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这次出行本意是去上海探亲和散散心,所以在上海的行程比苏州更随性。如果说上篇《苏州园林散步地图》适合第一次去苏州时参考,这篇上海则更适合有时间在上海慢慢逛的时候。

一千个人眼里,上海可能有一千种样子。在我眼里,上海最具魅力的一面是位民国传奇女郎,出身小家碧玉,跻身十里洋场,曼妙婀娜的身姿,冷淡疏离的目光,周旋于纸醉金迷与国仇家恨之间。不同于今天摩天大楼之间千篇一律的面容,那个年代的上海,有种矛盾而鲜活的美

因此这几天的路线,除了之前就感兴趣的几家书店,更多是由历史街区和一些百年老建筑组成的。

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D1 外滩

AM:外滩万国建筑群

PM:和平饭店 / 外滩源 / 外滩美术馆

吃喝:华懋阁 / %Arabica

D2 思南路

AM:思南路 / 孙中山故居

PM:周公馆 / 思南公馆 / 思南书局

吃喝:古董花园

D3 徐家汇&番禺路

AM:徐家汇天主堂 / 衡山和集

PM:邬达克自宅 / 上生新所

武康大楼 / 大隐书局

吃喝:天鹅申阁西菜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1 外滩

外滩,The Bund,一个很难用几句话来形容的地方。见证过东方华尔街的骄傲,也见证过百年租界区的屈辱;一边是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一边是鸡毛蒜皮的市井人生。而亲身经历过这一百多年风雨的,只有默默伫立在黄浦江边的万国建筑群。

之前每次来外滩,都是顺路看夜景,很少有时间能一栋栋去细看这些古典雄浑的建筑,这次慢慢地逛,发现其实每一栋都是这个漫长故事不可或缺的部分。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从延安东路进入外滩的话,最先遇到的是文艺复兴风格的外滩2号,左右各有一个巴洛克式的风亭。这里是曾经的英商上海总会大楼,以长达34米的黑白大理石酒吧柜台著称,是当时最豪华的俱乐部之一,也是上海滩知名的高级社交场所。

1956年,外滩2号改建为国际海员俱乐部,70年代又改为东风饭店。1989年,上海第一家肯德基门店也开在这里,市民在门前排起了长队,从豪华俱乐部到国际快餐连锁,这大概是外滩2号最接近普通人的年代。2011年,希尔顿集团旗下亚洲首家华尔道夫酒店在这里开业。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外滩6号,带有英国哥特式风格的市政厅式建筑,虽然建筑装饰带有欧洲宗教色彩,但它是中国第一家银行的旧址。1897年,外资银行进入上海50年多后,盛宣怀奏准清廷后开设了第一家华资银行——中国通商银行。主要资本金来自盛宣怀督办的招商局和电报局,还有他及李鸿章等官员的私人投资。北洋政府时期上海发生挤兑风潮,国民政府还曾授意杜月笙出面维护秩序,并担任董事长。

1956年,中国通商银行业务被划入中国人民银行,外滩6号由长江轮船公司使用。2002年美籍华人孙效文先生取得了大楼20年经营权,并对建筑进行了整体修复和改造,引入了数家奢侈品牌及高档餐饮。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再往前走,外滩9号门前“轮船招商总局”的字迹仍依稀可见。这栋新古典主义建筑,是1877年轮船招商局从美资企业旗昌洋行手中买下,并于1901年重建,成为招商局上海分公司。同时被买下的还有包括7艘海轮、9艘江轮在内的所有船只,这是中国民族工商企业第一次收购外资资产,轮船招商局也一举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轮船公司。

2001年,大楼重归招商集团的所有,现在成为上海市档案馆外滩新馆。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外滩12号,气势宏大的英国新古典希腊式建筑,曾经是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据说当时的造价超过1000万银元,最初为汇丰银行所有。1955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曾经进驻办公,1995年,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迁入。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继续往前走,外滩13号海关大楼的钟楼,每天仍在奏响《东方红》。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外滩15号,曾经是唯一一家清政府与外资合办的银行所在地,后来成为国民党中央银行所在地,今天的上海外汇交易中心。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以及奢侈品和高档餐厅云集的外滩18号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和这次来终于能认真逛一下的外滩20号——和平饭店北楼。

