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發明 90後康復治療師走紅成「斜槓達人」

醫生/畫漫畫/搞發明 90後康復治療師走紅成“斜槓達人”

醫生/漫畫師/PPT製作高手/發明行家,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康復科有位被患者稱為“斜槓醫生”的90後康復治療師徐平川。看到面癱患者因臉部僵硬,口眼歪斜,說話漏風而絕望痛苦,徐平川回到家後熬夜為患者親手定製了“面癱口罩”。昨日上午,患者陳阿姨將一面錦旗送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康復科治療師徐平川的手上:“謝謝你,徐醫生!希望你將這個發明申請專利,方便更多像我這樣的病人!”。記者瞭解到,徐平川有眾多病人粉絲,只要能幫助他們,他都竭盡所能去做。近日,有患者將他的工作照片和事蹟發到朋友圈裡點贊這個多面手“斜槓醫生”。

熬夜製作“面癱口罩”患者感動不已

一週前,61歲的陳阿姨因面癱來到武漢市中心醫院後湖院區康復科看病,每天要接受針灸治療,27歲的徐平川是她的治療師。在治療的過程中,陳阿姨向徐平川傾訴面癱的痛苦,“不但左邊臉扯得疼,整張臉僵硬,連口眼都歪斜了,又痛苦,又難看!”。做完治療後,徐平川告訴陳阿姨回去會一定要注意保暖,特別是耳後乳突的部位,耳垂下緣往後平移2釐米左右,那裡是耳後面神經根表淺部位,一旦再受到寒冷刺激,神經組織會缺血水腫,血液循環發生障礙,有可能再次引發面癱。

第二天,徐平川發現來做治療的陳阿姨用厚圍巾將自己整個頭都包裹起來,只露出兩支眼睛。原來,陳阿姨擔心在來醫院的路上耳後受涼,才把自己的頭包了起來。徐平川想到,很多面癱患者都有陳阿姨這樣的經歷,雖然在很多人看來面癱不是什麼要命的大病,但面癱患者自身承受著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更有患者說話漏風,喝水吃飯都受到極大影響。曾經也有患者怕再次受涼和陳阿姨一樣把自己包成了木乃伊,既不美觀又不透氣,但對於面癱患者來說也沒有辦法。要是能有一種既能保護面癱患者耳後面神經根表淺部位不受涼,又穿戴方便,美觀透氣的東西就好了。下班回到家後,徐平川開始琢磨製作一個面癱口罩來幫助面癱患者。他在網上插在找一些資料,最後看到一種夏季防紫外線口罩,材質和形式上符合要求。徐平川在網上買了一副這樣的口罩,在家裡熬夜對它進行改造。他先在紙上設計面癱口罩的草圖,然後將防紫外線口罩用於護頸的面料捲起來縫好,露出兩個孔,方便呼吸,再將面料的兩頭縫上魔術貼,當這兩頭繞道後頸由魔術貼貼好固定後,面料剛好蓋住了耳後面神經根表淺部位。熬夜一個晚上,“面癱口罩”做好了。

當徐平川將親手製作的“面癱口罩”送到陳阿姨手上時,陳阿姨非常感動。隨後的幾次治療中,陳阿姨都帶著這幅口罩。“徐醫生,這口罩真好,戴起來很方便,美觀又透氣,也方便清洗,朋友們還問我哪裡買的,真是太謝謝你了!希望你將這個發明申請專利,方便更多像我這樣的病人!”。在徐阿姨的鼓勵下,徐平川準備將“面癱口罩”進一步改進完善後再申請發明專利。

徐平川雖然工作時間不長,但病人粉絲很多,他做任何事情都在竭盡所能的為患者著想。30歲的陳女士因車禍導致右腳踝嚴重骨折,手術後到康復科接受腳踝功能的康復治療。徐平川在做治療時,發現她態度十分消極。通過交談得知,患者覺得康復治療很辛苦,也看不到明顯效果,很擔心自己以後變成瘸子。

瞭解到陳女士的心結,徐平川不但為她進行心理疏導,還將治療過程畫成漫畫。陳女士通過漫畫了解到治療後發生的點滴變化,很受鼓勵,走出陰霾積極配合治療。

記者瞭解到,今年是徐平川進入武漢市中心醫院工作的第4個年頭。他不但多次畫漫畫鼓勵患者,還針對中風愈後、頸腰椎病、腦癱、面癱和運動損傷等康復治療,為相關出院患者製作了十多部康復鍛鍊PPT,方便他們回家自行鍛鍊。前段時間,徐平川給在科室接受過治療的面癱患者建立了微信交流群,每天他都會在交流群裡詢問患者狀況,發佈健康提醒,解答他們的疑問。接下來,徐平川準備為不同病種的患者都建立交流群,方便醫患交流,促進患者之間相互鼓勵,積極面對疾病。

康復科萬文俊副主任醫師告訴記者:“徐平川工作認真負責,對患者非常熱情用心。為了患者,他不但康復治療水平好,還會畫漫畫、製作PPT、搞發明,有患者說這個青年醫生是個多面手斜槓達人!”

近日,有患者在朋友圈上曬出徐平川的工作照,點贊這位“斜槓醫生”。面對患者們的認可和讚揚,徐平川對記者說:“自己並沒有做什麼了不起的事情,之所以會做這些事情,是因為來進行康復治療的患者由於疾病的原因不同程度的影響了他們的正常生活,面對患者審理和心理上的痛苦,我感同身受,只想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幫助他們儘快康復起來。曾年輕,以後我還要get更多技能來幫助患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