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天才少女》剧情简介

弗罗里达中部的一个小镇,七岁的小女孩玛丽和她的舅舅弗兰克生活在一起,弗兰克是一个修船工人,时不时接一些奇奇怪怪的活儿。玛丽身边有很多对她帮助很大,很积极正面的成人模范,包括弗兰克的邻居罗伯塔还有她的老师邦妮。玛丽也是个数学天才,拥有万里挑一的聪明大脑。

弗兰克妈妈伊芙琳相信她属于更适合成人的特殊学校,但弗兰克希望她拥有一个更常规的童年,他相信这么做是尊重他姐姐——也就是玛丽妈妈的遗愿,这场争论引发了而一场关于玛丽未来抚养权问题的法律官司 。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本文作者系常州市教育局张洪杰

他在《上海教育》2018年第16期中

发表了独特见解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现在就和教育君一起阅读吧!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让孩子在爱和尊重中实现自我塑造

去年在北美上映的影片《天才少女》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舅舅带着外甥女生活的日常,可以被当做一部蕴藉温情的家庭题材电影来看,也可以视它为探索天才该怎样成长的教育类电影。这部剧情简单的电影围绕着一个七岁女孩玛丽的抚养权展开,争夺抚养权的是她的外婆伊芙琳和她的舅舅弗兰克,而玛丽则是一个早早地显示出异乎常人数学天赋的天才少女。

与平凡为敌是天才的歧途

我不太明白美国音乐教父级小提琴家鲁杰罗·里奇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骇人言论:“我们应该把那些神童的父母一次性全部枪杀掉。”也许曾被誉为神童的他当初吃了太多苦头,自认为是“‘天才工业’的一个牺牲品。”而这番话似乎也印证了影片的背景剧情:同样是数学天才的玛丽之母黛安从小就被自己的母亲伊芙琳控制,整日禁锢在数学里,为了全人类都没解出过的难题,消耗着一个少女的全部青春。直到成年后,没有享受过同龄人的快乐的她,再也无法忍受折磨选择了自杀。电影故事的叙写是如此灰暗,现实生活的情况亦不容乐观。且不去考证千百年前王安石笔下的方仲永是否真有其人,单从中央教科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来看,三十年来千余名曾经让人惊羡的高考状元下场悲惨,竟然无一成为行业领袖和顶尖人才。昔日万中无一的他们如今都过着平凡的日子,职业成就远低于社会预期。

伊芙琳的毕生愿望是希望女儿黛安证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 ,可是黛安自杀了,于是她又把希望寄托在了外孙女玛丽身上。弗兰克的反对和坚持也正是因为他看到了发生在他姐姐身上的悲剧,看到了作为一个天才的不幸,所以他选择了遵从姐姐的意愿要让玛丽成为一个普通人,过一个普通女孩应该享受和经历的生活。不过,目睹数学家姐姐的抑郁、自杀,发誓要让小玛丽过上正常的儿童生活的弗兰克也有着自己内心深处的恐惧——最怕选择错误,毁了玛丽的不凡人生。

一篇网络热文曾经犀利指出:中国人的最大痛苦之一就是一生都在与平凡为敌。虽然大多数人总有一天会变成那个看着女儿荡秋千的父亲或者是默默叠着衣裤想着从前的女人,但大多数人却从小被教育要做一个不甘平凡的人中龙凤。于是,人生的痛苦就开篇了。本来不同的人都应有自己的人生,每个人生下来都是原创的,可太多人最后活成了盗版。而且这种令人生厌的盗版往往又是希望孩子幸福的父母们单方面定制的。影片中的黛安在告别人世前表达出的对平凡的渴望,实际就是一种对完整人生和幸福生活的向往,诸如“能有朋友、能玩、能开心”这样的生活,因为被大多人拥有而显得平淡无奇,但对于每一个仅此一次的生命体来说,都是弥足珍贵的体验,缺失了这些经历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也不会幸福,即使是天才,也总得植根于平凡的世界。黛安希望玛丽平凡,其本质是希望她幸福。因为身为天才的她是不幸福的,而偏偏这种不幸福又是人为强加给他的。“幸福比优秀更可贵”之所以成为人们的共识,就是因为一个人优秀的本源正在于自我生命的充实与愉悦以及自我人生的幸福体验,否则是无法长久保持的。

