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愁|酒干倘賣無

鄉愁|酒幹倘賣無

謹以此文:紀念父親誕辰94週年

今年父親節期間,看了許多關於寫父親的美文,我也想起了我的父親。

我的父親,和天下那些平凡的父親一樣,一生都在平靜的過著默默無聞的日子。但有一點,父親愛酒,從我記事起,父親每天的中餐和晚餐都是要喝一點酒的。這事左右鄰居鄉里鄉親們都知道,也成就了父親“愛點酒”的好名聲。

父親愛酒,是有家史淵源的。解放前,我祖父在破罡老街開飯館。父親十三歲時,就從桃花鄉的金雞山家裡,到街上來進館子裡幫忙,結果廚藝沒學成,酒倒是偷著喝會了。

鄉愁|酒幹倘賣無

解放後,父親已經有了家小,土改也分到了一點田地。由於回家種田沒有經驗,破罡老街飯店生意又不景氣,不管怎麼說,先要解決五口之家的吃飯問題。於是,父親經人介紹,決定到白蕩看看,幫人做事。

那是五三年(五十年代),白盪開始興修白蕩湖水利出囗,建造白蕩閘,人多民工也多。父親思想活,覺得有了商機。老是幫人做事,也沒有什麼奔途,不如自己幹好。於是在五五年開年後,便做起了老本行,搭了個亮腳棚,自己開了一家小館子。

安定後就把母親和大哥大姐二姐也接了過來,一家人在一起也好有個照應。父親喝著小酒,對母親說:“開小館子,發不了大財,也就圖個肚子飽。”

到五六年合作化運動開始時,上面來了工作組,要組建白蕩小街。由於父親為人正直,做生意實在,聲譽好,又有文化,便任命父親為白蕩小街飯店經理。把當時在白蕩搞小吃的幾家小攤子,組合在一起成立了白蕩飯店,由父親負責。

鄉愁|酒幹倘賣無

從此,父親便走上了“仕途”,以店為家。集體單位,自負盈虧。父親帶著大夥兢兢業業的做生意,說是“要做好生意才有工資發,打出油來吃油啊”。

因為父親有了固定工作,需要有個安定的地方過日子。父親又向當地的一位農戶,買了一塊老棉花地,做了兩間草屋。也應了那句老話,“好地種棉花”。我們家從此有了自己的,遮風擋雨的好地方。

這也成就了父親帶著家小,走出桃花鄉金雞山後,徹底的棄農經商,在白蕩有了開基立業的根據地。後來也成了我們兄妹七人,能家家興旺發達的心中聖地。

這個不經意的決策,對我們家來說,簡直就是完成了,具有歷史性的意義轉折。我們家也因此落地生根在白蕩,被國家後來規劃成了商業戶。在很長一段城鄉差別的時間裡,享受著讓人無比羨慕的城鎮戶口待遇。

父親在對待兒女教育的事情上很重視,到了唸書的年齡,就讓我們兄妹上學去唸書。父親在喝酒時,常常看著我們說:“把你們念點書,出門也方便些,免得一個個是睜眼瞎子。”也許是他自己念過三年私熟,知道了做人要念書的好處。

在我們兄妹七個人中,只有大姐和二姐不想念書而沒有念。不是父親重男輕女,是當時全國剛解放,女孩唸書的不多。大姐二姐受門邊女孩的影響,對這個問題認識不足而造成的。

加之那時家裡困難,一日三餐,需要開火燒鍋。大姐和二姐也就擔當起家裡撿柴撿煤燒鍋的任務,耽誤了下來。這事後來也成了父親心中的隱痛,喝酒時只要是談到此事,就又常常自責起是非來。

鄉愁|酒幹倘賣無

到了大哥大姐二姐長大,要處對象的年齡。向來不談家務事的父親,一天回家吃飯時,得之意而寓之酒,慨然感嘆到:“挑禮籮的跟挑禮籮的開親,拎腰籮的跟拎腰籮的開親。你們從小都沒有做過事,跟鄉下人開親,以後日子怎麼過呢?”

這話就給我們兄妹成家的事,劃下了一條道道(牽扯到當時的戶籍政策,這裡不作討論)。父親雖然不象現代家庭的父母,那樣的和我們互動過,但在他的心裡是時刻都在關心著我們成長的。

後來,到了七十年代,我們家表面上別人見了風光,都說兒女多是好事,好興旺。可是我們兄妹是腳踏腳的兄妹,幾年中,一個個都大了起來,除了大哥學了縫紉手藝外,其餘都綁在家裡,有力沒處用。

那時沒有打工一說,也不許私人做小生意,我們只能是在家裡坐吃山空。又有誰能解得父母此時心中的憂愁和煩惱呢?

鄉愁|酒幹倘賣無

父母都已是到了五十開外的年齡了,父親也已不再是白蕩飯店經理,只是還原成了一位全職白案師傅。那年頭,時興暗地裡“找關係走後門”,為兒女找出路,找工作,或者到什麼單位去“待業”,這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

父親不過是一個集體飯店的小廚師,又能有多大乾坤和麵子?那點小工資也只能養家餬口,哪有閒錢去送情送禮呢?也就只能自知自明的嘆息著不提這事,天天回家喝著悶酒,有時自我解嘲的說到:“有兒不愁大,我除非要把你們養成駱駝大,才能算大?”

