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篇首簡單說一下,這篇文章主要用以說明在當代的生活背景下,學習手段應該進行怎樣的調整,才能適應客觀生活方式,進行提升學習效率。以下內容主要針對終生學習者、學生黨也可受用。

【提示:文章較長,建議有較多的時間再瀏覽】

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學習手段是需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更新的。

我們當代人大多數都是沿用上一代的知識解決方案

【這套解決方案與西方手段有過不同程度的融合;簡單來說就是開辦學校,提供學習必要的環境和資源(資源包括書本和教師),同時相對於中國古代私塾的不同之處在於“採用分科治學”的方式;這源於近代的知識大爆炸背景。近代科學的誕生導致人們的認知能力越來越強(科學是一種知識獲取方案),進而導致人們的知識負擔急劇加重,龐大的知識量使人們的學習難以為繼,不得不將知識進行分類,於是形成了上一代人的知識解決方案的雛形(分文理專業治學)】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但是當代人已經漸漸不適應這種學習方式。原因在於歷史的車輪已經進入另一種行進速度,過去的歷史以億年、千年、百年為單位演進,但如今每隔幾年就會出現一個影響全球的歷史事件。這一點完全說明了人們快餐式生活的本質。因此當前時代背景下,學習的過程有三大基本特點——碎片化、整體化和終生化

過去人們生活中元素很少,於農耕民族而言,唯一的娛樂元素就是詩詞歌賦,裡面囊括了幾乎所有我們可以想到的非生存物質要素,包括政治、經濟、文化。這是因為人們的社會協作過程極其簡單,古人的生活裡不會出現太多富有新意的詞。

而現在則不同,網絡化、數據化的當代生活中,每天都會出現新的元素,如非主流、網紅、數字產品、社交論壇等等。這一點根源於互聯網。互聯網打破了地域限制、信息限制;進而提升了一切數據的處理效率,因此人們的社會協作關係變得極盡複雜化。而這些,促使人們幾乎不可能拿出整塊時間用於某種事務上,即使這件事是學習。這便是我所說的學習時間碎片化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過去中國由於歷史特殊性,強調分科治學,傾其所有培養某一領域的專業人才,一是因為這樣高效率而且節省資源;二是因為培養綜合人才的邊際效益並不高。西醫更是將分科治學發揮到極致,我們到醫院都可以看到某某科室這樣的字眼,這是因為西醫的論治基礎是近代生物解剖學,將人體肢解化,同時也將疾病肢解化。既然我說了肢解化,那麼必然,分科治學是有極大缺陷的。我們可以看到今天時代的主角,絕不是某一專業的人才,專業只能謀生,不足以成事。

為什麼人們說上學沒用,因為很多不上學的人最終成就或許比前者更高;這就是我所說的,跨界知識更容易誕生時代主角(這個詞我們可以理解為打破階層固化的人)。上學的人,最終的路可能是進入某一專業領域,因為大學的教育就是專業化的,但我並不是說大學教育有何不妥,因為大學教育本就不是教育這麼簡單,專業教育只是大學的形式而已。依然有很多大學生功成名就(我們可以發現他們所從事的專業不一定與大學學習的專業有關)。題外話不過多贅述,以後會提到。跨界化是一個學習的重點,我們後面還會提到。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再來是終生化。我們過去喜歡說“學業有成”,古代可能存在“學成”這種事,但今天不可能;因為世界的信息量太大,信息更新的規模更大,所以我們的學習是為今天服務的,永遠不可能用到明天。因此學習是一件一輩子的事。而並非在我們大學畢業就結束了,這是一種誤區。

所以在不同的環境下,我們的學習解決方案必須進行一場革命,否則學習將變得毫無成效,並影響到個人終生成就。

—————————————————————————————————————————————————我先剖析一下學習的本質,再講乾貨。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在我看來知識絕不是一堆毫無生氣的文字,也不是一個手段,一種方法、一套思維,都不是。知識只存在於人類的腦子裡,文字只是一套系統,而語言同樣有準確與不準確的缺憾,嚴格來說,除了數學語言,所有的語言都是不準確的(讓語言變得趨近於準確的是人類的文化,這讓語言變成了一個供人交流的集合),因此通過看書學習是極其低效的。

這在過去可能行得通,因為過去的知識總量不大,社會進程緩慢,十年寒窗啃一本書沒什麼不妥,但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會很快被淘汰。所以我提出來一個概念,我們必須讓知識變得人格化,這樣的學習才是高效的。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所謂人格化也就是跟人學習;職場老手都應該知道,我們想要快速上手工作,並獲得極大的發展,必須找一位圈子裡的前輩,這樣我們可以快速融入行業,並少走很多彎路。知識也是這樣,它本身不是文字那麼簡單,它是長在人腦海裡的結構(認知結構)。我們想要學習知識可以通過直觀地理解他人的知識結構,這樣獲取足夠的信息(也就是知識碎片),並快速地搭建自己的知識結構;(是的,在我看來

