決定搞個麻將大賽。

很快,當年4月13日,比賽通知掛到了寧遠縣政府網上,比賽時間定在4月30日到5月2日,比賽地點在下灌村李氏宗祠。

此次麻將比賽並未大規模宣傳。但通知發出去短短几天,報名人數就超過了1200人。因為是首次比賽,李虔旺把自己的手機號碼當報名電話掛了出去,很快便被打爆。

這次比賽,冠軍最終被寧遠縣舜陵街道一位叫黃前義的居民奪得,“是一名胖胖的年輕女性,一看就是坐在麻將桌上不動的那種”,李虔旺笑著說,比賽共分3輪,初賽、複賽、決賽,總共40桌,像流水席一樣,“比賽規則很簡單,淘汰制。”

李虔旺說,麻將比賽沿用現今寧遠縣流行的無花無風、“翻王”打法,屬於比較難的一種,但比賽當天,最後奪得冠軍的黃前義在桌上大殺四方,不論是七八十歲的老雀友,還是“剛入行”的小牌童,都被她斬落馬下,“算下來,她不到十分鐘就可以和一局。”

麻將立村的爭議

對於“麻將村”的名聲,老支書李虔福曾顯得有些糾結,“這樣叫是不是不好聽?”

在他看來,下灌村其實有4種文化:麻將文化、宗祠文化、狀元文化和美食文化,每種都歷史悠久。“但如今名聲在外的就只有一個麻將村”,這讓74歲的李虔福有點哭笑不得。

作為村裡的義務“導遊”,李虔福承擔了為各地前來考察學習組織的講解工作,他發現,很多人都是衝著“麻將”而來,真正對下灌村總體旅遊發展感興趣的人並不多,“很多人甚至問我,你們村的人打麻將是不是很厲害?”

在網上,關於麻將村的議論頗多,有網友質疑,村裡到處是麻將元素,孩子生下來看到的就是麻將,對成長會不會有弊端。“這要看你怎麼看,在我們看來,麻將只是一種娛樂競技工具,和其他娛樂形式都是一樣的。”李虔福說。

李虔福表示,為了規避麻將的負面影響,村裡不但制定了針對賭博的村規民約,還專門派村幹部督導,規定村裡麻將館每局的輸贏不允許超過5塊錢。

麻將村的由來

下灌村位於寧遠縣南部,距縣城21公里,距離永州九嶷山舜帝陵景區12公里。

在村裡的李氏宗祠中,供奉著三位李氏祖先,分別是建村始祖李道辯、唐代狀元李郃和南宋特科狀元樂雷發。

下灌村前村支書李虔福介紹,下灌村的始祖是南北朝的李道辯,當初他受朝廷封疆平亂,待功成時朝廷變遷,李便隱姓埋名於此,繁衍子孫。經過1500多年的發展,到今天,下灌村人口已近14000人。其中,李姓人口占99.6%。

雖然下灌村是武將建村,但其真正的靈魂人物是李郃。這個自隋朝開科取士以來江南的首位狀元,20歲時便少年得志。而讓其名揚歷史的,則是其發明的“葉子戲”,也就是後世的麻將。

李虔福說,李郃在任賀州刺史時,利用業餘之暇將當時流行的各種“骰子彩選”進行研究,然後以一種創新的思維,將蒐集到的各種骰子“彩選”加以整理,創制彩選葉子和葉子戲,並於大和五年(公元831年)撰寫成《骰子彩選格》,“到了明代中葉,葉子戲演變成了馬吊牌。到了清代,馬吊牌演變成了現如今廣泛遊戲的麻將牌。因此之故,李郃就被史家公認為是麻將、紙牌的鼻祖。”

因為是麻將鼻祖的故里,以及村裡隨處可見的麻將元素,近兩年,下灌村成了網紅,被外界稱為“麻將村”。

下灌村的探索之路

2012年新上任的村支書李虔旺,以自己作為商人的嗅覺,看到了麻將文化帶來的無限商機。在他看來,雖然下灌村有著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但這並不足以在同級別的鄉村裡脫穎而出,“要想冒出頭,就必須有足夠吸引人的東西,不然誰會大老遠跑到你下灌來看風景?”而李虔旺看中的,正是極具吸引力的麻將文化,並以此作為下灌村發展的突破點。

2016年,李虔旺開始圍繞“麻將文化”進行基礎設施建設。許多“創意”,都是李虔旺和同事開會時迸發出來的。下灌村遊客中心門前的兩副巨石麻將,就是他一次會議中想出來的,“決定好後,立馬就聯繫福建那邊石材加工廠下單。”還有麻將路燈,也是李虔旺在網上搜索十多種方案後最終確定了一版。對於自己的“設計作品”,李虔旺很滿意。

在李虔旺的設想中,麻將文化還不止這些。未來3年,他打算打造一個全國級別的麻將大賽,將下灌名片推向全國乃至世界。

除此外,李虔旺的規劃中,還有一個300畝的麻將文化產業園,專門生產與麻將相關的外延產品,“比如麻將食品、定製麻將以及一些小掛件,總之要形成一個產業。”

而寧遠縣文旅集團加入進來,成了他們的有力強援。成立於2017年的寧遠縣文旅集團,負責寧遠的鄉村旅遊總體規劃投資。

對於下灌村景區的定位,文旅集團公司市場營銷負責人劉穎婕說,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歷史文化底蘊,他們的目標是將下灌村打造成一個集吃喝住玩樂購於一體的綜合旅遊休閒區,與永州4A景區九嶷山達成互補,從而達到鄉村全域旅遊的效果。

不止如此,商業嗅覺敏銳的華誼兄弟也盯上了下灌村,2018年4月4日,華誼兄弟長沙公司董事長劉啟東帶領團隊來到下灌村考察。據瞭解,華誼兄弟未來打算在下灌村投資30億建設一個麻將小鎮,然後圍繞麻將、科技、歷史文化,將麻將小鎮打造成集“電影旅遊+科技旅遊+文化旅遊+民俗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產業”的特色文旅項目。“過三年你再來,你會覺得這裡比桂林還美。”村支書李虔旺笑著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