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河滨社区朱兴萍:一个民生工作者的心里独白

合肥市河滨社区:一个民生工作者的心里独白

老百姓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这取决于民生工程带来了更好的教育、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让民生工程落到实处。

合肥市河滨社区朱兴萍:一个民生工作者的心里独白

我叫朱兴萍,今年47岁,包公街道河滨社区工作人员,已经在民生战线上工作10余年了。在33项民生工程中,就我从事的工作中有四项和民生息息相关。在日常工作中的所见所为让我更好地见证民生工程的切实保障和改善,让我受益匪浅。

合肥市河滨社区朱兴萍:一个民生工作者的心里独白

谭英老人,现年77岁,系河滨社区辖区居民,无子女,户籍在巢湖路287号8栋216室,由于2005年大拆违建设,房子已经被拆除,政府给了其五万五千元的拆迁补偿款,由于其丈夫与前妻有一个儿子,这笔拆迁补偿款分给其丈夫的儿子两万多元,最后只剩下三万多元,这笔钱无法购买商品房,自老伴2005年去世以后一直居住在上派镇卫星社区好运2号楼203室,每月靠510元的抚恤金生活, 生活上捉襟见肘,平日生活要靠侄子吴口山时常接济才能勉强度过。

合肥市河滨社区朱兴萍:一个民生工作者的心里独白

尽管老人命运多舛,但是社区工作人员一直在想方设法帮助她,尽量为其争取符合要求的民生工程政策。按照城市“三无人员”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政策,月保障金241人,她每月可以领取城乡居民养老125元,免费办理了150元的城镇居民医保,到70周岁后,还会有每月600元的居家养老服务券。此外,还为她免费办理了银龄安康意外保险,上个月老人不慎摔倒后住院,这份保险可就派上了大用场。她住院治疗的费用全部报销,大大减轻了老人的经济负担。办理了家庭医生体检,为老人的健康提供了一份保障。

社区民政部门在得知老人的情况时,积极地帮其申请了廉租房,2016年11月,老人拿到了位于合肥市花园大道欣然居8栋803室的廉租房的钥匙,欣然入住。政府的惠民政策真是好,让我们这样的三无老人有了依靠,比亲生儿子都强,让我感到老有所依,心里踏实”谭英老人由衷地说。

唐绿新,刚失业时,她经历过一段迷茫时期,生活的压力、家庭的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甚至想过逃避。但是,看着年幼的孩子、父母日渐苍老的面容,她意识到他必须振作起来!于是她开始做销售,卖保险,但由于经验不足,口才有限,工作并不如意。正在她踌躇满志,迷茫困惑时,我向她宣传了民生工程就业技能培训的好消息。告诉她就业技能培训是民生工程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为了帮助像她一样的广大下岗职工提升自他,寻找出路的惠民工程。于是,每次只要有就业技能培训课程,她一定会报名参加。这些培训不仅使他掌握了多方面的技能,对未来更有信心,也为他今后的创业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08年,她凭着所学的技能创办了瑷多母婴公司,迄今为止已经开了4家连锁店。

对于这些我由衷地感到高兴和骄傲。未来的日子,我将继续服务在基层的民生事业中。

朱兴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