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彌太郎:讓對方喜歡自己的第一步

松浦彌太郎:讓對方喜歡自己的第一步

我通過“聊天”讓對方喜歡我,為對方帶了“藝術課和美國流浪記”的伴手禮,對方也欣然接受,雙方就因此建立了深入的交情。

坐而思不如起而行——我在二十歲左右開始實踐這一點,回到日本後,出售從美國帶回來的視覺書。

我只身去了舉目無親的美國,整天無所事事,只是一味地逛書店打發時間。

這時,我猛然發現某家二手書店賣五十美元的書,在另一家二手書店竟然賣三百美元。這就是二手書世界的奇妙現象。

有些視覺書我因為喜歡就買了下來,但看膩之後,就在路邊擺攤出售。

回到日本後,拿給朋友看,有好幾個朋友驚訝地說:“我想統統買下來。”當年還沒有網絡,我想開一家“沒有店面的書店”。

我打算憑著自己的嗅覺和四處觀察的經驗,走訪紐約和舊金山的二手書店,大量蒐集珍貴書籍,交到需要的人手上。

這就是我當時的基本構想。

但是,當時的我高中輟學,才二十歲,沒有任何特殊的人脈。於是,我去書店買了一本刊登了設計師和攝影師聯絡方式的書《媒體電話簿》,寫信給他們。

為了避免交到當事人手中之前,就被秘書拆開、丟棄,我用毛筆寫信封,然後推算信件送達的時間,打電話給對方。

然而,打一百通電話,最多隻有一個人願意和我見面。而且,即使見了面,也不見得會馬上向我買書。於是,我放棄向他們推銷。因為我認為只要對方喜歡我,一定會找到方法。

我穿上西裝以示尊重對方,帶著對方應該會感興趣的書出門。我在美國看了不少設計和藝術方面的書,具備了相關知識,但回國之後,仍然進一步學習。

見面之後,我都會很熱情地向對方打招呼,開心地和他們分享自己學到的知識。大家都覺得我分享的知識很有趣,相談甚歡之後,也對我這個人產生了興趣。於是,就會越來越投機。

我曾經和幾個人就這樣聊了三十分鐘甚至一個小時。因為我最初的目的就是“讓對方喜歡我”,所以,只要避免造成他的困擾,我通常會抓好時間,說聲“謝謝”就準備告辭。

結果,對方主動問我:“怎麼?你帶了書,不向我推銷嗎?”也有人直接向我買了書。

有人得知我光靠賣書的工作無法養活自己,必須出賣勞力打零工時,覺得“你真辛苦啊”,還把我介紹給他的朋友。“有一個小鬼叫松浦,很有意思,很精通視覺書,剛從美國回來,目前日子不好過。”久

而久之,有人主動為我“推銷”,我的構想也漸漸成真,開始做起二手書店的生意。

之後,又因為二手書店的關係,開始寫文章、做編輯工作。“讓別人喜歡我”成為我工作的起點,之後開始不斷拓展。

如果我開始只想賣書,四處散發“請買我的書”的廣告單,那些廣告單註定被丟進垃圾桶裡。

如果我一開始決定“要推銷自己”,當對方以“我現在很忙”來拒絕時,我可能就放棄了。

但是,我通過“聊天”讓對方喜歡我,為對方帶了“藝術課和美國流浪記”的伴手禮,對方也欣然接受,雙方就因此建立了深入的交情。

這種方法並非只適用於年輕人,事實上,我現在想要見誰時,都會用相同的方法主動求見,差不多十個人中,有一個人願意見我。

用認真卻開朗的方式“贏得別人好感”,最適合作為人際交往的第一步。

松浦彌太郎:讓對方喜歡自己的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