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浮山+医院,亦称中医院,它位于枞阳县4A级浮山风景名胜区的西面徐庄(南)山岗下,依山脚一块平坦地而建,院前有池塘山地,浮山门诊部属于建国初期中西合璧建筑风格,造型独特很有时代感。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东门楼侧壁构造)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建筑杂树丛生,荒废年深,若干年后即成废墟)

侧门(东门)外墙立面高大,是用红砖砌成的红墙,造型结构线轴布局对称大气美观,上面书写四个立体大字“浮山+医院”,人在远远的地方就能看到。外墙下面有木制对开门,方便出入。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医院整体呈倒“L”形布局,三栋建筑自北向南共分三个部分,目前尚留南北二个部分,这是院北区的一栋。门诊部房子有一层半高,有阁层侧门楼用红砖其他部分是红、青砖混合砌成,坡型屋顶盖有大瓦,房子整体长方形,东西向,穿堂过道,两边分隔单间,为各科的医生诊室。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背面)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正门)

建筑中部是门诊室大门,半弧形门头,对开门面南,大门两边各砌一根圆型半露立柱,此为就诊主出入口,所有门窗都是用木制或加玻璃透光材料做成,穿堂过道尽头是后门(西门)。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后门“西门”墙壁剥落严重,墙上的圆形百叶窗叶已经腐朽)

西门本连接院部中部建筑,用途不详,可能是住院部或者医生寝室吧,除了一堵2米高被藤曼植物(霹荔)攀附的石墙外,皆已倒塌无形。有附近农人将屋基开辟成地块,偶种庄稼,紧邻就是最南面建筑部分,一栋二层砖木混小楼。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中部建筑荒废不存,已被开发旱地)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遗墙被一种叫“薜荔”中药材藤曼植物攀爬覆盖)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六月是辟荔挂果季节,果子的浆汁可以制作纯天然凉粉)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青砖黛瓦,古朴小楼被攀墙植物覆盖)

小楼主体青砖砌成,过去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砖混小楼仅能达到二层级别,这样的小楼在当时乡下绝对是高级建筑的象征。他的用途可能是做住院部和院长办公室。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长年累月无人管理,小楼已被自然生长的树木遮蔽)

大门前有四根砖砌圆柱,木制扶栏,木阁楼,隔墙砖木混结构。房屋隔楼木架及白灰泥现已剥落严重,木制玻璃窗户玻璃大都碎裂,受风吹雨打异常潮湿,室内门框也多不见。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灰暗的室内)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地面可能是被未知动物拱出的泥土堆积如山。屋顶梁上长期无人维护腐烂严重,边缘瓦片掉落。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走廊)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腐朽剥落的木楼墙饰)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前菜园)

院前自生有枇杷香樟等杂树木,附近人家因地制宜开辟一个个小菜园,院后有香橼柑橘等果树。北面墙被攀附植物覆盖。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背面香橼树)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后墙)

医院中部有一山塘,终年不干,旧时塘水清澈,汇集山上雨水泉水,可用作日常用水。现已废弃,前几年还有农人在里面栽种莲藕。塘下有地,记得小时候有栽种大片甘蔗。去外婆家就从院前甘蔗地经过。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南面)

由于对医院有敬畏之心,故没有一次敢近距离接触。也很少来看病(它是当时的大医院,普通小烧小痛去看赤脚医生)。直到医院的没落,对他的了解依然不多。听母亲说医院医生医术高超,经验丰富,浮山山脚中医世家汤好神(主治跌打损伤)、汤会神(音译)等兄弟三人也在医院里,中西医结合,是当时浮山乡最好的医院。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出入医院的主干道两边栽有女贞树,这种树几十年都长不大,四季长青,此照冬天拍摄)

小楼前有条林荫院道宽数米,是医院的主要出入口,现在已完全灌木丛覆盖,夏天枝繁叶茂难以通过,这条道出口就是浮山老公路,东通浮山中学(浮山风景区东门),这条道是过去链接浮山到镇外的唯一一条乡级公路,起点是西边的义津十字路。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浮山中学老路)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S425白(湖)会(宫)公路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浮山中学新路)

直到2000年左右,S425白会路开始建设到开通,将半封闭的浮山与外界彻底打通,交通才有现在的便捷。又另辟了一条到浮山中学的道路。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整体建筑)

浮山医院的繁盛时期不在现在,具体是何年所建暂没有了解到,听我母亲说她很小的时候就有了,从50年代始算起服务乡民不少于40年,在过去是浮山地区最大的正规医院,方便周边几万乡民,设有产房,住院部,先后有浮山中医名医汤好神兄弟、小汤叽汤福安及石溪的王医生等驻院工作(具体人名可能有误,欢迎知情者补充),直到90年代还有老医生坐诊。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小楼北墙)

随着城镇化发展,乡镇资源的整合,现代西医镇医院的崛起,传统的医疗软硬实力不再能满足市场需求慢慢退出历史的舞台。浮山公路改道,杂树丛生同时也淹没了昔日浮山医院光芒,不知不觉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二十年多了,关于他的历史已无人问津。他的荒废去留也无人提及,任凭风霜雨雪侵蚀。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荒废的池塘)

每每走亲戚从院前经过,看着那杂树掩映下,摇摇欲坠门窗损毁的灰墙黛瓦老屋,心里都有说不出的感受。唯能做的就是拿着我的小DC或者手机,寻径过去为它拍几张照片而已。那墙缝里生长出的植物在一天天长大,那木制的建筑材料腐朽掉落,房屋变得越来越脆弱。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门诊部)

关于它到底还有没有存在的价值呢?我想说它是建国后浮山地区首家正规乡级医院,有着几十年的辉煌,为地区百姓健康是做出贡献的。它的建筑风格具有时代代表性,是现代复制品不能比的。可以说在浮山地区,已难再找到与之相近更完整的同期建筑物了。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整合后的新乡镇医疗机构浮山卫生院,位于浮山开发区)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浮山龙窑厂旧址)

在浮山医院的左侧不远处的山岗下还有一处同时期的遗迹,用石头垒砌的浮山龙窑厂,主要是用来烧制建造房屋用的青砖,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已荒废,杂树茅草丛生。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站在废墟上对面是浮山樯山脚下的新农村)

它的命运会和浮山龙窑厂一样吗?还有留存的价值和意义吗?如果有,我希望能尽快维修保护,迟了只会留下一片废墟。

「拾遗」图说|浮山中医院旧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