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芒種,是二十四時最忙的節氣。熱浪拂面,正值麥收高峰。臨沂市蘭山區農業大鎮李官鎮麥田連片鋪展,卻見不到幾個人影,只有幾臺農機“突突地”來回奔跑著。10點,雲泊湖社區67歲的繆洪芹按照農機手約定時間來到麥田,7分地地收割機1個半來回,10多分鐘就收完了,地頭裝車直接運走。往西200米,77歲的劉玉階家小麥剛用收割機收完,接著拖拉機扶溝播種種上了花生,連收帶種半小時完成了。

“以往三夏生產那是一個‘搶’,家裡勞力都得撲上三畝地晚上連軸幹到12點,還得幹一星期。”繆洪芹說,現在麥收不需要“勞力”,播、收全程機械化,一家人只需商量好怎麼“處理”糧食。

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機器收割

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測量水分

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倒入烘乾機

現代化“三夏生產”,機器換人,看沂蒙老區人民的火熱麥收

糧食烘乾

今年蘭山區共種植小麥20萬畝。三夏期間,農機部門組織31個合作社,拖拉機和運輸機、聯合整地機、撿拾壓捆機、播種機等機械共計4200臺,開展農機播、收“套餐服務”,確保機收率穩定在100%,小麥顆粒歸倉。

播收機械化不是新鮮事,糧食存放和晾曬是短板、難題。以李官鎮為例,大部分農民在社區集中住樓房,在道路上晾曬糧食,影響交通,存在安全隱患。三豐農業合作社,一臺大型的糧食烘乾機十幾天連續作業,在今年麥收大顯身手。

“烘乾是我們農業機械化的短板。針對糧食晾曬難題,今年合作社在村集體的支持下,投資60萬元新上糧食烘乾機,不靠天氣也能豐收。”雲泊湖社區後湖村村書記胡發科說。根據小麥含水量不同,40%的含水量1天能烘乾8萬斤,20%的含水量一天烘乾10萬斤。不僅可以滿足合作社自己的小麥烘乾需求,還可以為周邊農戶提供服務,直接服務方圓20多個村。今年夏季預計能烘乾600噸。

隨著種糧大戶、農機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不斷湧現,糧食生產與經營由原來的分散走向集中,不僅重量小戶,種糧大戶對糧食集中、快速烘乾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

“我自己種了1300畝小麥,訂單種植了1000多畝。靠人工晾曬,一個人工一天200多,關鍵還得看天氣。天氣突變,收都來不及。”種糧大戶胡乃欽說。烘乾機烘乾每斤5分錢,一會功夫就處理完了,比人工晾曬、篩檢省時省力省錢。

最近幾年,糧食烘乾機納入了農機補貼範疇,降低了農戶的購買成本。農戶尤其是農機合作社購買農機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對糧食烘乾機,蘭山區實行優先補貼、敞開補貼政策,農民申請了購買資格後買了即補。一臺60多萬的烘乾機,補貼16萬。今年全區33家合作社陸續安裝約40臺烘乾機,使小麥、玉米兩大糧食作物實現耕、種、收、植保、烘乾、秸稈處理的全程機械化,徹底打通了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的“最後一公里”。

記者在現場看到,小麥收割之後,深松機、播種機緊隨其後。隨農戶意願,可以深松後晾曬土地,選擇鐘意的作物種植,也可以直接播種玉米、花生。對小麥,也有兩種方式供糧戶選擇:可以直接地頭收購,糧食換錢;也可以通過合作社幫忙代管,隨用隨取,方便靈活。

胡乃欽算了一筆賬,耕種、打藥、收割、烘乾四步全程機械化家庭農場連片作業,使用自有農機每畝小麥僅需80元。散戶由農機合作社管理每畝小麥大約需要160元,普通工人一天打工收入足夠,農民負擔不重,還省時省力。全程機械化的基本實現,顯著推動了農業生產上規模、降成本、增效益,為產業興旺和農業現代化增添了新動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