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如果你留心觀察就發現,一定會在街上看到過這種只賣50元的玉手鐲。它們看上去和擺在櫥窗里昂貴的玉手鐲沒什麼區別,那麼這些便宜的玉手鐲為什麼會這麼便宜呢?到底是用什麼做的呢?今天小編一一為你解答:

這些看似便宜的手鐲,有的是翡翠,但是品質極差,也有的根本就不是翡翠: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磚頭料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翡翠中有磚頭料一說,所謂磚頭料是種,水,色皆不入流,即透明度差直至不透明、雜質多、裂紋多、石線重、有雜色、無種無色無種幹綠的翡翠原料,其晶粒粗大

,與普通雜石無異。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磚頭料不具備翡翠鑑賞的所有要素,它的特質與優質翡翠的評價參數完全相反,只有一點相同,那就是磚頭料的硬玉本性與優質翡翠完全相同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翡翠原石的開採中,種、色、水俱佳的翡翠原石少之又少,佔比例最大的恰恰是磚頭料。優質翡翠的價格承擔了幾乎全部開採費用,因而磚頭料的成本基本可忽略不計,在緬甸可見到用磚頭料建蓋住戶的實例。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坑人指數:★★★★

無美觀可言,沒有收藏價值,放得越久越不值錢。

成本揭露:1-10元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B+C貨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B+C貨翡翠,是改色和染色並用的製品。其製作方法是在B貨褪黃處理之後,不作壓膠處理,將配好染色劑的溶液注人,再度加溫,使其物件染上新的綠色,然後洗淨再作強力而膠處理。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B+C貨多為B貨綠色過於淺淡或綠色太少,所採取的補救辦法。其特徵是顏色失去了自然的真實性,顯得呆假,極不自然。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俗話常說“人養玉,玉養人”,但是那是針對天然A貨翡翠說的,如果您戴的是翡翠的B貨、C貨或者B+C貨,就很有可能威脅您的健康。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坑人指數:★★★★★

沒有升值保值空間,長期佩戴危害身體。

成本揭露:0.5-3.5元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玉髓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很多對玉髓大家都不陌生,因為許多玉髓確實太像翡翠了,遠看的話很容易認錯,而價格卻比翡翠要低不少,所以很多人會買玉髓戴,不過這也讓不少黑心商家用玉髓來冒充翡翠賣。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雖然價值相差很多,不過玉髓作為一種漂亮的玉石,也有著它獨有的美觀性和欣賞價值,雖然它被不法商家用於造假,我們要提高警惕仔細分辨。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坑人指數:★★★

二者價值相差甚遠

成本揭露:8-35元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結緣翡翠,有些人不清楚自己想要哪一種,究竟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翡翠呢?

第1步:賞工藝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翡翠製成品的加工分為光身和雕花兩大類。光身成品由於表面沒有遮掩,故對原料的要求較高。

除了不能有裂紋,切工的比例、製品的厚薄,以及是否對稱,這些也是非常重要的,足以影響翡翠製成品的價值。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第2步:觀顏色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翡翠的特徵是具有“翠性”(俗稱蒼蠅翅),即由其內部粒狀、片狀或纖維狀的斑晶解理造成的星點狀閃光。顏色是影響翡翠價值的最重要因素,可從以下幾點進行評估: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一、純正。純正指的是翡翠主色和次色的比例,以綠色翡翠為例,純綠色者為最佳,綠色中帶黃或帶藍者較次,帶灰者則最差。

二、濃淡得宜。論及顏色的深淺度,當然是越濃越好,然而顏色過濃也會造成反效果,降低翡翠的品質。

三、鮮明。翡翠的顏色越鮮豔明亮越好,內含灰色或黑色的比例越多,顏色就越暗淡。

四、均勻。顏色分佈越均勻越佳,價值也越高。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第3步:看透明度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翡翠的透明度影響光線的折射,從而影響整體的美感。透明度的狀況從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翡翠水的長短,即翡翠的水可用透明度計量。

如果光線遇上一顆透明度低而質地粗糙的翡翠,就會反射出呆板的光線,令翡翠的吸引度大減。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第4步:看結構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結構指的是組成翡翠的結晶微粒的粗細,結晶體的形狀及其結合的方式。

行話稱結構為“底”,有稱“地”。翡翠的結構具有變斑晶交織的特徵,在半透明粒狀斑晶的周圍,有細小的纖維狀的礦物晶體交織在一起。結構的疏密,晶體的粗細是評價翡翠質地好壞,也是衡量翡翠品級高低的依據。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第5步:看“底”的淨度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除顏色外的部分為“底”。

一件好的翡翠飾品不僅要“種老”、“色正”,底子還要乾淨,不含雜質。淨度指翡翠內含的瑕疵,主要有白色及黑色兩種,是其他礦物包含在翡翠之中而造成,

相對來說,黑色瑕疵比白色礙眼,翡翠內含的雜質越少越佳。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第6步:查裂紋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裂紋可以大大減低翡翠的價值。倘若翡翠飾件有裂紋,稍一碰撞便可能會沿著裂紋整件裂開。故購買翡翠飾件時需小心謹慎,一般來說,用電筒照射很容易察覺裂紋是否存在。

注:裂紋和石紋是不同的,石紋是屬於翡翠自身帶來的,裂紋是後期導致的。石紋不影響翡翠美觀的話,可以佩戴,裂紋就建議儘量避免。

50元一隻的玉手鐲,到底是什麼做的?

市場上的翡翠魚龍混雜,不懂看玉的人很有可能會花高價買到假玉。就算假玉只花了50元,不論是外觀還是質地品相,自然都比不上昂貴的真玉,而且還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那就得不償失了!因此翠友們切記不要貪小便宜,不能輕易的掉進了商家的套路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