父親也許是年齡大了,身體差了,也許是內心壓力太大,也許是常年飲酒,酒精中毒了。父親後來每天三餐都要飲酒,又發展到了睡前還想飲一小杯才能睏覺。

雖然父親愛酒有消費,好在一路過來,他每月還能有點工資在支撐著。家裡生活有困難,但擠點錢出來供他飲酒,也已成了全家人的固定思維。這是家庭歷史條件形成的事,母親從來沒有反感,我們做兒女的也就從來沒有去想過這事。

鄉愁|酒幹倘賣無

不過,這事對有些“喜歡講直話”的人來說,見他整天離不開酒的樣子,就有點看不過去了。背後說是“那個老頭子,一天只顧自已吃之喝之快活,也不顧家,對兒女一個都不問,真不是人。”

他們這不是在關心我家的事,他們這是在把所見到的,對這種不正常的社會現象,所產生的怨氣,恨恨不平的發洩到了我們的父親頭上來。

不管別人怎麼說,日子還是要往下過的。父親酒後常常把他的做人理念,也是他對人生的感悟,深信不疑的對我們說著:“德者本也,財者末也。一個螺絲一條路,時候沒到慌什麼?”

過了幾年,等到大哥大姐二姐都成了家的時候,我和二哥下放回城也有了工作,小弟也已參軍去了。父親所講的話,成了現實,他自己也就總算鬆了一口氣。

鄉愁|酒幹倘賣無

進入八十年代,市場全面開放,這也讓父親老來走了點小運。在家帶著母親和小妹,又象是回到了從前,再次做起小吃來。由於有老面子,生意特好,閒時父親繼續悠閒滋潤的喝著他的老酒。

我們家的風雨歷程,似乎在遵循著老天爺的眷顧和安排,這有什麼不好?

到這會,那些“喜歡講直話”的人又換了一種說法,對父親玩笑說:“胡經理,真是老福人,天天有酒喝。養的兒女一個個都不要問事的,個個都有出息,個個都搞得好。”

每當聽到這樣的“直話”,父親總是笑笑什麼也不說,喝他的酒,要不就扯到別的事上去。這雖然是在誇獎我們和我們的家庭,但我在聽到這樣的話時,心裡就特別的難過和酸楚起來。

想想父親為了我們這個家,也算是奮鬥了一生,他的人生雖然平凡,但卻把全部的精力,都耗在了我們的身上。真是山不言自高,海不言自深。我不知道那些人,為什麼總喜歡那樣隨便的去評論他!

鄉愁|酒幹倘賣無

父親當年外出謀生,這是為我們家庭邁出了歷史性的一步。這是在全國剛解放後,在農耕思想佔據主導位置和重農輕商的大環境下,父親偏偏作出了棄農經商的決定,且身無分文,這在當時是要有多麼巨大的勇氣啊。

我們這些做兒女的做享其成,卻被那些人說成“個個自己都有本事,個個自己都有出息”,而父親後來卻反被那些人說成“什麼事從來都不要問的,一天只曉得自已喝酒快活”。

我們兄妹能有今天,在他們眼裡,好象跟父親一點關係也沒有。甚至我們家以前困難的原因,都是父親喝酒造成的。因為喝酒,在他們的眼裡,父親似乎成了多餘。不然的話,我們會出息得更好的。

這些“正直”的言論,對父親來說,到底是對還是錯?是直還是曲?這叫我們做兒女的聽後情何以堪?

鄉愁|酒幹倘賣無

縱觀父親一生,有誰能夠比他的兒女,更能夠了解他呢?父親看似整天只顧自己喝點酒快活,其實,我們的父親,有著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在我們家的每個緊要關頭,他都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帶領著我們走向幸福的遠方。

這裡我要說,天性留在我們兄妹心中喝酒的父親,將永遠是一位威風凜凜的好父親。這種從骨子裡生出來的親情,不是那些喜歡講直話的人所能理解和鄙薄的。

到了今天,我都添了外孫,還能時常聽到幾個“老正直”,還在說這樣的話。我心裡也才明白父親當年喝酒時,聽到他們這樣說,總是笑而不答的心境。那真是一種寵辱不驚,任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看天外雲捲雲舒的心境啊。

我上次到樅陽縣城有事,去了老二家吃中飯。在吃酒談心時,又談到了兒時在家裡,父親有時喝瓶裝酒的事。

我們就盼著父親快些把酒喝完,好有空酒瓶子拿去賣錢,回頭買糖果吃。但是,瓶裝酒是好酒,父親捨不得多喝,總是要做幾天才喝完,我們倆個也就只有耐心的等待著了。

老兄弟見面吃酒,吃到酒酣時,彷彿又回到了兒時。我們緬懷著父母,深情的敲著桌面,打著點,一塊唱起了“酒幹淌賣無”來。唱得我們老哥倆心潮澎湃,唱得我們老哥倆熱淚盈眶:

“酒幹淌賣無?

酒幹淌賣無?

是你撫養我長大,

是你給我一個家。

假如你不曾保護我,

我的命運將會是什麼?

酒幹淌賣無?

酒幹淌賣無……”(引用歌詞)

作者簡介:胡國友 退休職工,現居樅陽左崗,在家帶孫子,樂享天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