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隨著人們對健康意識的增強,定期體檢已經成為捍衛身體健康的一個重要武器。而血常規、尿常規和大便常規是基礎的體檢項目之一,簡稱為「三大常規」。

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下面國際醫姐給大家介紹尿常規,大部分體檢者在拿到尿常規報告單後看不懂結果,自己又不是醫生,怎麼才能看得懂尿常規呢?

國際醫姐提醒:尿常規不僅可以反映腎臟的功能,同時也是評價身體代謝的一個指標。不少患者感覺不舒服時常去醫院接受尿常規檢查,看看有無蛋白尿等情況,防止腎病等。因此,首先我們必須先明確:

做尿常規要知道是為了檢測什麼?

❶ 協助診斷泌尿系統疾病和療效觀察:如結核、結石、腫瘤、血管、泌尿系統炎症、淋巴管病變及腎移植等。

❷ 協助診斷由於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如糖尿病、胰腺炎、急性和慢性肝炎、急性溶血性疾病等。

❸職業病的輔助診斷:如慢性鉛、鉻、鎘中毒等。

❹健康普查和家庭監護。

檢查單上的符號是什麼意思呢?

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當我們拿到報告單時,上面有很多符號,比如 ↑ 代表該指標高於正常範圍,↓ 代表該指標低於正常範圍。

化驗單上的 +、- 、± 分別代表陽性、陰性和弱陽性。 + 的多少,代表數量上的變化。比如 +、++ 和 +++ 說明陽性的程度逐漸增強。

尿液顏色

正常尿液的顏色應該是清亮淡黃的。喝水較多時,尿液像白開水一樣的無色透明。如果喝水少的話,尿液顏色會像啤酒一樣呈黃色。

如果尿液出現了紅色、醬油色、乳白色等,就必須高度重視了。有許多疾病可引起尿液顏色異常,如腫瘤、肝病、泌尿系感染、乳糜尿等。

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特別是中老年人如果出現無痛性的肉眼血尿,必須首先排除腫瘤疾病,哪怕只出現了一次,也不可掉以輕心。

尿液 pH 值

尿液的 pH 值約 6.5,波動範圍在 4.5~8.0 之間。pH值隨每天飲食成分改變,吃肉多的時候尿呈酸性,吃蔬菜水果多時尿呈鹼性。感染、痛風和藥物代謝都會影響尿液的pH值。

透明度(Clr)

正常尿清澈透明無沉澱。安靜一段時間後,可出現絮狀沉澱。尤其女性尿,尿液排擠時即渾濁,由於白細胞、上皮細胞、粘液、微生物等引起,需作顯微鏡查抄予以辨別,少數病人尿中非晶形磷酸鹽等析出,亦使尿渾濁,則無臨床意義。

尿和肝臟的關係

尿膽原:正常為(-)陰性。如果報告該項是(+),說明是陽性。陽性多見於肝臟疾病和血液疾病,比如溶血性黃疸、急性肝炎、蠶豆病等。

膽紅素:正常為(-)陰性。陽性(+)為異常,多見於肝臟胰腺疾病,如肝硬化、堵塞性黃疸等。

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紅細胞

該項指標指的是尿液中紅細胞的數量。在尿常規檢查時,顯微鏡下觀察每個視野尿液中紅細胞超過了 3 個就稱之為血尿。導致出現血尿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主要有結石、感染、損傷、腫瘤、免疫性疾病等。我們需要特別重視血尿,如果出現了,應該儘快查明原因。

白細胞

陰性(-)為正常,如果(+)或數值超過參考值,提示泌尿系感染。如果感染比較嚴重,會出現(++)或(+++)。

蛋白質

這一項就是我們常說的尿蛋白,正常為陰性。如果此項為陽性(+),說明可能存在腎炎、腎病,正常人劇烈運動之後也可能出現陽性。

尿常規報告單,你看得懂嗎?

亞硝酸鹽

陰性為正常,陽性可見於尿路感染。如果過多的進食維生素 C 或硝酸鹽豐富的食物會出現陽性結果。

一份簡單的尿常規報告單,卻深藏這麼多的玄機。國際醫姐提醒,對於廣大患者而言,記住以下幾點一定沒錯:選擇恰當的標本送檢,重視異常的檢驗結果,尋求專科醫生的解讀。

您身邊的健康管家

讓健康的人更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