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上半年实现产业增加值728.1亿元 增速超省市0.6%

中国经济时报成都讯:记者韩清华 ■张丽

7月25日,记者从成都高新区获悉,上半年,成都高新区实现产业增加值782.1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8.8%,增速高于四川省、成都市0.6个百分点。

成都高新区:上半年实现产业增加值728.1亿元 增速超省市0.6%

从产业看,上半年第一产业增加值6.1亿元、增长2.1%;第二产业增加值565.0亿元、增长8.3%;第三产业增加值211.0亿元、增长10.3%。另外,实现固定资产投资404.0亿元、增长9.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76.8亿元、增长10.5%。预计实现进出口总额1559.8亿元、增长24.5%。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9亿元、增长14.1%。

今年以来,成都高新区大力推进功能区产业规划和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成功签约德州仪器封装测试、莫仕扩产、出光电子等产业项目62个,总投资1495.65亿元。天府国际生物城签约落地世界500强制药企业赛诺菲创新与运营中心、总投资65亿的绿叶生命科学产业园等重大项目4个项目总投资超200亿元;天府国际空港新城新增签约项目16个,实际到位内资30.25亿元;新经济活力区聚焦人工智能、5G通信和创意产业,建立重点企业服务名录,设立100亿元独角兽基金。签约引进总投资32亿元的荣之联西南总部等新经济项目10个,总投资超过150亿元。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是建区30周年,也是成都高新区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年,当前正通过“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进一步摸清产业结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设施等方面家底,找准解决问题的科学路径和政策举措,助力成都高新区转型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投资结构改善 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投资总量超三成

今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稳中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夯实,产业增加值在一季度8.2%的基础上继续攀升,并连续9个季度维持在8—10%的区间,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工业生产维持在扩张区间,全区326家规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25.9亿元,增长14.8%,较去年同期高出3.2个百分点。

产业升级步伐加快。服务业增加值保持10.3%的增长,占GDP比重为27.0%。主导产业成长加快。电子信息产业完成产值1258.4亿元,增长14.1%;生物产业完成产值105.3亿元,增长26%;其他先进制造业完成产值163.6亿元,增长11.5%。生物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产值过2亿元企业16家,较同期增加7家,产值占比提高0.6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趋向优化。

投资结构逐步改善,高技术制造业投资、技改投资分别同比增长22.2%、26.9%,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投资总量高达34.4%,占比稳居成都市第一。上半年,成都高新区服务业实现增速10.3%,高于GDP增速1.5个百分点,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升至28.9%,拉动GDP 2.54个百分点。

消费升级热度不减,上半年城镇、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预计分别增长8.2%和9.5%,实现平稳增长。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6.8%,低于全国、全市水平,居民消费正逐步向健康品质生活转型升级。

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千余户 为全省最高

市场主体活力强势释放,首创“首证通”行政审批改革试点。从上半年经济数据来看,新登记各类型市场主体18882户,注册资本(金)1059.63亿元,其中新增企业13467户,注册资本(金)1053.74亿元。截至6月底,累计市场主体存量15.2万户,企业存量12.8万户,每万人拥有市场主体2668户,为全省最高。

新经济培育步伐加快,成都高新区制定了“拟上规、成长型、小巨人”新经济企业梯度培育方案,新培育独角兽企业和潜在独角兽企业33家、瞪羚企业55家。目前,成都高新区有效高新技术企业1227家、技术先进性服务企业42家,分别占成都市的50%、84%。

创新创业势头强劲,新增创新创业企业2600家、各类中介机构和孵化器68家、离岸创新创业基地3家,新增国内注册商标6049件、发明专利授权1161件、科技成果转化164件、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额41.8亿元。

招商引资效果显著, 今年1—5月,成都高新区累计 58个重点项目签约落地,计划总投资超过447亿元,其中重大项目17个,到位内外资总量继续保持成都第一。人才引进成效显著,聚集各类人才48.2万人,柔性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5人、两院院士19人,聚集国家、省级“千人计划”472人、“蓉漂计划”280人,累计引进主导行业急需人才2000余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3841名。

实施 “千企服务”专项计划 增强企业获得感

记者了解到,成都高新区正结合“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推行 “千企服务”专项计划,系统梳理企业反映的问题,找准企业生产经营痛点难点,针对性提出帮扶措施。优化配置资源,降低企业的融资、人工、用能成本,完善企业服务机制,确保企业质量效益倍增。

目前,针对英特尔、戴尔、业成等龙头企业调配订单、扩大产能等问题,成都高新区精准制定“一企一策”“一业一策”;积极帮助企业招工,缓解鸿富锦、业成科技等企业高峰期季节性用工供需矛盾;依托“蓉欧+”战略基础,进一步提升飞利浦、TCL、戴尔等企业交通运输效率,大幅减低企业物流成本。

成都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企业需求为主线深化要素供给侧改革。实施精准化人才政策,帮助企业提高人力资源与企业需求匹配度,充分发挥人才对重点项目的杠杆撬动作用;建立适应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弹性供地机制,建立土地利用效益评价体系,提高用地产出效率和节约集约利用水平;实现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系统评估和精准修订出台政策,打通政策落实“堵点”,增强企业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