02 和平饭店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1923年,英籍犹太人维克多沙逊将家族产业沙逊洋行的经营重心从印度迁移到上海,除了贩卖鸦片和军火,也经营纺织品和房地产业。1929年,楼高77米的沙逊大厦落成,底层大厅和4到9层成为上海顶级豪华饭店——华懋饭店,顶层则是沙逊自己的私人住宅。金字塔式样的绿色铜屋顶,从此成为外滩的重要地标,装饰主义的风格也成为外滩建筑潮流的转折点。

1930年代的华懋饭店名流云集,卓别林携《摩登时代》女主角入住,鲁迅与马兰爵士会面,英国剧作家诺埃尔·科沃德在这里创作了知名戏剧《私人生活》。

抗战后,大厦被孔祥熙的裕华银行收购,1952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接管并在此办公,直到1956年作为和平饭店重新开放。从60年代毛泽东主席接待蒙哥马利元帅,70年代美国乒乓球代表团访华,到90年代克林顿总统访华和汪辜会谈,都与和平饭店的名字密不可分。我想,如果墙会说话,和平饭店经历的故事足以让它成为一代知名小说家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问了一下和平饭店9楼的华懋阁今天有空位,就直接在这里吃午饭了。工作日的三道式午餐可以自己选择前菜,主菜,甜品和酒水。不过最惊艳我的其实是餐前的无花果面包,外皮酥脆的恰到好处,组织蓬松柔软,温度稍热很适合今天小雨的天气。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番茄果酱虽然颜值一般,但配上鹅肝在前菜里比较出彩。帕尔玛火腿和猪肉裹着的鸭肝冻糕都有点偏咸,又搭了混合泡菜……也许换成密瓜之类的甜味水果会好点。主菜选了侍者推荐的

海鲈鱼,上面黑色装饰是墨鱼汁的颜色,挺喜欢这个由焦脆到鲜嫩的口味组合。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唯二需要吐槽的是,侍者每次来问口味是否喜欢,对一个人来只想发呆不想讲话的我有点压力,以及甜品巧克力蛋糕口味和造型都不算有记忆点。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虽然食物不是十全十美,但如果加上华懋阁小阳台和露台的景观,这顿午餐还是蛮值得怀念的。江对岸的浦东陆家嘴无疑是上海的另外一面,崭新且充满蓬勃的生命力。江轮依然在缓缓驶过,但

被黄浦江水分隔开的,已经是一个世纪的时光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这次来,偶然发现在和平博物馆可以预约饭店导览,住店客人免费,游览客人可以单独预约付费导览或选择导览+餐饮or酒吧的组合。

下午跟着讲解的小姐姐,不仅听了这栋大楼前世今生的故事,还时常偶遇第一任大楼主人沙逊的两只灵缇爱犬图案,推开传说中镶嵌过拉利克玻璃的大门,和平厅著名的枫木弹簧地板依旧光可鉴人,而最早被称为“马与猎犬酒吧”的爵士吧里,晚间仍会有老年爵士乐队演奏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流行的爵士乐曲。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既然放了这首曲子,就再跑个题。多年前在《我和春天有个约会》里,丽花皇宫舞台上的萨克斯风响起,虽然剧里描写的是70年代的香港,却总能听出上海滩的影子。

也许,是上海这位传奇女郎悄悄南下香江的缘故,才有了《倾城之恋》和《

花样年华》——张爱玲与王家卫都生于上海,王家卫多部电影的灵感之源刘以鬯先生也是移居香港的上海才子。同样生于上海成名于香江的亦舒,都会小说里也时而会闪现旧日上海女郎的影子。

沙逊大厦的建筑设计出自公和洋行,外滩建筑群中有近半建筑都出自他们的设计,除了今天的外滩20号和平饭店北楼之外,还有上文提过的外滩12号汇丰银行大楼(今浦东发展银行),外滩13号江海关大楼(今中国海关),外滩18号麦加利银行大楼(今Bund18)等。而在香港,他们的作品怡和大厦曾是上世纪70年代香港及东南亚最高建筑物,建于80年代楼高52层的香港交易广场,后期的渣打银行总部大厦和美国友邦保险大厦。他们在外滩和中环构筑的建筑天际线,让这两个城市的地标之间,也有了若隐若现的联系