当伊芙琳和弗兰克母子在法庭上对忿舌战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明白,影片所要表达的是两种观念的较量即两种教育观的对决。伊芙琳和弗兰克争夺玛丽的抚养权,其实争夺的是她的成长方式。两种成长方式和人生道路:一种是改变抑或创造历史,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一种是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成长,享受普通人的快乐。于是,一系列值得探讨的教育话题就摆上桌面了——

一个天赋惊人异稟过人的孩子应该如何成长,是成为天才还是先做孩子?一个天才应该拥有怎样的人生?到底谁说了算?怎么做才正确?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在公众眼中被视为屌丝逆袭成功典型人物的俞敏洪曾言,作为父亲,自己对两个孩子的教育目标有两个,首先是通过快乐的生活体验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然后是积极帮助他们成长。他认为,成长比成功更重要。他希望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希望引导孩子充分发挥潜能,快乐地生活,做最好的自己。他不止一次对女儿说:“你可以不成功,但不能不成长。”反观影片中的第一代天才少女黛安,小时候被母亲严格训练,后来成了知名数学家。但是在生下玛丽之后就自杀了。因为她在母亲要求其专心研究数学的威权强势高压下,没有参加过夏令营,舞会和任何体育活动,没有同龄的朋友,甚至还被无情地拆散了初恋。生无可恋中,极有天份但没有娱乐、没有玩伴的天才陨落了。

天下每一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但是并非所有人都知道孩子怎样才会“好”。按理说,伊芙琳的观点并没有错,她认为天才是茫茫人世芸芸众生中的稀有物种,人类的进步就靠她们推动,因而让可遇不可求的她们过普通人的生活就是浪费了他们的才华,这是不可容忍的。但她的错在于“只有方向,没有方法”,没有找到一种合适的方式来呵护和成就天才;也错在不明白超常规培养和严苛要求下的天才生活并不适合所有人,但平凡的快乐却是每个人都有权享受的。尤其是在教育的引导和控制中,没有把握好分寸,

最大限度尊重儿童本身的发展意愿。这部美国影片戳中的中国现实应该可以指向当年被誉为中国“第一神童”的宁铂。这个被中国科技大学破格录取为首届少年班学生的早慧少年仅入校一年就要求转到南京大学学习天文,因为他的天赋和悟性未必就在他人寄予厚望的数理化方面,他对星相和宗教等人文领域的探究更有兴趣。然而当时的中科大不可能让他离校,于是宁铂只好选了理论物理作专业。虽然他未及弱冠便成为当时中国高校最年轻的助教,但三次考研都中途退出。在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中猛烈抨击神童教育的他若干年后突然宣布出家为僧,给世人留下了一个无心跟红尘纠缠、“赢在了起跑线上却没有“笑到最后”的遗憾背影。有媒体报道已走过四十年的少年班时深刻点出了伊芙琳们的思想根源:“神童”在概念上显然不只是指天禀,还是一种社会期望。换言之,他们的天禀既属于自己,还属于家庭、家族等集体,甚至要属于公共利益:被寄望给亲属带来向上流动的利益或高人一等的荣耀,向社会做出非凡的贡献。从这样的根源出发,就不难理解影片中童年过载的天才少女会开出早败的花结出酸涩的果了。因为神童也是人,还只是个孩子,某些成人世界的使命和期望对她们来说确属“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她们最需要的是个性成长而不是世俗成功。影片中的伊芙琳对孩子生活的全方位掌控,不仅使孩子缺失了快乐童年的幸福感,也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自由选择的机会,从而难以真正成长,更遑论最终的成功。

