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瓷: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汝瓷是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的巔峰之作,更是民族審美精神的最好詮釋。它們在八百年的時間裡,鉛華褪盡,和光同塵。

汝州北依巍巍嵩山,南依莽莽伏牛山,悠悠的汝水從中間橫貫而過,造就了一方物產豐茂的沃土。在汝州,人類蹤跡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文化積澱深厚。裴李崗文化、仰韶文化和龍山文化都能在此覓到蹤影。

汝州是汝瓷的故鄉。汝瓷是宋代“汝、官、鈞、哥、定”五大名瓷之一,因產於汝州而得名,在中國陶瓷史上有“汝窯為魁”之美譽。

自周而到唐、漢,汝州一直是拱衛古都洛陽的門戶,帝王將相、商賈賢達、才子名流腳蹤如織。中原腹地,自古兵家必爭。其山河滄桑、世事更迭,正可謂一把田土、一塊碎石都帶有。

汝瓷: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宋宮汝瓷:荷葉口瓶

物產豐富的汝州,文化積澱由來已久,早在新石器時代距今7000年的仰韶文化時期,汝州製陶業已經成熟,距今4500年的龍山文化遺址煤山、大張、中山寨等都有陶器生產,嫻熟的製陶技術為唐宋陶瓷業的興盛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汝州具備生產汝瓷的條件,汝州所轄區域蘊藏著豐富的硬質高嶺土、軟質高嶺土和黏土,是做坯品的原料。汝州還有百里煤海之稱,儲量豐富的煤和滿山的樹林、灌木叢,提供了充足的燃料。

據古陶瓷專家陳萬里先生推論:“從宋微宗崇寧五年,上溯到哲宗元崇元年,是汝瓷發展的鼎盛時期。當時,北宋皇室,不惜工本,命汝州造青瓷,是因定州白瓷有芒,統治者認為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汝瓷自此選為皇室御用珍品。

說起汝瓷,我們就不得不提一個人,那就是宋徽宗趙佶。宋徽宗雖然皇帝當得不怎麼樣,但他的詩書畫卻堪為一絕。宋徽宗自創了瘦金體書法獨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沒有人能夠超越,他的繪畫重視寫生,尤善花鳥畫,極強調細節,以精工逼真著稱。他還對中國茶事做了最大貢獻,撰寫的中國茶書經典之一的《大觀茶論》,為歷代茶人所引用。元代脫脫撰《宋史》的《徽宗紀》,曾擲筆嘆曰:“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也正是這位獨不能為君的宋徽宗,讓汝瓷平步青雲,看盡世事滄桑,看盡榮辱得失之後,仍在訴說著曾經最波瀾壯闊、驚天動地的壯麗史詩! 宋徽宗是個藝術家,善於“以色觀物”、“以色審物”、“以色統物”,汝州接受宮廷的任務,燒造汝窯瓷器,使北方青瓷的技術成為全國之冠。在制瓷工藝上開創了香灰色胎,超過了以前南方所有的青瓷,在燒成工藝上,採用滿釉支燒的方法燒成的支釘痕,其細小而規整的程度絕無僅有。汝瓷主要依靠釉中所含少量鐵份,在還原氣氛中燒成純正的天青色,使汝瓷釉面開裂紋片成為一種裝飾,使在燒成過程中無意識的缺陷(由於胎、釉膨脹係數不一致而產生的缺陷)變成了有意識的裝飾。這些釉面溫潤色澤典雅的瓷器,那淡淡的天青色,是一種清淡含蓄、最適合道家的審美情趣。

汝瓷: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宋宮汝瓷:蓮花瓶

北宋時間,北方燒造青瓷中心在汝州(時屬直隸州即現今的汝州市),當時(公元1102-1127年)汝州轄管郟縣、龍興縣(現今寶豐縣)、魯山縣、汝陽縣(伊陽)、葉縣、襄縣等地(據《中國美術史》記載)。汝州四方燒造青瓷器的古窯遺址很多,形成“汝河兩岸百里景觀,處處爐火連天”的繁榮景象,並形成南北兩大瓷區;北區從北汝河北岸汝州市區張公巷、文廟,大峪鄉的東溝、陳家莊至黃窯到臨汝鎮的坡池一帶;南北從北汝河南岸的嚴和店起沿東南方向延伸到羅圈、桃木溝和清涼寺、梁窪,直到段店,方圓300多平方公里、上千座窯爐。鼎盛時窯區達到了300多處。

《清波雜誌》裡這樣說:“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為釉。”這段記載非常重要,提出汝瓷的釉色是靠瑪瑙呈現的。

中國古代對玉和瑪瑙都充滿敬畏之情,瑪瑙是很貴重的材料。在燒造汝窯的時候,釉里加了瑪瑙末,所以汝窯釉面的光澤跟其他瓷器不一樣。

汝瓷以釉色為美,沒有紋飾,立器只有凹下或凸起的弦紋或邊楞。對這些單色瓷釉的製作和使用,人們審美意識所追求的意境是自然界的玉石效果。玉在中華古文化中,被賦予了人格化的種種美好品質。這種以玉喻人的審美意識對中國製瓷業發展起著重要作用。

與當時其他窯口相比,汝瓷呈現一種淡淡的天青色,有的稍深,有的稍淡,但離不開天青這個基本色調。宋·周輝《清波雜誌》、陸游《老學庵筆記》、周密《武林舊事》、杜綰《石譜》、歐陽修《歸田集》、明·曹昭《格古要論》、《正德汝州志》等書,曾記載有汝瓷的始況。“汝窯宮中禁燒,內有瑪瑙末為油(釉),唯供御揀退,方許出賣,近尤難得。”寧人葉寘《坦齋筆衡》清說郛本,曾有“汝窯為魁”的讚語。北宋末年,金兵入侵,宋室南遷,由於長期兵災戰禍,汝窯被毀,技藝失傳。

目前,傳世的汝瓷全世界僅存不到百件,成為稀世珍寶,歷代帝王視之為吉祥之物,汝瓷也成為官宦人家的富貴象徵。歷朝歷代的昌平盛世時,都有人仿燒汝瓷,乾隆皇帝還專門讓景德鎮仿燒汝瓷。然而,由於汝瓷的配釉獨特,工藝失傳,無一成功。所以,清代的汝州詩人孫灝便發出了“人巧久絕天難留,窯空煙冷其奈何”的哀嘆。

汝瓷: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宋宮汝瓷:花好月圓

真所謂是“縱有家財萬貫,不如汝瓷一片”。

1992年,佳士得國際拍賣公司紐約分公司曾於當年拍賣一個汝瓷小碟,拍出價是1400萬美元,摺合人民幣高達數1.4億元。

1992年一件直徑8釐米的汝窯小盤在紐約蘇富比拍賣行的一次拍賣會上以154萬美元成交。之後,在香港的一次拍賣會上,一件汝窯三犧尊更是創下5000萬港元的天價。

2012年4月4日舉行“中國瓷器及工藝品”拍賣,有900年曆史的“北宋汝瓷天青釉葵花洗”經34口叫價,以天價2.0786億港元成交,較拍賣前估值底價高逾3倍,刷新宋瓷世界拍賣紀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