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一)

工业电子商务是工业生产、商业流通与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催生的新业态、新模式。2017年9月1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了《工业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指导未来三年工业电子商务工作的顶层设计和行动纲领,明确了系统推进工业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行动和保障措施。

从活动环节看:工业电子商务是电子商务在工业流通、生产、服务全流程的深化应用,贯穿研发、设计、采购、生产、销售、服务、回收等产品全生命周期各环节。涉及企业内业务协同和供应链商务协作全过程,有效促进全产业链、价值链的互联互通与协同合作,加快实现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和服务型制造等新型生产模式,引领新旧发展动能和生产体系的快速转换。

从活动主体看:工业电子商务是工业企业及上下游企业、客户和合作伙伴等相关主体间基于信息技术的商务活动。

从活动对象看:工业电子商务是围绕信息、产品、服务、资源、能力的交易、协同和共享开展的商务活动。

从主体地位看:目前,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及销售额)总量规模居前两位的是制造业和批发零售业。制造业电子商务几乎全部属于工业电子商务范畴,批发活动中面向上下游供应商的线上B2B采购和销售活动属于工业电子商务范畴,零售活动中由工业企业面向消费终端的网络直营直销行为也属于工业电子商务范畴,可以说,工业电子商务是我国电子商务现阶段发展的主体。

从背景可以看出,工业电子商务触及领域广泛、应用深入、影响深远,在总体考虑时应从问题导向、变革转型、重点突破和生态培育四个方面出发。

一是坚持问题导向。当前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的不充分不平衡问题突出。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与消费领域电子商务相比发展还不充分,普及和深化应用水平亟需提高;区域间、行业间发展还不平衡;平台的商业模式尚不成熟、市场份额不高、服务水平有待提升;支付、物流、安全等支撑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此外,平台服务水平难以满足工业企业多样化需求;现代物流体系等支撑服务体系发展水平亟待提升;监管、信用等方面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完善。

二是突出变革转型。在企业层面,积极推进工业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方式和管理体系变革;在行业层面,加快提升行业供应链高效便捷、柔性智能、开放协同水平;在区域层面,有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集约化、网络化和品牌化改造升级。

三是强调重点突破。以深化工业电子商务普及应用,发展工业电子商务平台为主线,一方面推动工业企业交易方式和经营模式的在线化、网络化和协同化,深刻把握电子商务在不同行业、主体、环节的扩散规律和融合方式。另一方面加快构建优势突出、功能完善、能力开放的转型升级新载体,明确工业电子商务分类推进机制,加快工业电子商务纵深发展。

四是重视生态培育。从全局出发,围绕大企业、中小企业、平台企业、物流企业、金融机构、行业组织等各类推进主体进行协同创新和互动发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