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关注我哟

☀每天推送与静宁息息相关的政治、经济、社会事业各方面的影视、图片、文字等诸多优质内容。这里是静宁最接地气、最重服务的本地微信平台之一!我们不为猎奇发一些乌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关注《影像静宁》妥妥地没错!(联系合作QQ:330525330)

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长按下图二维码

扫描关注“爱静宁”

在静宁,爱静宁!在外地,更爱静宁!

爱静宁

『关注爱静宁,我们在一起』

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记者一行走村串户,为阳光学子带去希望

7月2日,甘肃省慈善总会、兰州晨报共同主办的阳光助学大型公益活动走进平凉市静宁县,得到了当地政府及主管部门的积极配合和大力支持。阳光助学直通车的到来,为当地政府的脱贫攻坚行动添砖加瓦,也将为当地阳光学子解决燃眉之急,点燃希望之光。

7月2日,得知阳光助学直通车要来的消息,平凉市教育局工会主席田晓军及资助中心相关负责人早早就赶到了静宁县,并会同当地教育局、学区及学校工作人员同记者一行会合。“阳光学子需要社会的关爱,不只是给他们资助学费,带来的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这是正能量的传递。”静宁县教育局副局长张拴华说。

当日,兰州晨报记者随同当地教育部门相关部门翻山越岭,走村串户,走访阳光学子家庭。

1 张振 逆境中成才的阳光男孩

「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一张被褥干净的床、一张桌子、装满粮食的编织袋紧靠贴着一面墙壁,除了一些简单的学习用具和课本外,这个书房里没有别的家具。但其间却装满了阳光学子张振成长和学习的所有记忆。

今年高考中,张振以552分的成绩突破一本线,学习文科的他,志愿填报了甘肃中医药大学。选择医学类,他不是一时的兴起,而是深思熟虑的想法——将来治病救人。

有时候,一个人的抉择和努力,都是源于曾经或正在经受的苦和痛。2015年,张振的父亲被查出肝硬化,在后来的日子,张振一边上学一边照顾父亲。直到去年父亲去世,剩下他和身体残障的母亲相依为命。他亲眼见证了父亲疾病中的痛苦和煎熬。

有时候,逆境更能激发一个人的潜能和动力,张振就是这样,不幸的家境并没有让他气馁,相反成为他拼搏奋进的催化剂。

7月2日下午,在静宁县古城镇柳沟村一个农家院落里,这名身高1.92米、面容白皙的阳光学子,与他身高不足1.2米的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为给父亲看病,家里的积蓄早已用完,还欠下三四万元的债务。张振说,等贷款上大学后,他会勤工俭学,还债养母。同时张振最放不下心的就是母亲,没有劳动能力的母亲一个人在家里,谁来照顾她的生活?

母子俩很感谢这几年政府对他们的关爱。“孩子上学期间,学校得知我们的特殊情况,免去了学费,政府还给家里办理了低保。每年我们娘俩有6000元的低保金。”

如果说政府的关爱让这个家庭有了生活上的保障。那么,儿子的懂事和努力,让这位母亲倍感自豪,生活也越来越有劲。

说到今年上大学的费用,母子俩沉默了。“等录取通知书来了,我打算去办理助学贷款。”当听到甘肃省慈善总会和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这次来的目的就是帮他们解决学费问题时,母子俩高兴地笑了。

2 雷云霞 单亲家庭的懂事小当家

「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7月1日晚的一场大雨,给静宁县雷大镇带来希望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小小的麻烦,一些偏远山沟的进村入户小路被冲毁。

阳光学子雷云霞家住陈局村崖湾社。由于雨后部分路段被冲坏,我们只能徒步前行。雷云霞和父亲远远就赶来迎接。这个乐观开朗的女孩子今年以496分的成绩,为自己交出了一份“不太满意的”青春答卷。家里除了爷爷奶奶和爸爸外,还有两个上初中的妹妹和一个上小学的弟弟。

提起妈妈,这个一向坚强的女孩子眼圈红了。2016年农历七月,也就是她刚刚步入高中时,一次意外的交通事故让她失去了妈妈,爸爸也因此受伤,几乎丧失劳动能力。多病的爷爷奶奶加上年幼的弟弟妹妹,小云霞早早就挑起了家庭重担。

照顾弟弟妹妹,偶尔也做饭,做家务,干农活。虽然家里有5亩地的苹果,但未必每年都丰收。维系这个家庭的更多是政府的低保和各类救助。这种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击垮这个女孩子,相反让她变得更加努力。尤其高二和高三,她励志奋发,终于考出了好成绩。她的梦想是当一名医生,将来能够治病救人。

“孩子的学费让人发愁,才打听等录取通知书来了贷款呢,没想你们来了,真是及时雨。”小云霞的父亲雷彦红说。和记者一起走访的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感叹:甘肃省慈善总会和兰州晨报阳光公益活动,点燃了这个家庭的希望,也为当地的精准扶贫工作带来了帮助。

3 郭燕娜 将来想当一名医生

「围观」兰州晨报阳光助学直通车首站走进静宁县

7月2日下午5时许,阳光助学直通车开进静宁县八里镇郭罗村。

一个身穿红色外衣的女孩,早已站在村口的树下等候记者。女孩的父亲也从门前的羊肠小路上小跑着迎了上来,他虽然是一名聋哑人,但从咿呀的声音和打着手势以及灿烂的笑脸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位父亲的热情和朴实。

行至场院里时,一位白发银髯老人迎了上来,他是郭燕娜的爷爷。自从去年奶奶因病去世后,一家三代人就只剩下他们三个人。

19岁的郭燕娜今年考了545分,她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兰州大学。“想着离家近一些,看望爷爷和爸爸方便一些。”郭燕娜说。这个阳光的女孩子,还很喜欢体育。对于这个家庭来说,郭燕娜考上大学喜忧参半,喜的是,郭燕娜经过十年的寒窗苦读,终于如愿考上了大学,距离知识改变命运的梦想不远了。忧的是,学费从何而来?当得知阳光助学活动能帮她解决今年的学费难题时,郭燕娜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她急忙把这个好消息翻译给父亲,父亲也开心极了。

郭燕娜的职业理想是将来当一名医生,这个善良细心的女孩发现,这些年各种疾病较多,尤其各种疑难杂症很多,她想用自己的努力,将来在医学上有所建树和贡献。

在她的记忆中,出生时就没有见过母亲。听说母亲自从她出生后就离家出走。虽然没有享受过母爱,但来自亲人、老师、学校、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给她带来了很多的关爱。然而,这个阳光的女孩,也经历过由自卑甚至抵触再到理解、接受和自信的心理变化。

2014年,在她初中时的一次推荐“最美少年”评选活动中,她所在的学校何校长发现了她的情况。不但自己家访,后来又带着学生去她家。在何校长和班主任的工作下,她的自卑逐渐消失了,也坦然接受了一切。

“不过,也很有压力的,怕自己考得不好,对不起老师和关心我的人。”郭燕娜说。这个阳光乐观的女孩子说,等自己有能力了,首先把爸爸的低保取了,再给家里盖一所好房子。“爸爸应该我养,低保金应该给其他更困难和更需要的人。”这个阳光开朗的女孩说,她以后工作了,不管走到哪,都会带着爸爸尽孝心,不仅如此,还要回馈社会,也把更多的关爱给予其他需要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