外滩到维港,维港到外滩,冒险家与传奇女郎的故事还在继续书写。而这两个城市之间的百年时光,有种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轮回感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3 外滩源

从和平饭店继续北行,到外白渡桥之间,有一片风格更加多样化的建筑群,是上海开埠的源头——外滩源。

外滩源壹号是原英国驻沪总领事馆主楼,现存这栋文艺复兴风格建筑是1872年重建,带有大面积英式草坪花园,也是外滩第一界面现存最早的建筑。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新天安堂,乡村风格的教堂建筑,1886年建成。33米高的钟楼曾是苏州河南岸的制高点,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曾在此演讲。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兰心大楼,建于1927年的钢筋混凝土7层大楼,曾是国民政府外交部驻沪办事处所在地。不远处的光陆大楼是兰心大戏院分院所在地,入驻过当时多家著名电影公司的总部。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真光大楼是著名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的作品,也曾是他自己建筑事务所的办公地点,顶部的窗间壁柱来自哥特式束柱的简化。入驻过福音书局、中华浸会书局、沪江大学等重要机构。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英国安妮女王复兴风格的圆明园公寓,强烈的色彩对比在整条街道上分外醒目。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亚洲文会大楼由英国皇家亚洲文会北中国支会募集社会资金建成,曾经是中国最早成立的博物馆之一上海博物院所在地。今天作为上海外滩美术馆对外开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协进大楼一楼的%Arabica人不算多,这间在日本和香港爆红的咖啡馆,室内仍然是极致的白色极简风格,而落地玻璃窗正对着的,就是外滩源壹号后花园的绿荫。大大的%仿佛是一个不经意间对历史的注解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4 思南路

第二天的大部分时间花在思南路。思南路原名马思南路,因纪念法国音乐家Massenet而命名。路边的法国梧桐和各式花园洋房,让这条路成为上海以怀旧风情著称的街道之一。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思南公馆修复过的那批洋房很是规整,美则美矣,但难免像是展览而不是生活。反而是思南路边仍有居民居住的洋房其实更有日常烟火气。图为

思南路36号,昔日的抗日将领杨森府邸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还有思南路46号,当年的法国巡捕房,现在是部队警备区房产,有家属在其中居住。虽然无法进入这些使用中的房屋,但可以坐在古董花园喝杯咖啡,在老家具之间寻找往日故事的碎片。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路边偶遇的思南路41号西班牙式洋房,红瓦穹顶,拉毛墙面,绿釉花饰,不看门牌很难想到居然是上海文史馆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1920年开始,法国公园(今复兴公园)以南陆续建成了一批花园大宅,吸引了众多军政要员与艺术界人士入住,这就是今天思南公馆的区域。孙中山与宋庆龄夫妇,周恩来及董必武,梅兰芳和柳亚子,《孽海花》的作者曾朴,都曾经在这里居住。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今天的思南公馆范围内,有50多栋历史建筑,包括了上海近代居住类建筑的多种类型,独立式花园洋房、联立式花园洋房、联排式建筑、外廊式建筑、新式里弄、花园里弄、以及现代公寓等。修复后的建筑群里,分别经营着酒店、会所、餐饮、书店等业态。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5 思南书局

思南公馆里我停留最久的地方,是思南书局。这栋建筑曾经是柳亚子和冯玉祥故居,即使改成书店,也仍保持着私人客厅和沙龙的氛围。但书店这件事的神奇之处就是,有时候看起来很小的房子,也可以是很大的世界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书店的入口直接就是二楼,要走下一层才能找到一楼的伦敦书评书店和历史哲学书,据说思南书局30%的书都是伦敦书评书店推荐评选的,中外文书的比例大约是6:4,还收藏有200多个版本的西文古董书。

一楼整体有些像是私家藏书阁,迷宫样的书架之间,设有一人读书区和双人读书区,还有户外小花园可以坐下来阅读。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二楼则更像是私人客厅,前一篇《苏州园林散步地图》里提到的有叶放文章的书,就是在这里的推荐书籍区找到的《珍物》。客厅隔壁则是咖啡吧和阳光房,讲真咖啡是可以的,甜点就不太推荐尝试了。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三楼是艺术展厅和部分艺术及设计书籍,目前是英国V&A博物馆新艺术运动的版画展。还陈列了一架1869年的美国施坦威紫檀木雕花钢琴。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6 孙中山故居&周公馆

