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了攀比虚荣 多了文明乡风—紫荆街道办“红白理事会”小组织发挥大作用

今年以来,紫荆街道办将移风易俗作为乡村文明建设活动的重要工作,强力推进,狠抓落实,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在农村的作用,引导广大干部群众带头移风易俗,倡导文明新风,充分发扬先进典型引领示范作用,努力实现红白事简办全覆盖,在全办形成移风易俗、厚养薄葬、新事新办的良好风尚。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红白喜事”的操办规格也越来越大,这其中不乏攀比的心态,水涨船高的“份子钱”已经成为很多人不能言说的苦楚。一方面碍于亲戚朋友的情分不好拒绝,另一方面又要为自己的生活开销紧锁眉头。尤其是在农村,一家有了红事儿或者白事儿就仿佛一村子的“节日”一般。主家一摆宴席,全村人都会蜂拥而至。毕竟街坊领居就算是不熟起码也互相知道名字。这样的“人情债”久而久之总会让村民们不堪重负。

据彭村村民介绍,自从村上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村里的风气转变了。在理事会的大力倡导和带动下,不少村民认识到生前好好孝敬老人,让老人多享享福比死后讲排场更实在,厚养薄葬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但是在红白理事会成立之初,不少人存有抵触心态。“操办红白喜事是我自己的事情,你们凭啥管?”质问声不绝于耳。为了让村民接受文明新风,彭村村两委会让村民推选出5名公道正派、群众威信高、办事能力强的老党员、退休干部和村民代表作为成员,成立红白理事会,对全村红白喜事进行规范。

少了攀比虚荣 多了文明乡风—紫荆街道办“红白理事会”小组织发挥大作用

六月份,彭村结合村红白事务理事准则,在村民的配合支持下,已在村里推行一起“节约白事”。通过大力宣传,这次节俭过红白事的方式已经得到全村村民的支持。“以前是碰见红白事,就得脱层皮。”彭村支部书记韦小虎说,村民办红白事多数有从众心理,由于都怀着就高不就低的想法,标准也一家比一家高。红白理事会成立后,制定了《红白事务理事准则》,针对婚、丧、寿、生、迁等事,都作出了明确规定,狠刹农村大操大办、攀比炫富等不正之风。此外,参与村蒲馨超市积分管理及加分事项收集。监督村两委工作,参与村重大事务审议。也是理事会这个小组织拓展的“业务”。

目前,紫荆街道办已采取“以点带面、整镇推进”的方式,借鉴彭村“红白理事会”成功经验,全面铺开26个村及社区的“红白理事会”实际运行并发挥作用工作。通过推行“红白理事会”的运行,在全办范围内倡导移风易俗节俭办事,营造“人人关注、人人支持”红白事简办的良好局面,把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在农村大地上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