天造之才不如自塑之人

高尔基说:“单单爱孩子,这是母鸡也会做的事情,可是善于教养他们,却是一桩伟大的公共事业。”学者周国平说得更直白:爱孩子是一种本能,尊重孩子则是一种教养,而如果没有教养,爱就会失去风格,仅仅停留在动物性的水准上。从片中伊芙琳对其女儿和外孙女两代天才少女的教育培养来看,她分明是把孩子当作实现父母长辈未完成梦想的替代品和营造成就感的工具。根本谈不上是爱孩子,更不消说是尊重孩子了。因为真正的爱从不是掌控,而是让孩子做自己。所以父母应该用尊重塑造孩子的内在价值,让孩子做自己的主人。电影聚焦于一个天才的正确抚养方式,总体基调是讨论爱和尊重的问题,核心问题只有一个——假如你有一个天才孩子,该怎么教育他?其实,黎巴嫩诗人纪伯伦的诗句给出了最好的答案——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你可以给予他们的是你的爱,却不是你的想法,/因为他们自己有自己的思想。/你可以庇护的是他们的身体,却不是他们的灵魂,/因为他们的灵魂属于明天,属于你做梦也无法达到的明天。/你可以拼尽全力,变得象他们一样,/却不要让他们变得和你一样,/因为生命不会后退,也不在过去停留。/你是弓,儿女是从你那里射出的箭。/弓箭手望着未来之路上的箭靶,/他用尽力气将你拉开,使他的箭射得又快又远。/怀着快乐的心情,在弓箭手的手里弯曲吧,/因为他爱一路飞翔的箭,也爱无比稳定的弓。毋庸置喙,这个答案当然也普适于所有普通孩子的父母。无论天才还是凡人,每个孩子从呱呱坠地起,就携带了作为万物灵长的全部智慧和基因,也都有着内在自我成长的动力和能量,就如一粒种子,本身已经具备了生长图谱和成就自己的所有可能。虽说天才往往是根植于产生天才的土壤里,但人不是生来就需要被塑造的。南开大学校长龚克曾说过:我们往往把培养人才与工业上的“塑造”或“加工”看作一回事,而正确的教育理念应该是让他们像植物一样生长,不是“被塑造”或“被加工”。诚如美国布朗法官在著名的1956年教育法案中白纸黑字地阐明教育的真谛: 教育是帮助一个孩子在未来的生活中更成功地寻求自己的幸福,而不是为社会机器塑造一个合适的螺丝钉。中国现代教育之父蔡元培亦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们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人去应用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们也许有些尴尬——教育是帮助,不是塑造。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成为他本来可以成为的人。父母师长无法代替孩子经历人生,他们需要做的,就是尽可能给孩子创造一个适宜生长的环境,去唤醒孩子内在的自觉,让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用自己的力量去成就自己。所以,好的教育是唤醒、点燃与激发,而不是灌输、塑造和控制,更不是包办、剥夺和强迫。好的父母对孩子的爱应该是如他所愿,而非己所想。

生命本是一次旅行,而不是一场竞赛。总试图在途中超过别人先睹胜景独览美色或苦心孤诣高蹈独步成为他人眼中的风景,实在是辜负了这段旅程。如何学会享受生命之旅,作为孩子,不必为大人的梦想买单,而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作为父母,则不应该牵着蜗牛散步还总想着“弯道超车”,自认为有能力和权力去规划孩子的人生,定义孩子的成功,把原本不世出的天纵之才糟蹋成巨婴国里的妈宝男,而要努力让孩子们在爱和尊重中发现自己并实现自我塑造。人生而不同,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赋秉性和人生轨迹,只要我们尊重孩子的成长节律和个性差异,唤醒孩子内在的自觉,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最终建立自我,确定自己和世界以及他人的关系,他们自主塑造而成的人生样貌和格局必不辜负我们的爱和尊重。因为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塑造每一个孩子成为他自己。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