在思南公馆一南一北,有两栋特殊的建筑,分别是孙中山故居周公馆

1918年孙中山先生辞去海陆军大元帅之后从广州回到上海,携夫人宋庆龄搬进香山路7号。在这里,他完成了《孙文学说》、《实业计划》等著作,也会见过李大钊、林伯渠等共产党人和共产国际代表。

1925年孙中山先生逝世后,宋庆龄在此居住到1937年。除了展览馆的部分,居住部分的室内陈设基本按照宋庆龄生前回忆进行布置,但居住部分不可以拍照。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虽然有很多见证过历史的特殊文物在这里展出,但特别打动我的却是这三页纸。第一页是结婚契约书,1915年孙中山与宋庆龄在日本东京结婚时签署。第二页是1922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脱险回到上海居所的孙中山写给宋庆龄的手书:“精诚无间同忧乐,笃爱有缘共死生”。第三页是1925年孙中山临终前写下的家事遗嘱,将遗物付宋庆龄为念。薄薄三页纸,在国政大事面前可能微不足道,但却承载了一生所爱。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思南路73号,是周公馆的所在地。1946年到1947年国共谈判期间,周恩来在这里生活和办公。国民党当局不允许挂“中共代表团驻沪办事处”的牌子,因此董必武决定就称“周公馆”。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和谈期间周恩来往返奔波于京沪两地,每次在周公馆期间,都是宾朋满座。宋庆龄,张澜、沈钧儒、柳亚子、黄炎培、章伯钧、许广平都曾到访周公馆。

周公馆是一栋漂亮的西班牙式花园建筑,但与建筑外表形成惊人对比的是,从多次召开记者招待会的客厅到所有的卧室,内部陈设都异常简单朴素。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7 思南路周边

其实我的线路并不算很合理,所以多补充几句周边行程推荐。思南路如果只想用半天感受下气氛的话,可以往东去新天地或向南去田子坊,两者都可以步行到达。体验过石库门或里弄

的话,对上海民居建筑的了解可能会更全面一些。

或者也可以选择另一个方向,去看看马勒别墅,这个路线还能经过兰心大戏院、国泰电影院天鹅申阁西菜社。我是最后一天专门过来尝辣酱油配炸猪排,才发现是可以这样连起来走的。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对海派西餐最初的认识,来自小时候一次家庭聚会上吃过的土豆沙拉,有位坚持手打蛋黄酱的阿姨就是上海人,在20年前的东北,算是很追求生活品质的菜式了。

长大后,才慢慢听说海派西餐的由来,以及老上海人对泰康黄牌辣酱油配炸猪扒的情怀。天鹅申阁西菜社来自一位老克勒对天鹅阁的致敬,招牌鸡丝焗面也是老天鹅的经典菜式,奶香浓郁,炸猪排外酥里嫩。中午过来吃的多是叔叔阿姨,环境相当怀旧,衬托得食物也有种老派的美味。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8 徐家汇&衡山和集

第三天的行程是从徐家汇开始的。徐家汇的名字源自徐光启,早在400多年前这位明代著名学者已经与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一起翻译《几何原本》,主持立法修订时引入圆形地球的概念,编著《农政全书》,将甘薯种植推广到全国,还是中国军事技术史上提出火炮在战争中应用理论的第一人。而徐家汇,也被称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策源地。

走出地铁站最先能看到的徐家汇天主堂徐家汇藏书楼,如果想要深入了解,附近不远还有徐光启纪念馆和徐家汇观象台(需预约)。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从开业就一直想来看的衡山和集,藏在太平洋百货背后,徐家汇公园的西门对面。

衡山和集是方所书店的子品牌,由知名杂志人令狐磊担任创意总监。规划的四栋建筑目前有三栋在营业中,分别是8号的女装+画廊、10号的书店与12号的男装+美食图书馆。我最喜欢的毫无疑问是其中的书店空间。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内部空间虽然不大,但也容纳了2万多册图书和500多种国内外杂志。独立书店的魅力不在于全,而在于独有的选书机制。衡山和集的一楼有品种众多的电影相关书籍,二楼则以摄影、建筑、艺术等书籍为主。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从二楼到三楼的楼梯,就开始被杂志博物馆的气势震撼。休闲区隔壁是令狐磊和朋友们的荐书区,个人化的书籍推荐其实很适合寻找兴趣相投的书。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另一栋顶层的美食图书馆,有我很熟悉的开放式厨房场景。但整体设计有点太侧重美食,书的部分反而有点弱化。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09 邬达克自宅&上生新所

