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剛剛一錘定音!全面寬鬆基本確認

重磅!剛剛一錘定音!全面寬鬆基本確認

今年的經濟形勢非常複雜,內部債務、槓桿問題仍然需要時間和空間或得以解決,外部來看中國將在很長時間面臨美國相對強硬的立場,市場不確定因素逐漸增加。

在內外交困的背景下,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召開,定調了下半年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

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政策穩定,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根據形勢變化相機預調微調、定向調控,應對好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財政金融政策要協同發力,更有效服務實體經濟,更有力服務宏觀大局。

“不搞大水漫灌式強刺激”,意味著定向寬鬆開始了,目標是“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會議提出:

 一是積極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

聚焦減稅降費,在確保全年減輕市場主體稅費負擔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將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提高到75%的政策由科技型中小企業擴大至所有企業,初步測算全年可減稅650億元。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退稅返還的1130億元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加強相關方面銜接,加快今年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進度,在推動在建基礎設施項目上早見成效。

對於財政政策之前的提法是“積極”而本次的提法是“更加積極”。很明顯在央行以及財政部關於到底是寬財政還是寬貨幣的爭論當中,高層顯然是偏向於前者。

毋庸置疑的是,下半年財政會發力。方法無非是兩個:一是減稅,按照會議的說法,今年稅費在1.1萬億元以上的基礎上再減650億元。二是發債:今年批准的1.35萬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要快馬加鞭了。由此今年在基礎設施(鐵路、公路以及一二線的地鐵、棚改)方面的投資力度預計將會加大。

 二是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鬆緊適度。

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疏通貨幣信貸政策傳導機制,落實好已出臺的各項措施。通過實施臺賬管理等,建立責任制,把支小再貸款、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貸款利息免徵增值稅等政策抓緊落實到位。引導金融機構將降準資金用於支持小微企業、市場化債轉股等。鼓勵商業銀行發行小微企業金融債券,豁免發行人連續盈利要求。

上半年社會融資規模下滑的重要原因,是表外業務壓縮過於激進。“保持適度的社會融資規模和流動性合理充裕”,意味著銀行表外業務的管控可能會有所放鬆。事實上,有些事已經做了,比如7月21日央行發佈的資管新規指導意見稿(徵求意見稿)當中對銀行公募理財投資非標並沒有一刀切。

此外,還鼓勵銀行給小微企業貸款。

值得注意的是,23日央行開展的5020億元1年期MLF操作,為有史以來單次最大規模的MLF操作。也被諸多市場人士認為是貨幣寬鬆政策的再度確認。

分析人士指出,降準+MLF置換組合延續,本次MLF放量操作進一步提升MLF存量,為下一次降準置換打開空間。參考今年4月份降準的經驗,預計三季度有可能再次降準。

 三是加快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出資到位,努力實現每年新增支持15萬家(次)小微企業和1400億元貸款目標。

 對拓展小微企業融資擔保規模、降低費用取得明顯成效的地方給予獎補。

貸款難一直是制約小微企業發展的“瓶頸”。因為缺乏可以抵押的資產,銀行放貸風險大。“國家融資擔保基金”,可以解決銀行的顧慮,這樣每年至少可以支持15萬家小企業,每家近百萬元的貸款。

央行此前鼓勵銀行進行低評級產業債投資,城投債也是廣義的產業債,在這些因素共同影響下,利好城投債。

四是堅決出清“殭屍企業”,減少無效資金佔用。

繼續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機構及活動,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底線。

2018年下半年以來,互聯網金融爆雷案例頻發。嚴監管下,合規企業優勢顯現。接下來,互聯網金融、非法集資等,仍然被嚴控,互金行業還將面臨一輪洗牌。

國常會信號的影響不容忽視,“寬貨幣”將向“寬信用”轉變,“去槓桿”將向“穩槓桿”、“擴內需”轉變。“穩增長”是成為本次國常會的關鍵詞。

這次穩投資和以往有四大區別:一、以往都是大水漫灌,這次有放水但沒漫灌。二、沒有走地產泡沫老路。三、基建投資託底,但沒有大幹快上。四、減稅鼓勵研發創新,刺激高端製造業投資。

不難看出,國常會定調政策對基建、小微企業利好。股市、債市或將從中受益:

股市方面,寬貨幣向寬信用轉變是利好,未來可能得到宏觀數據進一步支撐。前期信用風險對股市的壓制隨著監管政策的邊際放鬆和貨幣政策的持續發力得到一定緩釋,資管新規補充通知和理財新規徵求意見稿的超預期最直接推升銀行股的上漲。

債市方面,對於利率債而言,目前機會不大,我們的區間判斷得到證實,此前多家機構紛紛下調利率預期,但我們並不認可,因為政策轉向和匯率約束導致利率存在底部區間。對信用債而言,上週兩大新聞對信用債乃至全社會信用擴張都帶來了較大的利好。

23日在《本週,一件重要的事情即將發生!》中,我們提到過本週將有一次重要會議舉行。

在該重要會議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率先舉行,給經濟工作確定了一個基調。可以看出,財政政策將比之前更加積極,貨幣政策也會有顯著寬鬆。

好政策還要真落實。還是那句話——從政策層面考察,最艱難的時候已經過去。政策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讓我們靜觀政策和市場博弈的結果吧。為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點個大拇指

重磅!剛剛一錘定音!全面寬鬆基本確認

(來源:券商中國(quanshangcn)、小白讀財經(xiaobaiducaijing)、劉曉博(liuxb929)、上海證券報(shzqbwx)、中國證券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