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地村長」黃循炳

“扫地村长”黄循炳

“扫地村长”黄循炳
“扫地村长”黄循炳

在重興鎮東風村委會石嶺村,村民們都自覺遵守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自己動手,自己出錢,共同保護青山綠水,創建美麗鄉村。村民們自己籌錢修路,自己動手打掃衛生,掀起創建美麗鄉村的新熱潮。

近日,記者在重興鎮政府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來到石嶺村。一下車,村門口“石嶺村”三個大字映入眼簾,兩條呈“人”字形的寬闊的村路被綠樹環繞,路面乾淨整潔,一路鬱鬱蔥蔥,甚是好看!

石嶺村共有75戶280人,佔地面積約120畝。村內主要道路全部硬化,鋪設路燈,排球場、乒乓球場等都已建成。

往前走,只見一位五十歲左右的大伯正拿著掃帚認真打掃著村道。他不高的個頭,黝黑的皮膚,他就是石嶺一村的村長黃循炳。

“過去我們村很窮,村裡環境衛生很差。後來生活條件好了,大夥的環保意識也越來越高,村民們慷慨解囊,共同出資打造家園。”黃循炳告訴記者,從2013年開始,村裡一公里多長的水泥路是通過“一事一議”財政資金獎補項目投入建設而成的,市政府補貼60萬元,群眾自籌60萬元。除此之外,村裡的路燈、村內廣播等電費開支都是村民們自己出錢支付,新建的排球場、乒乓球場和一些健身器材都是村民們自己出資建造和購買的。

“我每天早上五點多起床,都要先花一個多小時把這一公里多長的道路打掃乾淨,然後再去幹自己的事兒。”每天義務掃地,並沒有成為黃循炳的負擔,反而是他每天生活中的樂事。他說,把路打掃乾淨了,心情就舒暢了。在村裡,大家都叫他“掃地村長”,他對這個稱呼也滿意。

有文明村民,才能樹文明村風。除了黃循炳,村內79歲的陳翠瓊和49歲的符永保也經常在排球場和乒乓球場打掃衛生。村民們每天都自覺地把自己的房前屋後打掃乾淨,在大家的努力下,石嶺村的環境衛生一直都比較整潔。

在大家心裡,村莊的整潔特別重要,這裡是他們世世代代生活的家園,只有把家園打掃乾淨了,才能安居樂業。村民們表示,石嶺村的這一優良傳統會一直延續下去。

由於石嶺村村風文明,自主創建熱情高。今年,重興鎮政府將石嶺村列為該鎮的美麗鄉村建設村莊之一,以建設三星級特色美麗鄉村為總體定位,以宜居、宜遊為主要目標,融匯觀光遊賞、文化體驗、鄉村休閒度假為一體,不斷優化以石頭為主題的鄉土古韻景點,凸顯“石”特色,充分利用現狀地形,村角屋落、地面鋪設、修建休閒亭等優勢,以點帶面,豐富石嶺村景觀,營造有活力、富於變化的多層次景觀空間,打造極具代表性的農業特色風情美麗鄉村。

沿著臺階往上走,我們來到石嶺村的“石頭花園”,在這裡可以看到許多大小不一的石頭錯落有致地堆放著。在石頭間隙,插種著檳榔、椰子、花木,長勢良好,萬綠中有幾簇紅花點綴,相得益彰。

黃循炳說,中午勞作歸來,很多村民會過來這邊乘涼午睡。傍晚,大家吃過晚飯,也喜歡來這裡納涼聊天。他們泡一壺好茶,坐在石椅上,吹著輕柔的晚風,看著蒼翠碧綠的美麗家園,大家一起暢談家事國事天下事,在平凡的日子裡享受屬於自己的美好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