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思維導圖帶你了解《我不是藥神》那些事!

《我不是藥神》在點映期間就已大獲好評,被稱為2018年繼《紅海行動》後的又一良心國產電影。7月2日在清華大學舉行了“生如夏花”全球首映禮,眾主創紛紛到場,與清華大學的同學一起觀影並進行交流。活動現場還邀請了故事的原型人物陸勇,現場分享了自己的故事,並談了對影片及角色的感悟。

早前,在電影預告片出來時,陸勇坦言是不開心的,認為改編後的形象被“醜化”了,並且當時在微博還發了長文表示自己的觀點。在7月2日的首映禮上,看完影片後,陸勇也表示能夠理解導演和主創們的藝術改編,也欣慰看到電影所記錄下的我國在醫藥監管領域取得的進步。

用思維導圖帶你瞭解《我不是藥神》那些事!

MindMaster思維導圖

影片還未正式上映就有如此高的人氣與口碑,看過的人大半在電影散場時,都還紅著眼擦著鼻涕,催淚靠的不是空煽情,而是戳中的每個人的痛點——看病貴,看病難。

試問,這輩子誰家沒有人生病呢?一旦患上了大病,一般的家庭,拖垮的是家裡所有人,房子治病治沒了,病好了不說,沒好的話,那時該怎麼辦?

電影裡一個場景,一個慢粒白血病奶奶對警察說:“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這些病人保的不是藥販子,保的是命。

用思維導圖帶你瞭解《我不是藥神》那些事!

MindMaster思維導圖

此片初步看來是十分成功的,除了取材立意,各位演員也詮釋得十分到位。除了以上思維導圖中提到的程勇、呂受益,還有飾演警察的週一圍、飾演慢粒白血病人的章宇等演員都讓觀眾感到驚喜,優秀的劇本加優秀的演員,不火應該是不存在的吧~最後借用程勇在法庭上說的那句:“今後會越來越好吧。”無論是中國電影還是中國醫療狀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