第三天下午是个有点冷门的路线,邬达克建筑半日游。

1918年,25岁的匈牙利青年拉斯洛·邬达克从战俘营流亡到上海,当时的他应该也没有想到,他对这个城市的建筑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在上海的29年里,他从助理建筑师到拥有自己的建筑事务所,设计建成的项目不下50个,单体建筑超过100栋。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邬达克自宅也是今天邬达克纪念馆的所在地,位于番禺路,是他与德国富商女儿吉赛拉·梅尔完婚后,为自己设计的第一个家。

虽然邬达克的建筑设计先后历经了文艺复兴风格,折中主义风格到现代主义风格的转变,但这座建于1930年的住宅是典型的英式乡村风格,住宅南面的花园是邬达克三个子女度过童年的地方。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离邬达克自宅不远,是他的另一个作品孙科别墅。这栋别墅曾被作为上海生物制品研究所办公楼,在长达70余年的时间里保持着神秘的色彩。随着上生所的迁出,地块被万科改造成为“上生·新所”。孙科别墅才重新展露在世人面前。

孙科是孙中山先生的独子,27岁后步入政坛曾担任国民党财政部、建设部部长,在邬达克设计慕尔堂时遇到麻烦时出手相助。为表感恩,邬达克将本来为自己设计的别墅低价转让给孙科。

这栋建筑面积1000平米的别墅,在西班牙风格的基础上,融合了多种建筑元素。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不过,在“上生·新所”更具知名度可能是这个原哥伦比亚俱乐部的露天游泳池,已经被各路网红完全攻占。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10 武康大楼&大隐书局

距离“上生·新所"大约10分钟车程,就到了邬达克的另一个作品——武康大楼

武康大楼原名诺曼底公寓,是上海第一座外廊式公寓,也是上海最早一批现代化高层公寓。由于大楼地块呈30度角,只有站在特定角度才能看清全貌。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上世纪50年代,赵丹、王人美、秦怡、孙道临、郑君里、王文娟等文化演艺界名流都曾居于此处。电影《色戒》和《喜欢你》也在这里取景。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武康大楼的底层,有一家低调的大隐书局。偏中式的风格,店内有茶室可以坐下来慢慢读书。我在这里买到了同济大学出版的《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刚好成为这次上海老建筑散步的完美结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十里洋场 百年烟尘|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11 行程及其他

行程规划:上海能去的地方其实很多,这次后两天的路线,其实是根据两家想去的书店思南书局衡山和集来安排的,加上了附近感兴趣的建筑。可以建议的只有一点:行程不要安排得太慢,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才是旅行的魅力所在。

相关阅读:每本书里都有属于作者自己的上海。对我来说印象比较深的应该是张爱玲和王安忆,还有陈丹燕早年的上海三部曲。如果你也对上海的老建筑感兴趣,推荐《上海邬达克建筑地图》《与邬达克同时代——上海百年租界建筑解读》,两本都是最后一天在大隐书局买到的。

对我来说上海意味着什么?

一个永不落幕的舞台,

一群不知疲倦的冒险家与女郎,

只有静默伫立的建筑们,

从未曾离场。

附:上海老建筑散步地图

D1 外滩

AM:外滩万国建筑群

PM:和平饭店 / 外滩源 / 外滩美术馆

吃喝:华懋阁 / %Arabica

D2 思南路

AM:思南路 / 孙中山故居

PM:周公馆 / 思南公馆 / 思南书局

吃喝:古董花园

D3 徐家汇&番禺路

AM:徐家汇天主堂 / 衡山和集

PM:邬达克自宅 / 上生新所

武康大楼 / 大隐书局

吃喝:天鹅申阁西菜社

作者

Echo Shen,极简&生活美学爱好者,

喜欢待在喧嚣世界安静角落的闲散女青年,

尝试发现一些简简单单的美好。

配图

除已标注外,均为本人拍摄。

Less is More 极简主义 | 生活美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