知識是一種結構狀物質,只存在於人的腦海,而書本承載的是信息,搭建知識結構的素材,如果想要通過看書獲取知識,這樣是相當低效的,我的解決方案是做筆記並轉述信息,具體原理我在後面說明)。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所以我把對人格化知識的學習分為三個層次,加上閱讀就是四個層次。即“音頻”、“視頻”、“現場互動”。我們會發現聽音頻比自己翻閱原文印象要深刻一些,而看視頻比聽音頻印象深刻一些,在現場與本人互動則印象深刻得多。這便是我說的人格化。

經歷過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就知道,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充斥著無窮盡的概念,細心地朋友會發現尤其是理科概念特別多,這其實就已經將知識的本質展露無遺。知識就是概念加邏輯,而文科無窮盡的文字就是對概念的解釋,理科之所以概念多而白話少,是因為很多東西用白話根本說不清楚,只能用術語(也就是概念)表示。理科是基於數學的,數學則是從物理學中抽象出來的概念,從這最基本的知識領域,我們完全可以解析出最原始的知識本質。也就是說概念便是知識的基準點,知識是搭建在概念上的,所以我建議大家學習過程中首先理解概念,這樣在學習知識過程中效率會非常高(我後面還會用高中知識解釋問題,希望大家能更具體地理解這些語言),因為概念是邏輯的載體,掌握某領域的大部分概念,約等於掌握某領域的大部分邏輯,這樣的程度已經不遜色於該領域的一些專家,欠缺的只是創造新的概念而已。我們探索物理學領域,那麼力學、電學就是一套里程碑,而相對論、量子論則是更深一步的里程碑,當我們掌握了物理學領域的所有概念,便意味著我們到達了物理學領域盡頭的里程碑,也即已經走到了該領域的最前端,欠缺的只是時間的沉澱而已。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接下來要說是我們前面提到的一個概念,大家會發現如果我們看一本書不做筆記,我們竟對書中的文字沒有任何印象,也不能說出一個內容大概。這是因為我們把閱讀看成了學習。我在前面已經提到過,看書不等於學習,至少不等於學習的全部過程,書籍只是信息承載材料,卻沒有“知識的結構狀物質”。沒有適當的回顧,這些知識在我們腦海裡根本翻不起什麼浪花。我經常跟別人說,知識是從腦袋裡長出來的,這個過程一定是由內而外的,而不是信息自動變成知識。愛因斯坦說:

把學校學到的東西全部忘光了留下來的東西,才是教育;這句話用我們古人的話來說,叫做道,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之物。高中時我發過一篇說說:學是為了忘記,只有忘記了才算是真正的學習,因為真正的道是存在於腦海的,是不可口授的;書籍永遠只能承載隻言片語,卻難以向世人展示完整的知識結構。學習的困難就在這裡。

所以看完一本書或者學完一門課程,一定要嘗試傳達這本書或課程的主要信息,這樣其實是知識長出來的過程,能夠完整地表達出來就說明我們腦海裡的“結構狀物質”已經有了新的長進。這一步很簡單,卻很重要。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如果說學習的時間是碎片化的,那麼學習的對象更是碎片化的,我們不大可能完整的觀看一個人腦海的知識結構;因為首先這個結構所囊括的內容是相當龐大的,其次我們接受信息的效率也是很有限的。因此我們的學習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追求系統的學習路徑,則需要相當大的成本,前面我就說過,我們很難拿出一整塊時間去學習,這樣做的成本是非常高的,大多數人都絕不會去做,這違背了經濟學的理性人假設。因此我們需要有選擇的吸收知識碎片。事實上我們大腦整合知識的能力是非常強的,任何一段信息都能夠被納入知識結構,填補其中很多空白;有研究過的朋友就會發現,知識的學習是一個邊際成本遞減、邊際效益卻遞增的過程,因為知識儲備越豐富,攝取新知識的難度就越低,而知識儲備越簡單,那麼新知識獲取也就越困難。舉個例子,我們瞭解中世紀歐洲的歷史,就很能理解為什麼人們對地理大發現極富熱情,也能理解為什麼人們要開闢新航路和爆發文藝復興。對於不瞭解這些的人,初期的學習是比較困難的,因為知識空洞太大,要花時間去填補這段空白,這都是成本。

在當代快餐式生活背景下,學習方式應當進行怎樣的轉變?

因此我們要尤其注重知識碎片的收集,不經意的一段信息就能讓你對原來的知識進行整合並融會貫通。相反,如果追求系統地學習知識,則需要付出相當大的時間成本,因為你要集中時間,首先你要考慮自己的信息利用效率、其次要考慮自己的耐受能力,最後還要考慮自己最後的收益(這些知識是否能彌補從忙碌的生活中所抽取出的一整塊時間的成本)。事實上這段時間在個人學習史上是微不足道的,儘管看起來很長,對於知識攝取來說卻是相當倉促,因此最後留下的東西不一定真的如你所願,或許還是一些知識碎片,你的大腦根本來不及整合就已經流走了大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