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許可費約每天1萬元 惠而浦繼續接盤爲榮事達「續命」5年

7月23日惠而浦(600983)公告披露,於7月18日,惠而浦與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續簽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後者將持有的榮事達“許可商標”許可授予惠而浦使用,其中包括在第7類的洗衣機系列產品以及第11類的電冰箱微波爐產品,及其所屬物促銷資料等。

家電網從公告中瞭解到,惠而浦在2018年4月1日到2023年3月31日的五年期間內享有榮事達在洗衣機、冰箱以及微波爐的商標使用權。在商標許可期限內,惠而浦應按使用年度向國資公司支付商標許可使用費,其中首年的商標許可使用費用標準為358萬元,大約摺合每天1萬餘元人民幣的水準,但此後每年的許可費以上一年使用年度的許可費為基數增加5%。

據HEA瞭解,目前惠而浦旗下擁有惠而浦、帝度、三洋以及榮事達“四朵金花”品牌,其中“惠而浦”作為大股東自攜品牌,在產品策略方面定位於高端及外銷市場,產品設計保持歐美風格;而三洋和帝度則是2012年前資方合肥榮事達三洋力推的自主高端品牌,也是該公司在內銷市場的主力品牌。如果說“惠而浦”是嫡親兒子,那麼帝度就是女婿,而榮事達則處於尷尬的“前任油瓶”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惠而浦承諾在許可期限內,對“榮事達”、“Royalstar”商標的推廣費用包括媒體廣告、印刷廣告等投入不低於每年2500萬元人民幣,同時承諾許可期限內,“榮事達”品牌產品銷售收入和佔比分別在7億元人民幣和13%的基礎上,在上一年度基礎上實現不低於5%每年的增長,這意味著被坊間認為是“半條命”的子品牌榮事達被“續命”五年。

榮事達品牌生平坎坷,目前該品牌因歷史原因授權幾乎碎片化,正是由於零碎的品牌外租令此品牌在市場上的口碑參差不齊,較早前業內人士猜測惠而浦或不會再打理榮事達品牌的產銷,並在商標許可到期後選擇拋棄。

雖然惠而浦此次選擇繼續與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公司續簽《商標使用許可合同》出乎部分業內人士的預料,但早前惠而浦董秘方斌在接受採訪時曾表示會續約,其稱“榮事達品牌作為公司品牌戰略和產品高中低端佈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每年收入規模超10億元,佔總收入的20%左右,公司後續對這一品牌當然還有規劃”。

儘管惠而浦選擇續約讓榮事達這個老品牌得以續命五年,但經過數次賣身之後的榮事達如今也只剩下半條命。榮事達的前身是1954年有安徽省合肥市17名個體銅匠和失業工人組成的“西市區五金翻砂生產組”,經過數次更名重組後,在1980年成功研製出第一臺洗衣機,為榮事達品牌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榮事達,時代潮”的廣告詞響徹大江南北,讓榮事達洗衣機一度坐上了中國洗衣機市場的王座。

轉折出現在1996年,彼時在美國家電市場排第三的美泰克,通過與榮事達集團有限公司進行合資,成立包括冰箱、洗衣機、壓縮機、銷售在內的七家榮事達中美合資公司,進入中國市場。合作初期,由於中國洗衣機市場一片大好,因此雙方的合作非常愉快。然而1998年10月榮事達冰箱下線時,中國市場形勢急轉直下。建立的新工廠擁有120萬臺的年產能,但每年的銷量卻只有10臺左右。到了2000年,隨著家電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合資公司出現持續虧損,最終在2002年,美泰克總部決定撤資,雙方的合作以失敗告終。4年後,美泰克虧損達到900萬美元,並揹負上10億美元的鉅額債務,最終於2005年為惠而浦收購。經過重重波折,美泰克和榮事達兩位 老搭檔以不同的方式,又走到了一起,此為後話。

在和美泰克合作期間,榮事達依然是一個完整的品牌,但在2004賣身美的後,這個品牌走向了碎片化的道路。2004年底,美的收購美泰克持有的榮事達美泰克合資公司的50.5%的股權,並陸續收購榮事達集團持有的股權。2008年底,美的收購餘下的合資公司的股份。不過,在這起收購案中,美的持有的是合資公司的冰箱以及生產線,並不包括“榮事達”品牌的所有權。美的的收購只是租賃使用“榮事達”品牌。

事實上,在2008年2月8日收購小天鵝之後,加大了“小天鵝”品牌的投入,並在一年後將榮事達併入小天鵝。對於美的而言,小天鵝是收購的品牌,而榮事達是租賃的品牌,因此不敢放開手腳投入。王建國表示“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使用權導致不確定因素過多,約束了美的對投入回到的預期”。最終在2013年4月1日品牌租賃到期後,合肥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選擇了果斷分手,並尋求下一個接盤俠。

這個接盤俠就是合肥三洋。在與美的分手後,合肥市國有資產控股有限公司與當時的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簽訂了《商標使用許可合同》,許可使用期限為五年,也就是2013年4月1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止。然而,五年期未到,2014年10月,合肥三洋就連同榮事達的品牌使用權賣身給惠而浦,並在當年12月,合肥榮事達三洋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名稱變更為惠而浦(中國)股份有限公司,並延續至今。同樣的,惠而浦擁有的是榮事達冰箱、洗衣機以及微波爐的品牌使用權。

而榮事達集團已經在2011年宣佈註銷,意味著這家大名鼎鼎的國有企業已經不復存在,而榮事達這個品牌也散落在各個角落,主打產品冰箱、洗衣機和微波爐在惠而浦手上;各類小家電在榮電集團手上,並不時傳出質量不過關的新聞;榮事達水工業有限公司在做淨水器;再加上經營品類複雜的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以及其餘不成氣候的授權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惠而浦中國的董事長吳勝波表示,2018年惠而浦在中國將正式開啟重新起步、整合發展的新序幕。吳勝波說“惠而浦中國將會傳承公司百年積累的創新技術和精益的產品品質,同時將深化本土化精英新戰略,順應中國家電行業新變革”。在接下來五年,惠而浦將如何對榮事達的發展進行佈局,是決定榮事達品牌存亡的關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